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解放军在大家脑海里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印象:强大、严密、技术先进。
但好像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解放军的实战经历确实不多。
假如战争突然爆发,40余年未打仗的解放军能够打赢吗?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人自己关心的,世界国家的军事专家也常常拿出来讨论,美日两国的军事分析人士,更是对此有着各自的看法和预测。
几十年过去了,解放军基本上没有再参与任何战争,那么解放军现在的底子有多强?
尽管没有参与实战,但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是飞快的。
从1990年代开始,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就进入了一个快速更新的阶段。
坦克、战机、无人机、导弹、舰艇、核武器,各种先进武器都被列入装备库。
除了传统的陆军优势,海军和空军的力量也逐渐上升,尤其是航母、隐形战机、远程导弹等,都让中国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强大的武器装备并不是一切,战斗力还得看士兵的实际水平和实战经验。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
40多年没有大规模的实战经验,真的能保证解放军在战争中迅速投入状态吗?其他国家的专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美国的军事分析专家认为,尽管解放军在装备上很有优势,但缺少实战经验,尤其是缺乏应对复杂战场局面的经验,可能会成为一个瓶颈。
已经退役的美国海军上将曾表示,中国在十年内没有向美国开战的能力。
他说与美国盟友的实力相比,中国的军备微不足道。
“一旦我们与中国开战,我们有条约下的盟友,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澳洲和新西兰,加起来军火力量巨大”。
他们认为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单纯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并不能确保胜利。
战场上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敌人的炮火和导弹,还有非常复杂的战术、战略的博弈,以及士兵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近年来美国也增加了很多有关中国军事威胁的言论,比如美国五角大楼在分析解放军的现状时,明确提到中国军队在信息化战争方面的突破。
他们认为解放军在网络战、电子战和卫星通讯等方面的能力已经非常强大,能够有效干扰敌方指挥系统,甚至有可能颠覆现代战争的传统打法。
换句话说虽然缺少实战经验,但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解放军不一定会落后。
但美国专家也指出,实战的适应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在长期的军事对抗中,训练和战斗经验之间的差距,可能会影响解放军在初期阶段的表现。
三、日本专家重防御相比之下日本的军事专家在这个问题上,则更加关注中国的防御性战术。
他们认为,解放军的战略重心一直以来都集中在自卫和防御上。
因此他们的战术更侧重于如何在敌人攻击时采取反击措施,而且解放军近年来在岛屿防御、城市战等方面的训练也做了很多功课。
所以如果战争发生,解放军很可能会在开战初期采取防御性战略,以等待敌人犯错,继而反击。
但日本的专家们同样强调,中国的海军和空军,尤其是海上力量的迅速扩张,可能会给美军带来麻烦。
解放军通过建立更多的岛链防线,并且拥有大批的潜艇和反舰导弹,理论上能够有效威胁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这一优势不容小觑。
日本专家也提醒,解放军在快速反应、指挥系统的应对能力上,仍然可能存在不足。
即使在高科技装备上占据优势,但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局,如何调整战术,还是个难题。
那么这些美日“专家”的评价对解放军有哪些提示作用呢?
正如美国和日本专家所提到的,实战经验是解放军当前的短板。
在40多年的时间里,虽然解放军的演习非常多没有实际对抗过敌人,这让他们可能在战场上的应变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然而有一个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即便如此解放军未必处于劣势,因为在现代战争中,更多的是信息的流动与精准打击,技术的优势可能比实际经验更能决定战局。
而且解放军的兵员素质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士兵们的训练已经不单纯是基础性的体能和战术训练,还包括了各种高科技装备的操作,以及如何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协同。
另外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古老的《孙子兵法》,有一句话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意思就是不打仗,但是让对方不敢来犯。
这些年很多西方包括日本的军事专家都在研究《孙子兵法》,他们可能也发现了这本书根本不是讲怎么打仗的,这本书的重点是不打仗。
很大程度上看来,中国的军队确实也是这么做的,毕竟战争一旦燃烧,最痛苦的永远是普通平民。
结语:解放军的战斗力是强大的,技术装备足以与世界最强军队相抗衡,但在实战经验上,的确存在一定的不足。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解放军就无法应对战争中的挑战。毕竟在现代战争中,快速的调整和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往往比单纯的兵力和战斗经验更加重要。
一旦战争打响,解放军能否打赢,答案可能会因战场局势的变化而不同,至于最终结果,还得看各方在复杂局势中的应变能力了。
但中国始终是一个热爱和平和友好的国家,也许不打仗才是解放军真正的研究课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