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香水要涨价?美国这波加税到底坑了谁?

宛凝聊时尚单品 2025-04-24 09:25:57

刷到“蔻驰、万宝龙香水要在美国涨价”的消息时,我正蹲在超市货架前挑护手霜——这跟我有啥关系?

点进去一看才惊了:法国香氛巨头Interparfums集团说,因为美国对法国进口商品加征了10%关税,他们只能从今年8月1日起,把美国市场的香水价格涨6%到7%。

合着咱平时看的那些“轻奢香”,转眼就要变成“更贵香”了?

这事儿乍一看是品牌调价,可往深了扒,全是跨大西洋的贸易老账啊!

要说这波涨价,得先把时间线拉回2019年。

那会儿美国和法国就因为“数字税”掐过一架。

法国看谷歌、苹果这些美国科技巨头在欧洲赚得盆满钵满,却用“双层爱尔兰-荷兰三明治”这种操作把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家避税,气得直接出台了3%的数字服务税——全球年入超7.5亿欧元、在法国年入超2500万欧元的互联网企业都得交。

美国哪能忍?

直接启动“301调查”,放话要对法国的香槟、奶酪、手提包这些“法国特色”加征最高100%的关税,涉及商品总价值24亿美元。

当时法国财长勒梅尔就急了:“这完全不可接受!要是美国真动手,欧盟肯定反击!” 这架吵了好几年,没想到到了2025年,美国的关税大棒还是砸下来了,只不过这次砸到了香水头上。

美国为啥揪着法国不放?

说白了还是“护犊子”。

那些互联网巨头是美国的经济命脉,法国收数字税等于动了他们的蛋糕。

可法国也委屈啊——你家企业在我地盘上赚钱,凭啥不交税?

就像咱们小区门口的超市,隔壁街的大超市来抢生意,还说“我利润算到总公司,不在这儿交税”,换谁不恼?

所以法国铁了心要收数字税,哪怕美国威胁加关税也不退步。

这一来二去,贸易摩擦就像滚雪球,从互联网企业吵到了香水、香槟这些“民生商品”,最后苦的是谁?

是咱们这些普通消费者啊!

对美国的香水爱好者来说,这涨价可不是小事儿。

比如一瓶原价100美元的蔻驰香水,8月后可能要多掏6到7美元——听起来不多,但架不住年年涨、样样涨。

更麻烦的是,Interparfums集团旗下可不止蔻驰,还有万宝龙、Jimmy Choo这些牌子,等于美国消费者买法国香水的“购物车”集体涨价。

品牌方也委屈:“我们也不想涨啊!美国加了10%的关税,成本实实在在涨了,不提价利润就亏没了。”可提价吧,万一消费者转头买其他国家的香水,销量又得跌。

这两头夹着,品牌方也难啊!

最关键的是,这事儿可能只是个开头。

2019年法国就放话“欧盟会还击”,要是美国继续加税,难保欧盟不会对美国的农产品、科技产品反制。

到时候,美国的农民可能卖不出大豆,科技企业可能少赚欧洲市场的钱,法国的香水、香槟也卖不动——这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吗?

咱们普通网友看了直叹气:“好好谈不行吗?非得让老百姓跟着遭殃。”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

你加税我反制,最后成本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企业利润被压缩,国家间的信任也没了。

就像邻居吵架,你砸我家窗户,我掀你家菜摊,最后谁过得好?

咱们普通消费者要的不过是能买到喜欢的商品,企业要的不过是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家要的不过是互利共赢。

这波香水涨价,与其说是品牌的选择,不如说是贸易摩擦的“后遗症”。

希望两国能坐下来好好谈,别让“加税”这把火烧到更多普通人的生活里。

毕竟,香水是用来闻的,不是用来“闻”贸易火药味的啊!

0 阅读:0

宛凝聊时尚单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