奥斯卡刚颁奖,美国就封杀!这部揭露以军暴行纪录片为何成"禁忌"

远年评世界 2025-03-12 09:54:41

3月3日,奥斯卡将最佳纪录长片奖授予《无他之土》(No Other Land)。这部由28岁巴勒斯坦活动家巴塞尔·阿德拉(Basel Adra)用摄像机拍摄的纪录片,记录了2019至2023年间以色列军队对其家乡——约旦河西岸南部小城马萨费尔亚塔(Masafer Yatta)的摧毁过程。巴塞尔与以色列记者尤瓦尔·亚伯拉罕(Yuval Abraham)共同完成了这部影片。

首先,这个奖项并未成就《无他之土》,而是成就了奥斯卡。 好莱坞偶尔需要这样的时刻来自我标榜其包容性、开放性和对世界现实的关切。从此,学院派可以欢欣鼓舞地援引此刻——毕竟,对精英自由派而言,最糟糕的莫过于被指控为“共谋”。

然而,祝贺《无他之土》的体系,却拒绝放映它。尽管该片是奥斯卡提名纪录片中票房最高者,美国流媒体平台仍无动于衷。坐拥无数战争片的Netflix在2024年10月移除了24部巴勒斯坦影片后,对此片亦毫无兴趣。因此,当奥斯卡沉浸于“勇气”光环时,多数美国观众仍无法观看此片。

尤瓦尔在2月19日《纽约时报》采访中称:“许多美国人问我们‘去哪儿能看到?’所以我们决定独立发行,目前将在全美约100家影院上映。”

必须指出的是,这部纪录片并未聚焦受以色列侵略影响最深重的地区。尽管马萨费尔亚塔的遭遇令人心碎,但与加沙的汗尤尼斯、拉法、希法医院相比,或是与加沙城周边被宣布为“不适宜居住”的扎赫拉、穆格拉卡、瓦迪加沙等地相比,此地所受创伤尚属较轻。2月10日,扎赫拉市长纳赛尔在记者会上称:“以色列的空袭让我们的土地永无宁日。”

纪录片中,以色列军队定期带着拆毁令进村,但从不一次性摧毁整个村庄,而是逐一拆除房屋。这是定居者一贯的策略:瓦解人们的尊严,并让这一过程对世界“隐形”。以方称此举是为坦克训练和军营腾地——训练更多士兵,再带着更多拆毁令闯入更多家庭。

当被问及“你们无处可去吗?”,巴塞尔的母亲回答:“我们无他之土,这是我们的土地。” 以色列军队深夜逮捕巴塞尔时,她像所有母亲一样叮嘱:“穿件厚外套,天冷。” 这位母亲在禁止建校的禁令下,想出妙计:妇女儿童白天建造(因被捕风险低),男人夜间施工——巴塞尔的学校由此建成。

值得一提的还有托尼·布莱尔的“七分钟散步”。这位英国前首相到访后,以方暂缓了对其所经街道的拆毁。“这就是权力的故事,”巴塞尔说。马萨费尔亚塔的苦难未能阻止推土机,但布莱尔的七分钟散步可以——当然,首相光环消退后,拆毁继续。

这不是历史片,而是当下现实。当《无他之土》在柏林电影节获奖时,柏林市长韦格纳称:“柏林不容反犹主义,艺术界也不例外,柏林坚定支持以色列。” 至此,我已不再对西方感到惊讶——当一部揭露现实的影片被贴上“反犹”标签时,柏林或奥斯卡的“道德感”不过是表演。

奥斯卡历来嘉奖政治性影片,却完美维系着这些影片所批判的体制。1973年马龙·白兰度拒领奥斯卡,让原住民活动家萨钦代领,她在台上呼吁关注原住民权益时遭嘘声。五十年后,《无他之土》获奖,但一切未变:土地仍在争夺,推土机仍在待命,世界仍安于被精致包装的悲剧。奥斯卡已“尽责”——颁奖即赎罪。

最后,影片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事件数月后上映。该袭击造成以色列至少1100人死亡、240人被俘,并引发以军对加沙的新一轮摧毁。至2025年1月19日加沙停火生效时,已有超4.8万巴勒斯坦人死亡,半岛电视台估计另有1.3万人被埋废墟。巴塞尔至今睡觉不敢脱鞋——军队随时可能破门抓人。而我唯一的奢望是:巴塞尔能脱下鞋,安睡一夜。

0 阅读:0

远年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