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孩的婚嫁,像极了直播间里“9块9上车”的促销话术,让人恍惚间觉得,婚姻真是件能改写命运的道具,但现实往往比滤镜残酷得多。
老家亲戚话里话外,都认为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不如嫁得好,就连短视频都在推送“好嫁风穿搭”。
这种集体潜意识就像慢性毒药,让很多姑娘误以为嫁人才是终极上岸,却忘了婚姻登记处不包售后。
在河北,一位小伙已经26岁了,父母的催婚已经不再简单,偶尔还夹杂着吐沫星子。
回忆过了25岁生日,父母就开始三天两头往村口王媒婆家跑。在他们眼里,儿子这条件再不抓紧找对象,过两年就只能找二婚的了。
据了解:小伙今年26岁,初中毕业,做过工地小工,当过餐馆服务员,现在这份月入4千的外卖工作,已经是村里同龄人里不错的收入。
媒人也是个热心人,给小伙介绍了一个女孩。
媒婆透露:这个女孩才20岁,去过大城市,期间染成了黄色的头发,手指甲上镶着闪亮的水钻。
双方刚见面的时候,女孩开口就把小伙惊着了:“哥,我先说清楚,我现在怀着3个月身孕。”
原来这个初中辍学的姑娘,两年前跟着同乡到市里KTV当服务员。凭着年轻漂亮,很快被提拔成包厢公主,月入轻松过万。
半年前和值班经理谈起了恋爱,谁知怀孕后对方不仅翻脸不认账,还在排班时故意为难。现在辞职回乡,肚子里的孩子成了烫手山芋。
女子表示:“我妈说趁着还没显怀赶紧嫁了,彩礼少给点也愿意,我只想给孩子找个爹。”
女孩咬着奶茶吸管,手机屏保还是和前男友的亲密合影,“县城买套三居室,五金一钻加8万8彩礼,这在我们姐妹圈里真不算高。”
小伙轻咬着奶茶吸管,手心直冒汗。他家三代务农,父亲在建筑工地摔断过腰,全家存款加起来刚够县城房子的首付。
正要开口,女孩又补了句:“要不是这情况,我闺蜜结婚都是28万8起步的。你放心,生下孩子咱们好好过,绝对不让你当冤大头。”
这话虽然是好心,但小伙让听着却格外不舒服,只能半推半就的无奈离开。
回忆以前送外卖的时候,他还跟同事感慨:“这些姑娘将来总得找老实人接盘吧?”没想到这么快,“接盘侠”的帽子就扣到了自己头上。
这事儿在村里传开后,村头小卖部变成了辩论场,网上的讨论更热闹。
有人翻出江西某地68.8万的天价彩礼截图,说女孩简直是“清仓大甩卖”。
也有自称情感专家的博主分析:婚姻本质就是价值交换,明码标价比骗婚强。
最扎心的是条评论:“你以为你在挑拣她,实际上你的选择权可能还不如她。”
记得,一位38岁的红娘私下说:“见过相亲专业户吗?有个姑娘半年相了28次,每次收男方500见面费,光这项就挣了一万多。现在专门雇人拍某音打造独立女性人设,等着钓城里来的拆迁户。”
县城房价每平六千,彩礼18万8,五金钻戒三万起,酒席婚庆又得五万,这场婚姻还没开始,账单已经摞得比外卖箱还高。
更可怕的是,当男生们打开短视频平台,算法推送的全是“女人不嫁扶贫式婚姻”、“结婚该不该要保障”的毒鸡汤。
就这样,还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敢爱了?
最讽刺的,莫过于当我们批判爱情变成交易时,却不得不承认,这可能是底层青年唯一能把握的“公平”。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公平”,究竟是谁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