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姓武将谁武功最高?

和硕三国文化 2025-02-04 03:28:56

说到《三国演义》里的曹姓武将,那很明显说的就是曹魏阵营的。

毕竟曹操姓曹,那曹魏曹姓武将是最多的同时地位也是最高的。

那曹魏的曹姓武将里面,谁武功最高呢?

今天就来探讨探讨。

首先先排除曹休、曹真等统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统帅。不能算是武将,最起码做不到那种和人战场拼杀。虽然说曹休、曹真肯定会武功,但不高。同时呢,就算有武功,也没有能够支撑他们武功多高的战绩。

曹姓武将武艺最强者,提名三个人,曹仁、曹洪、曹彰。

先说曹仁。

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本家弟弟。

曹仁在我们的认知中,武艺并不是特别出众,也比不过自己的弟弟曹洪。

但是曹仁不能说他武功弱,他有的时候还是挺猛的。

曹仁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原著第51回,曹仁大战东吴兵那一回。

曹仁在城上望见牛金困在垓心,遂披甲上马,引麾下壮士数百骑出城,奋力挥刀,杀入吴阵。徐盛迎战,不能抵挡。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回顾尚有数十骑在阵, 不能得出,遂复翻身杀入,救出重围。正遇蒋钦拦路,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散。

不得不说,这里曹仁的表现是真的勇猛。勇猛到徐盛正面抵挡不了曹仁。也就是说,徐盛应该是实打实和曹仁正面硬刚的,结果打不过曹仁,也能证明曹仁武艺确实高于徐盛。

而且作者还说了,曹仁奋力,说明曹仁是拼了命去打的。人一旦拼命,十个人都要避其锋芒。

更牛的是,曹仁救出牛金之后,发现尚且有数十骑没冲出来,他又翻身杀进去又把困在里面的人救出来。

所以,说曹仁勇猛,也是有道理,有依据的,依据就是这里。

我看这段的时候,怎么感觉和《三国志》里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时候的记载很像!莫不是罗贯中写这段的时候就是仿照史书里的张辽的事迹写的。

后面曹仁还和周泰单挑过一次。

瑜自至门旗下,使韩当出马,与曹洪交锋。战到三十馀合,洪败走,曹仁自出接战。周泰纵马相迎,斗十馀合, 仁败走,阵势错乱。

但结合前面曹仁和曹洪的对话,他们这里是用计,为了引诱周瑜中计。所以曹仁和周泰斗十余合适诈败。

也就是说曹仁对战周泰十余回合不是上限。而且能从容败走。甚至有可能,曹仁的武艺不输于周泰呢。

综上,曹仁虽然出手不多,但是很勇猛,武功算不上顶尖,但也不弱。

但是在小说里,曹仁更多的是担当一方主将的角色。毕竟历史上,曹魏三大军区司令,曹仁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曹仁似乎守卫城池非常厉害。曹操经常派他守城。

而且吧,周瑜中的毒箭以及关羽右臂中的毒箭,都是在和曹仁打仗的时候被曹仁搞的。

所以说曹仁虽然武功不是非常高,但绝对是个狠角色,非常难对付。

所以曹仁不会轻易亲自下场和人单挑。这就导致他单挑偏少,没法判断真实实力。

但我个人觉得他的武功应该弱于曹洪。保底有个二流水平。

接着来说曹洪。

曹洪字子廉,是曹仁的亲弟弟。

曹洪嘛,在原著中个人武力表现比曹仁多得多,武力表现也能明显感觉出强于曹仁。

所以要说曹仁和曹洪谁更厉害,个人倾向是曹洪。

曹洪感觉经常被低估。他是要武力有武力,要勇猛有勇猛。只是呢,可能曹魏许褚、典韦、庞德等人的光芒太盛,将曹洪的厉害掩盖掉了。

曹洪最值得说的单挑有两场。一场是步战,一场是马战。

阵圆处,一将步行出战,头裹黄巾,身披绿袄,手提铁棒。大叫:“我乃截天夜叉何曼也。谁敢与我厮斗?”曹洪见了, 大喝一声,飞身下马,提刀步出。两下向阵前厮杀,四五十合,胜负不分。曹洪诈败而走。何曼赶来,洪用拖刀背砍计,转身一踅,砍中何曼,再复一刀杀死。

这是曹洪的一战步战单挑。曹洪完美击杀何曼的过程很精彩。这一段写的很有《水浒传》的味道。

三国里面基本都是马战单挑。步战单挑很少。曹洪的这场步战单挑都是整本书能拿的上台面的三国步战单挑。从这场单挑来看,曹洪实力不错,不仅武力值可以,甚至还懂得用计。

所以,曹洪绝非善茬。

下一场单挑就是潼关死据马超的时候。

山坡边转过一将,大叫:“勿伤吾主,曹洪在此!”轮刀纵马,拦住马超,操得命走脱。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夏侯渊引数十骑随到。马超独自一人,恐被所算,乃拨马而回。夏侯渊也不来赶。

潼关之战的时候,曹洪为了救曹操,拼了命的和马超打,打了四五十回合被打的刀法散乱,气力不佳。

虽然最后败了,这表现总比张郃好吧。

从此战也能看出,曹洪真的拼命了,不拼命曹操就没命了。

这也能看出,曹洪张郃之流的武将,拼命的时候也是能和五虎级别打个四五十回合的。

通过上面两场表现来看,曹洪武艺确实不错。战绩也还可以。

曹洪个人倾向他是一流水平。和张郃、张辽、夏侯惇、夏侯渊等人一个实力的。

那曹洪能不能成为曹姓武将最强的那个呢?别急,还有一位还没说了。

下面来说说最后一位曹彰。

先来看看《三国演义》是怎么介绍曹彰的。

小说里说他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

这不仅仅是《三国演义》这样记载,就连《三国志》也这样记载过。

这说明曹彰的勇猛不是罗贯中凭空编造的,而是史有记载的。

而且就看能手格猛兽,这绝对是个狠人,要知道上一个能手格猛兽的人可是典韦。这也能看出曹彰颇有当年典韦的风范。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桓反,操令彰引兵五万讨之;临行戒之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彰到代北,身先战阵,直杀至桑干,北方皆平。

曹彰也因此威震塞外。真的是一员猛将。

另外,曹彰在《三国演义》中的专属兵器是方天画戟。

所以,单从描写来看曹彰的排面不低,武艺很高,至于高到什么地步就要看作者塑造了。

当然了,光有排面不行,还要看看实际表现。

曹彰全书就出手两次,虽然不多,也没有和高手较量过,但是就这两次足以说明问题。

作者不是通过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印证曹彰的武艺高强,这向来是罗贯中常用的方法。

曹彰出场第一战是和刘备义子刘封打的。

刘封在先,孟达在后,曹彰出马与封交战,只三合,封大败而回。

这是一场二子之间的争斗。刘封和曹彰大战,只有三个回合,作者形容刘封大败而回。作者既然都这么写了,可以看出刘封是不仅败了而且败的相当狼狈。

有人可能觉得刘封又不是什么武功高强之人,能三回合打败刘封不足为奇。

但是呢,刘封又不是只和曹彰打过。在这之前,刘封和徐晃交手过两次。

操怒,命徐晃出马来战,刘封出迎。交战之时,玄德先走入阵。封敌晃不住,拨马便走。

刘封大怒,挺枪骤马,径取曹操。操令徐晃来迎,封诈败而走。

上面就是刘封和徐晃交战两次的结果。

第一次,刘封先和徐晃打,然后刘备先走入阵,这个时候刘封和徐晃还在打,这中间时间不短。那刘封和徐晃交战绝对不止三个回合。而刘封虽然也打不过徐晃,但是能从容撤走。

这里可以看出刘封武艺虽然不如徐晃,但是面对徐晃也不会被三回合就打的惨败,尚且能从容败走。

第二次,刘封和徐晃又一次交手,也许是之前刘封和徐晃交过手,对徐晃武艺有一定了解了,竟然能从徐晃手底下玩诈败。这也能看出,徐晃绝对做不到秒杀刘封,对刘封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威慑。

刘封虽然不敌徐晃却能屡战徐晃,在徐晃手下短时间不败。

曹彰三回合大败刘封。

这样的直观对比来看。曹彰和徐晃同样是对战刘封,刘封状态也一样。曹彰秒败刘封,徐晃做不到。

所以就论表现来看,曹彰的表现要好于徐晃,甚至可以说曹彰的武艺要高于徐晃。

但是能不能说高于曹营第一许褚这个不好说。

毕竟强于徐晃不代表一定能强于许褚。

曹彰的第二个战绩就是秒杀吴兰。

孟达引兵前进,方欲交锋,只见曹兵大乱。原来马超、吴兰两军杀来,曹兵惊动。孟达引兵夹攻。马超士卒,蓄锐日久,到此耀武扬威,势不可当。曹兵败走。曹彰正遇吴兰,两个交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

吴兰是马超的部下,恐怕没什么名气。被曹彰不数回合杀死有些人可能觉得没什么。

虽然呢,吴兰虽然名气不大,但是武艺还是值得说到一下的,他可是曾经和老将军黄忠交过手的。

张任径来军中捉玄德,玄德军中大乱。黄忠、魏延又被吴兰、雷铜敌住。

庞统死后,张翼德义释严颜那一回。刘备和张任打了一仗。

当时刘备身边大将就黄忠和魏延两个人。结果张任来捉刘备,黄忠和魏延都没法来救刘备。为什么呢?因为黄忠魏延又被吴兰、雷铜敌住了。

按照罗贯中的写作顺序,黄忠魏延对吴兰雷铜的前后顺序。那么黄忠对战的就是吴兰,魏延都对手就是雷铜。

我知道这是混战,肯定也是兵对兵将对将的。而且罗贯中也明确黄忠是和吴兰交上手的。

如果黄忠能对吴兰产生绝对优势,他能碾压吴兰。他完全可以杀掉吴兰然后救刘备。

但是很明显黄忠被吴兰敌住了,没法去救刘备。说明黄忠短时间内并不能打败吴兰,否则黄忠也不会被吴兰敌住脱不了身。

所以从这一战来看,黄忠并不能短时间击败或者杀死吴兰。

而曹彰在乱军之中对战锐气正盛的吴兰,秒杀吴兰。

这样一比较,同样是对吴兰,曹彰的表现要好于黄忠。也可以说曹彰的武艺高于黄忠。

虽然说能通过吴兰得出曹彰强于黄忠。但是黄忠的武艺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起伏太大。黄忠的武艺一直处于衰退状态。黄忠长沙的时候出场六十岁。那个时候还是能和壮年关羽大战一百回合平手。

但是入川又过去了好多年,黄忠年龄都要奔七十了。黄忠入川时候的武力值大概率不如长沙时期了。毕竟七十岁能和六十岁比吗?

所以由于黄忠的武艺起伏太大。导致,虽然曹彰可以强于黄忠。但最多就是强于入川时期以及汉中之战时候的黄忠。

曹彰的武艺能不能强于长沙之战和壮年关羽大战一百回合平手的黄忠,这个就不好说了。

所以我个人感觉,曹彰武艺强于徐晃、和老年黄忠。是否强于许褚证据不足。

通过上面对于曹仁、曹洪、曹彰三人战绩的分析来看。

曹姓武将中武艺最强的其实就是曹彰。

但是对战五虎战绩最好的是曹洪。

对五虎造成过实际伤害的是曹仁。

只能说各有所长啦。

最后,如果要说曹彰武艺能在曹营排第几。除了典韦、许褚、庞德以外,第四就是他了。在整个曹营武力值排第四。已经相当不错了。

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个人己见,不喜勿喷。

0 阅读:40

和硕三国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