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越南这些年来始终在中美之间周旋,不乏想要两头得利的意味。
然而,越南最新涉华政策,让西方国家大为震惊,特朗普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当地时间3月14日,越南副总理陈红河下令交通运输部修订法律,加速C909适航认证;越通社称C909‘零事故记录’为技术背书。
这一动作从表面上看,无非是越南引进了一个性价比更高的客机。
但它触动了西方大国在民航空客机领域的既得利益和技术壁垒,因而在西方媒体看来就显得非同小可。
一直以来,波音和空客是全球民用航空领域的两大巨头,任何试图打破这场“寡头游戏”的挑战者都势必会面临严苛的市场准入门槛。
越南选择C909,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在市场逐渐变化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寻找具备“成本—价值”优势的新机型。
在铁路层面,越南政府把中越跨境铁路项目纳入了“南北高铁”计划,并由中国提供技术标准,从设备到施工都与中国方案接轨。
这看似是一次务实的基建合作,却被西方国家视为“中国影响力”在东南亚扩张的又一坐标点。
越南廉价航空越捷有意租赁C909,对比西方客机,C909性价比高、维护成本低,适配越南短途航线需求。
越南的航空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关键期,越南航空公司纷纷扩张机队,但西方客机受供应链不稳定、价格高企等因素的束缚,交付效率并不理想。
此时C909以零事故记录和更友好的价位赢得了越捷的青睐,对于越南而言,这既解决了飞机短缺的问题,也为航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越南战略调整美国曾通过TPP协议拉拢越南,但技术垄断与高昂成本让越南转向中国。
回顾往年,美国在亚洲地区力推的经贸策略,曾希望把越南纳入更庞大的反制中国链条。
但现实是,越南的产业结构和成本考量并不完全吻合美国的利益。
尤其是航空与基建领域,美国公司动辄的高额报价不是越南的第一选择。
从中美博弈角度来说,越南一直在打“经济靠华、安全靠美”的平衡牌。
但随着国际局势复杂化,尤其是美国在贸易、技术等方面对外的“封堵”上演得愈加频繁,越南看到了进一步与中国“互通有无”的机会。
相对于美方对技术、设备和资金环环设限,中国则显得开放且乐意在东南亚推进相关项目,这为越南带来了更多经济合作实惠。
2025年越南民航机队面临更新,西方供应链不稳定(如波音事故频发)加速其选择中国客机。
在波音连续出现安全问题之后,越南对西方客机的信心受到影响。
维护成本、配件供应、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让越南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航空领域的选择。
况且波音乃至空客的订单都要排队,且单价较高,这与越南廉价航空公司想快速拓展业务的目标并不匹配。
此时中国客机的出现,恰似雪中送炭。
越共十三大强调‘独立自主’,在中美间采取‘经济靠华、安全靠美’策略,但技术合作打破传统界限。
口头上,越南仍然谨慎表态,不想在地缘政治上过度“倒向”任何一方。
但实际上,从自家经济利益和技术需要出发,越南已在逐步推进与中国的“要紧合作”。
C909和跨境铁路就是典型案例。
C909获越南认可,成为中国高端制造进军国际市场的里程碑,直接冲击波音、空客垄断。
过去,国际民航市场几乎被欧美巨头垄断,不容任何“新玩家”插足。
可如今,中国商飞的C909依托东南亚市场打开了国际化通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波音和空客的市场地位。
两大巨头会不会采取针对性营销或更严苛的适航认证阻挠?值得关注。
西方曾以‘安全问题’质疑中国客机,但越南民航局报告明确反驳,称C909‘安全可靠’。
在此之前,西方媒体对中国客机的攻击点大多集中在所谓“安全隐患”。
然而,越南民航局的官方报告却给予了C909相当正面的评价,用实打实的飞行数据和零事故记录证明其安全性。
毫无疑问,这让西方曾经的质疑和污名化言辞显得站不住脚。
至于在铁路合作上,越南政府主动纳入中国标准,也意味着未来可能有更多的项目需求与中国对接。
这既提升了中国在区域基建领域的话语权,也给了西方国家更多紧张和猜疑的理由。
有人担心这会加速越南与中国在技术、产业链上“抱团”,甚至对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产生不利影响。
特朗普多次警告‘中国技术崛起威胁’,C909落地越南验证其判断。
特朗普一直强调中国技术对美国地位形成了潜在挑战,再加上越南与中国的技术合作升温,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印证了特朗普的担忧。
美国主导的航空与高铁技术,如果不在政策和市场层面积极应对,很可能会被经济发展更迅猛、政策扶持更强力的竞争者赶超。
中国商飞在东南亚布局,带动国产航材、维修服务出口,重构全球航空产业链。
C909只是一个切入口。
一旦中国民用航空技术在东南亚初步扎根,零部件制造、飞机维修、空港配套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链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这就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国际航空产业生态正在悄然成形。
一旦有更多国家效仿越南,选择与中国的航空合作方案,那么波音、空客在这片区域的市场优势将会被持续蚕食。
而越南这次“背后站队”的做法并不一定是美国舆论环境能够轻易解决的,因为它并非只凭政治影响力就能扭转。
市场规律使然,一旦机型性价比更具优势,自然会吸引买家。
当越南选择C909,不仅是选择了一架客机,更是选择了一条打破垄断、拥抱共赢的新赛道。
中国高端制造的崛起,从来不是谁的威胁,而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必然答案。
这场合作,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市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