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御医的传世真迹,水平不输专业书法家,估值超过9位数!

三余书社啥 2024-08-04 01:01:59

古人历来推崇“琴棋书画”,尤其是书法,日常使用偏多,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学子,皆习得一手好字,甚至清朝时期,宫中御医的书法水平,一样不容小觑,譬如2017年清朝御医汪必昌的手稿,重见天日,让众人见到古代普通官员的书法水平。

汪必昌,字燕亭,清代歙县人,生于1754年,幼时因生活贫困,放弃学业,回到家中自学医术,之后凭借卓越的天赋,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医师,并在嘉庆年间选入“太医院”,有一日嘉庆帝忽生重病,汪必昌利用自身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治好了嘉庆帝,因此受到封赏,其父也获赠官职。

最终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汪必昌荣归故里,为了造福后世,他立志将毕生所学,写成一本书籍,此作就是著名的《聊复集》,卷中字体全部是汪必昌亲手所写,同年由京都琉璃厂韫宝斋刊刻而广为流传,可惜在传世途中不慎遗失,自此消失了几百年。

直到2017年2月,在一场征集民间御医手稿的活动中,《聊复集》现世,引起许多专家的鉴赏,姚伯岳教授在详细研究后,认为此作乃真迹无疑,并说“该部未刊稿本从其纸张、正文笔迹、与正文同一增补修改手迹和正文内容、增补修改内容等诸多因素综合鉴定,为汪必昌手稿真迹无疑,这是造不出来的。”

陈先行也说:“所用红格稿纸明显是清代旧纸,这是一册稿本没问题。此册稿本比较接近写样待刻稿,内文涂改的文字,明显不是抄错,而是作者的修改”,甚至有专家一度给出2亿估值,价值超过9位数,着实令人震惊不已。

而且《聊复集》不仅历史价值高昂,用笔水平完全不逊于专业的书法家,卷中字体飘逸流美、端丽遒和,蕴含唐人的平稳庄重势态,内在筋骨强健洞达,点画还不乏隽秀灵动的美感,乍一看以为出自哪位“大书法家”之手,完全想不到由御医题写。

不过转念一想,汪必昌具备此等高超的书法水平,也在意料之中,明、清时期朝中推崇“馆阁体”,乃应试书体,所以当时的科考学子、入仕官员,必须练就一手精湛的“馆阁体”才能赢得青睐,虽然“馆阁体”如今备受批判,但它源于“古法”,外形光洁平整、秀丽优美。

对比现代的“印刷体”、“江湖字”,更富有传统意韵之美,并非完全不可取,而且汪必昌是朝中盛极一时的御医,时常给王宫贵族撰写药方,书法水平必然不差,比“馆阁体”还要高级一些,力道凝实浑厚,笔画飞动俊逸,确实让后人惊艳不已。

您对汪必昌的书法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6

三余书社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