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代的经典电影《教父》

闲云野雀 2023-03-27 15:24:48

跨时代的经典电影《教父》1973年的3月27日,美国电影教父荣获第4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教父是一部跨时代的电影,之前美国的黑帮片完全沿袭了西部片的程式化模式:黑帽子坏人坏的要死,白帽子好人好得不行。

《教父》划时代地揭开了所有黑白好坏简单两分法的面纱,直指人心深处。坏人也爱家庭,也有爱情、信仰、理想和献身精神。黑帮片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教父》奠定了从那之后整个黑帮类电影的基础,后来的《美国往事》《大西洋帝国》都是延续了《教父》所奠定的模式,而且屡获殊荣。奥斯卡电影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部电影在表演、制作、音乐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教父》的音乐非常完美,主题曲特别美,很多咖啡厅也会经常听到那首插曲《柔声倾诉》,非常动听。《教父》的制片人Ruddy后来又做了一部得了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百万美元宝贝》。《教父》本来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说,后来要拍成电影,消息传出去以后,马龙·白兰度就主动请缨说我要演教父。可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行,因为他长得这么帅,活脱脱的奶油小生,怎么能担得起那么重要的角色,于是Ruddy就没有同意。马龙·白兰度回去后自己仔细揣摩这个故事、这个人物,在家里用各种胶水和道具,把自己的瘦脸扩大了,做了一个特别不像自己的脸,然后又来找制片人。Ruddy一看,这个演员原来为了角色能付出这么多,在家里做了这样的准备,最终拍板说:“就由你来演。”这个很动人的小细节,演员为了自己热爱的表演事业,能付出这样的努力,最终会得到回报。《教父》一直排在20世纪最优秀电影前十名,马龙·白兰度塑造的那个教父形象,在所有人脑子里非常清晰。导演科波拉也因此成为好莱坞最重要的大导演。

在电影传播学中的这一概念说明好莱坞电影在向人类社会传播过程中分别从读者、听众、观众三个角度出发来实现传播的,所以受众理论在电影对人类社会的传播过程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而电影《教父》无疑是好莱坞电影神话中的佼佼者,它对传递人类文化起到不可估量作用。西方文明下“家族”共同利益是有所选择的, 一方面是集体文化的象征, 另一方面也受到一些人选择。《教父》这部电影在自身家族文化价值建立上有着自身的一套体系, 例如山尼继承克里昂的权利, 同时也背负着克里昂的家族仇恨, 这最终让山尼死于乱枪之下。麦克继承山尼权利, 也有类似的逻辑。“家族”这个标签让这些人们深深地陷入了为社会地位与谴责共同世袭的困境而战, 麦克选择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延续这个诅咒, 而山尼则成了克里昂的替罪羊。《教父》中的家族共同体, 即使山尼死了依然无法赎罪, 血腥的事件依然还在延续, 得到的结果是麦克用四大家族首领和卡洛的头颅来祭奠山尼的死亡, 继续复仇事业成为了其他家族继续存在一种方式。《教父》里的选择大多是建立“家族”共同利益, 因此“家族”的观念是影片的灵魂, 它将影片带入更深入的层次中。《教父》所传输的价值观念——在传统的家族观念困境中做出自身的选择, 尤其是放在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下。宿命式悲剧继续延续一种旋涡式血腥循环, 而且还是以“家族价值”作为口号。当无数现代人“无限循环悲剧”这一不可改变本质, 不妨偶尔作为大智若愚的人舍弃自身原有信念或者志向, 浇灭所谓“家族利益”的导向。《教父》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对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反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该电影所蕴含的深意,特别是其所蕴含的现实主义元素,以新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该电影,同时审视当下文明社会中折射出的社会现实。也深刻揭示人类社会中的现实,公权力缺位下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如何体现。

#电影##奥斯卡##教父##马龙白兰度#

0 阅读:17

闲云野雀

简介: 喜读书,音乐,运动。 系统思考,多维视角立体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