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职京官系统中,四品(含从四品)是一道公认的门槛,一旦突破就有可能位列九卿,若是过不去这道坎,那么熬到退休大概率还是个五品。
清代的官缺有肥瘦、清要之分,衡量一个岗位的重要与否不仅仅关乎品级,有时候品级低的岗位反而升迁快。那么哪些岗位具有这样的特征呢?毫无疑问,就是翰、詹、科、道四个系统。
京官岗位的等次之分
在京各部院衙门的性质可以分为行政岗、储备岗、监察岗、后勤岗和专业岗五大类。
行政岗,就是指六部、理藩院、大理寺、通政司等,这些衙门主要负责国家政令的推行和实施;
储备岗特指翰林院、詹事府,这两个衙门也是对官员出身要求最高的,必须是通过朝考选为庶吉士,且三年散馆考试成绩优异者才能授予翰詹官。明清两朝,翰林身份尊贵,是宰相的储备人选;
监察岗,是指都察院和六科,明代时都察院和六科是分开的,雍正时期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即所谓的“科道合一”。都察院因担负监察百官的职能,所以任职资格也较高;
后勤岗,是指京师的边缘部门,主要有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太仆寺等,这些机构都是为国家和宫廷做后勤工作的;
专业岗,是指具备专业技能的衙门,如钦天监、太医院、乐部、造办处等,这些衙门通常具有家族世袭性,皆为父传子、子传孙,少有科甲出身者。
显然,五大分类中,以储备岗和监察岗最受读书人和朝廷的重视,也是官员阶升的快捷通道。翰詹科道,即翰林院、詹事府、都察院十五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
翰林院、詹事府的升迁路线
通过朝考选为庶吉士的新科进士,还不是国家正式的职官,他们只享受七品官的俸禄待遇。散馆后有一部分成绩优异者,可以留在翰林院任职。
其中一甲三名在殿试发榜之后,就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之职。其他庶吉士则要根据原先的甲次授官,二甲进士授编修,三甲进士授检讨。如曾国藩虽然在散馆考试中名列前茅,但因其是三甲进士,只能授检讨。
乾隆以前,翰林官的升迁仕途极为优越,基本上不存在原地不动的情况。编修、检讨是翰林官的起点,再往上爬依次就是侍讲、侍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清代官制读比讲地位略高)。
官场上对翰林升官有一个专门说法叫“开坊”,只要是从编修或检讨升到侍讲、侍读,就属于开坊,这也就意味着仕途将进入快车道。
翰林院由于编制有限,很多翰林官往往会进入詹事府任职,詹事府本是东宫机构,清代因不立太子,导致詹事府成了一个清闲机构。用乾隆的话来说,就是詹事府压根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无非就是作为翰林官的升迁中转站而已。
翰林官升迁的路线基本是先开坊,然后逐级晋升,到了三品的詹事之后,就可提拔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继而升任尚书最后入阁拜相。当然也不排除在六部任职或是外放学政一类的,但总体还是沿着这条晋升主线在走。
十五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
御史和给事中的品级很低,都是七品官,可是新科进士一般只授六部主事和内阁中书,不能直接授予御史。
按照定制,御史、给事中出缺要进行选拔考试称为“考选”,在京科甲出身的官员都可以参加。而报考御史、给事中的主流队伍,就是各部的司官(六品主事以及五品的郎中、员外郎)。
放着好好的六品、五品不当,为何非要去考科、道官呢?这也是有原因的,从明代开始科道官一直就很吃香,被科甲出身者视为毕生追求。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科、道官升迁速度快。
科、道官与行政官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公、检、法与其他行政单位分家。体现在晋升上,科、道主要是在本职系统中晋升,御史、六科给事中升掌印给事中、佥都御史、都御使,乃至都察院堂官。
科道官也是道员、按察使的预备人选,清初时就有很多道员是以佥都御史外放的,而按察使本身就有监察地方官员的职责,所以专业十分对口。同样,道员、按察使属于地方高级官员,升任巡抚、总督相对容易。
翰詹科道以外的官员,在升迁上就有很多障碍,他们仕途的前期升迁倒是不难。比如六部主事任满京察一等,就可以升任员外郎或是直接提拔为郎中。
只是到了五品以后,再往上就困难了。因为到了从四品以后,官员的身份就上了一个台阶,即所谓的“堂官”和“司官”的区分。堂官是部院长官,司官只是部院方面官。所以清代官场也有“堂不降司”的说法,就是说一旦做到了堂官,就不会被降为司官,显然从司官到堂官,不仅是品级上的提升,同时也是阶层的跨越。
京官序列中,以五品以下为多数,四品以上岗位屈指可数,这也导致了五品升四品难。很多人到了郎中以后,都是从这个部调到那个部,来回调动数次十几次也是家常便饭,故而称五品升四品为“九转金丹”。
晚清时期,地方官的地位得以提升,翰詹科道的吃香程度也随之下降,很多京官反而更愿意到地方去任职,哪怕是混个知县也在所不惜。无他,因当时官场腐败,当官的不再追求虚名,到手的真金白银才是为官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