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年在占领东北时为什么没能发现大庆油田

一只青花大磁盘 2024-06-01 09:10:19

这些天总被头条推送假消息,又看到一个自媒体帐号说日本当年侵占东北时没发现大庆油田是美国发现了大庆油田但没告诉日本。

这两年还有其它的说法,例如:

日本只在沿海地区找油(作者明显是不懂海相生油理论而望文生义了)。

日本的勘探队马上要发现大庆油田之际被抗联给消灭了。

大庆油田在抗联的根据地里(大庆是平原,抗联是在山里,而且1939年抗联就失败了)。

日本当时的水平钻井水平只能打到1000米左右,而大庆油田深度是1300米,再往下打一点就能找到了。

具体说下日本在东北找油的实际情况吧,具体参考资料是吉林档案馆的公开资料和内部刊物“石油知识”里“日本在我国东北钻探石油始末”文中的内容。

应该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主要的问题就是因为日美间关于中日战争的问题谈不拢而实施的对日石油禁运,日本为了获得石油只能攻取东南亚(印尼有石油,早在1940年东南亚石油年产量就高达1000万吨),因为东南亚属于英美的殖民地,所以不得不先发制人的对美国开战,从而影响了整个二战进程。

虽然中国东北地区地下就蕴藏着大量的石油,产量高好开采,但日本却在占领的这14年时间里都没能发现东北丰富的石油资源。以至于当年中国发现大庆油田后,日本那些老政客们一片哀鸣,痛感当年如果能够发现大庆油田,历史也就能改写了。

实际上截止到目前,中国最好的油气资源也还是要属东北的大庆油田,大庆油田的原油主要也是卖给了日本 ,凭借这个资源支持了大庆市一度的GDP产值在东北数一数二,而且埋藏的也比较浅,基本上钻到850-1200米就能见到油。

如此好的油田,日本人为什么就没发现呢?

实际上日本还真的花大力气在我国东北找过石油,前后约有三波较大规模的找油行动,但每次都对大庆地区完美错过。

日本的第一次找油活动是在上世纪20世纪初,当时日本按照日俄战争后和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控制了旅顺港和中东铁路南部沿线,从1908年开始就开始沿着中东铁路到处勘探。

日本在勘探中发现了阜新煤田和鞍山铁矿,还在辽宁发现储量巨大的菱镁矿石。但因为勘探区域主要局限在辽东半岛和长春以南地区,没有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另外东北本地的煤矿品质不如华北,产量相对也不算高,所以日本并没有大规模开发。

1913年,北洋政府也曾联系了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合作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进行过勘探,但历经三年却没发现任何石油,所以当时的美国专家给中国下了定性,认定中国属于贫油地区,无法开掘石油,这也就是日后“中国无石油论”的由来。

1928年日本同俄国合作,一起在我国东北进行第二次油田勘探。此次探测工作是由一个叫作新带国太郎的人带队,这场勘探历时两年、花费3万日元,沿着上次没去过的中东铁路北线进行了一次勘探工作。

这次新带国太郎最终在呼伦贝尔草原的一个煤矿附近,找到了一些含油质的石头。靠着这个发现,新带国太郎向日本申请了一大笔经费,开始在附近钻井找油。当时日本的钻井技术还是比较强的,最深达到了720米的深度,找到了一点油气资源,但远没有达到可开采的地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整个东三省地区,此后又对数个此前未进行过勘探的地区进行了数年的找油工作,可以说花费很大的力气,投资了数百万日元的重金,进行大规模勘探,还用上了钻探深度超1200米的钻机,上千米的大型钻井打了十几个,最深一个探洞达到了近2000米深,只可惜除了找到一点沥青以外,依然一无所获,石油类成分倒是找到一些,但含硫量太高,完全没有实用价值。

1934年前后,日本人在阜新盆地发现了少量油气资源,但产量实在少的可怜,建了数十个油井,产量只有7~8吨。无奈之下,日本只能宣布“满洲很难找到石油”!开始将重心放到了我国南方地区。从日本方面的相关记载来看,日本当时如果真的去到了大庆地区钻井,可能并不会钻到只差几百米发现大油田,结果突然收工不钻了的情况。

大庆油田的总地质师杨继良在《大庆油田地质规律与勘探经验》文集中说过:“日本人没有在大庆区域内开展过地质调查和钻探工作,应予以澄清。”

1955年东北地质局调查队的韩景行在《突破松辽油区》一书中,有过类似的记述,日本人觉得松辽盆地这样的陆槽不会有石油,才让大庆油田躲过了一劫。

日本为什么不去松辽盆地找油呢,因为从当时全球的石油油田发现情况来看,一般油田并不会出现在松辽盆地这样的陆槽之中,所以一开始日本就排除了大庆地区会有石油的想法。所以日本没找到大庆油田的原因就是他们地方找错了,没有其它原因。

当时东北地区日本认为最可能有油的地方就是海拉尔盆地,日本人在那里钻了60口井,但什么也没找到(海拉尔盆地也有油,但开采难度极大,中国也是在2001年才打出第一口油井)。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又是如何找到大庆油田的呢?

这其实在我以前写的关于朱令的案件文章里曾提过,该案最大的嫌疑人孙维的爷爷孙越崎在1934年主导在陕北甘肃一带勘探石油,发现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油田,在这次对陕北的勘探和开发基础上,两位具体的负责人潘钟祥和谢家荣提出了陆相生油的观点,后来潘种祥去美国留学时,1941年在美国期刊上发表了正式论文。而留在国内的谢家荣成为了地质部在东北勘探找油的负责人,他在1953年给地质部的报告中就指出找油方向要特别注意海相的第三纪或中生代地层,特别是华北和东北的平原地区。1955年谢家荣在三次石油普查会议上与另一位科学家黄汲清专门提出并坚持当年部署了松辽盆地的石油普查项目,正是在他的指导下先后发现了大庆和胜利油田。

但多数中国人以前接受的宣传都是陆相生油理论是李四光提出的,并发现了大庆油田。为什么这么宣传,原因是谢家荣在后来被打成了右派并于66年被迫害而死,李四光是地质部长,在勘探过程中只是起到了领导作用,签字同意方案没做什么实际的技术类工作,但为了推出个典型人物,只能是选李四光了。而谢家荣被打成右派的原因之一是1946年主持发现的淮南八公山煤田客观上给国民党反动派输血,延缓了蒋家王朝的覆灭。以及1948年谢家荣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是给国民党政权站台。

0 阅读:3

一只青花大磁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