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主办的2025剑桥国际东亚区学校大会在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苏科中”)开幕,来自东亚地区的400多名剑桥国际学校领导与教育者汇聚博慧校园。在两天的议程中,与会嘉宾们将以“Empowering Future-Ready Learners:Navigating Paths to Success”(面向未来,赋能学习者)为主题,共同探讨一系列前瞻性的议题,深入思考如何应对不断演变的教育格局,探索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学习者。

顶尖教育盛会,落地苏科中
本届大会选址苏科中,既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认可,也彰显了苏州作为长三角教育高地的吸引力。苏科中凭借其卓越的学术实力、多元的课程生态与全球化的育人视野,为大会提供了优质的交流平台。
会议现场,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东亚区主任赵静致开幕辞:“一年一度的剑桥学校大会不仅是一个分享教育实践的时刻,也是展望未来的重要契机。无论是专家讲座、校长分享还是大会分论坛等,我们都能从中吸取宝贵的教育智慧和经验,希望大家能充分交流,共同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剑桥学子而努力。”

在致辞中,赵博士特别感谢了苏州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长期关注并推动国际教育发展,使得苏州成为中国国际教育的高地,这里的剑桥中心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前列。”此外,赵博士也特别感谢了曹伦华总校长以及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的各位老师:“正是有你们的支持与协助,我们才能在此相聚,共同探讨教育未来。”
伦华教育创始人曹伦华总校长在欢迎致辞中代表全体科外科中教职员工欢迎东亚区各地剑桥学校同行们的到来:“教育不是独奏曲,今天在座的诸位同仁共同构建起了横跨东亚的‘国际教育共同体’,为学子们架设起通向世界的桥梁。我们在一起,创造的不仅是多元的升学路径,更是文明互鉴的星火。”

本次大会以“面向未来、赋能学习者”为主题,与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的时代同频共振。当ChatGPT重构知识边界,当算法挑战传统思维,如何让教育成为照亮未来的火炬?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使命。曹校说:“作为一所剑桥学校,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教育不是填满知识的容器,而是点燃求索的火焰——让学生拥有面对未知的勇气、跨越文化差异的智慧,以及终身成长的内驱力。”
聚焦热点议题,共绘教育未来
在校长分享环节,曹伦华总校长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创业历程,并带来了《双面“绣”人才:以智慧与创新培养未来领袖》主题演讲。

起源于姑苏的双面绣,一针两线,绣出正反相异却和谐共生的画卷。教育亦是如此: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既要坚守教育的根本——即对知识的尊重与传授,同时也要勇于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需求。

教育双面绣中的传承与创新:学部开展与古建筑保护或传统文化有关的项目式学习,通过多学科的融合与实践,打破常规束缚,帮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育双面绣中的理性与温度:强有力的教育管理团队是实现“硬技能”的基础,科学规划的课程框架为“硬技能”的习得搭建了阶梯式成长路径。与此同时,学校也培养学生发展的“软实力”,即立体性和多能性,通过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核心素养落地,创造内在价值。
教育双面绣中的个体与生态:在博慧教育生态圈,每一个角色都不可或缺,每一个人都能成为Inspiring Leader,共同汇聚成一股推动教育发展、助力生命成长的磅礴力量。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创造没有围墙的学校,为学生打开真实世界的窗口。学生也可以成为彼此的Inspiring Leader,在合作中彼此激励,以青春的活力相互感染,借彼此的奇思妙想相互启发。
双面绣的匠心,在于一针一线皆需心怀全局。对于博慧教育者而言,我们同样致力于绣好当下的每一针扎实功夫,同时也为未来留白无限可能。
学生论坛,传递学习心声
在学生访谈环节,来自苏州4所剑桥学校的优秀学生与嘉宾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实践案例,他们独到的见解和流利的表达展现了剑桥学子扎实的学术与开阔的视野。

作为苏科中学生代表,周呈栩同学向大家介绍了他认为十分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英语学术写作课。“通过拆解范文,我系统学习了论点构建、论据整合与逻辑推进。同伴互评和教师反馈让我不断提升表达清晰度与论证精准性,最终学会在批判性分析与连贯表达间取得平衡。这种能力对大学至关重要,研究论文与分析性写作是学术评估的核心,它能培养严谨思维、可靠信源使用与说服性表达,这些对处理复杂课题不可或缺。”

提及未来所需技能,周呈栩认为批判性思维将越发重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识别偏见与评估信源的能力日益重要。在苏科中的英语课堂,老师会让我们对比某奶茶品牌门店使用隔夜柠檬片的争议报道;在理科小组项目,老师会训练我们的逻辑辩护与反馈修正能力。这些实践培养了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把我变成了专业的‘提问者’。”

应对未来教育,周呈栩提出要停止“一刀切”的课程体系。在苏科中,学校提供人文、STEM、艺术、体育等多元选择,允许学生根据兴趣与职业规划定制课表,OCAC升学指导团队会为每个人规划个性化发展路径。这种模式让学生能探索真正热爱的领域,而非像流水线产品般被标准化塑造。
首日会议结束后,参会剑桥学校将校园特色以展板形式在博慧长廊悉数展出,各具风采的教学理念及优质课程,构成了别样的剑桥学校教育生态。
作为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官方授权的A-level教学考试中心,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深度融入剑桥教育体系,构建以剑桥IGCSE/剑桥国际A Level为核心的国际课程高地。依托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教研积淀,课程设置严格遵循“知识深度-思维训练-实践应用”培养模型,通过剑桥特色分层教学机制与过程性评价体系,系统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独立研究能力与创新探索性问题解决策略。
截至4月1日,苏科中2025届学子以卓越的学术实力与综合素养, 在全球升学竞争中再创辉煌。本届毕业生共斩获超过280封录取通知,人均收获5.1封顶尖学府邀约。80%的毕业生被世界前30强大学录取,包括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多伦多大学及爱丁堡大学等全球学术重镇。尤为瞩目的是,苏科中已连续四年收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录取,持续印证学术培养的国际高度。
2025剑桥国际东亚区学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东亚剑桥学校教育者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契机,也为未来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