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73年,北风呼啸,寒意刺骨。
村里那个冬天特别冷,但更冷的是心头的不舍。
陆明站在村口,手里捏着一瓶醋,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李丹跑过来,脸冻得通红,声音却带着一股倔强:“我陪你一起去!”陆明愣住了,揉了揉脖子上的围巾,咧嘴一笑:“那,走吧。”这段路不长,三里地,却像是走了半个世纪。
因为,走到头,他就得决定自己的人生。
而李丹,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注脚,还是主角,他也不知道。
为什么会这样呢?
事情得从头说起。
陆明是个高中毕业生,在那个年代,这算知识分子了。
可知识再多,也架不住生活的重担。
他爹一句“好男儿就该当兵去!”就把他推上了征兵的路。
陆明心里不情愿,倒不是怕苦怕累,而是舍不得李丹。
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
可参军是大事,陆明硬着头皮找李丹商量。
没想到,李丹的父亲李叔,不但没有反对,还一拍桌子:“去!参军光宗耀祖,我们支持你!”
有了这句话,陆明彻底没了退路。
他跑去报名,可报名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兵检才是第一关。
这兵检,说是检身体,其实更像一场淘汰赛。
听说淘汰率很高,陆明心里没底,特意找了李叔给他做了个“预检”。
李叔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医术在村里堪称一绝,连村支书都得敬他三分。
可这一查,李叔皱起了眉:“血压有点高啊。”陆明急了:“李叔,这还能行吗?”李叔摆摆手:“别慌,可能是紧张,喝点醋压压惊。”
于是,就有了第二天早上那碗醋。
喝完醋,陆明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带着李丹一路赶到卫生院。
操场上已经站满了小伙子,个个虎背熊腰,眼里透着兴奋和紧张。
第一项是“面选”,也就是看你跑步、动作协调不协调。
这一跑,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陆明看着身边的小伙子一个个被拉出来,心里直打鼓,不过总算撑了下来。
接着是体检。
体检比想象中更严格,身高体重、视力色盲,甚至连脚底板都检查。
裸检环节最尴尬,但没人敢多说什么。
一个小伙子因为扁平足被刷了下来,脸涨得通红。
陆明心里暗自庆幸,血压这一关总算过了。
到底是醋的作用,还是心理作用,他自己也说不清。
体检过后,陆明跑去找李丹报喜,可李丹却误会了,以为他没通过,还安慰他:“没事,当老师也挺好的。”陆明忍不住笑出声:“逗你的,过了!”李丹一听,气得直跺脚,却又忍不住跟着笑了。
可陆明的父亲却提醒他,这才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政审和家访。
政审不难,毕竟陆明家是贫下中农,根正苗红。
但家访可就复杂了。
三天后,民兵营长带着接兵干部来了。
那两个干部气质不凡,一看就是见过大场面的。
陆明的父母连忙招呼他们坐下,一边端茶倒水,一边拉家常。
陆明的父亲还提起了家里的一段悲惨往事,说到动情处,眼眶都湿了。
接兵干部点了点头,临走时对陆明说:“好好准备,未来是你的。”
这一番话,陆明听得热血沸腾。
但他也知道,最后的定兵还有变数。
可这一刻,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走好这条路。
因为这不仅是他的选择,也是家族的希望,更是那个时代的召唤。
后来,陆明真的当上了兵,走上了军旅之路。
回头看,那场兵检不过是一场小小的试炼,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但他永远记得那个清晨,李丹冻得通红的脸,父亲掷地有声的话,以及自己喝下的那碗醋。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小瞬间组成的,而真正决定命运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普通却意义非凡的选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