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某(即杀害女法官的五旬老头)骑电动车,本是被李某开的大车所撞,交警判定大车主李某负全责,这点双方并无异议。

车主李某无意撞人,作为一个开车人,也不懂事故给党某带来的伤情赔偿明细,已经投了第三人事故保险,只能甩手给背后的保险公司处理,因为保险公司有相应的律师团队,怎么赔付,就是保险公司经手人与受伤人党某直接协调的事…
这自然少不了交警的参入了,因为交警那里才有事故的本地赔偿条例,除了住院费、误工费、亲属的陪护费,以及因伤恢复期的营养费和后期补偿费…综合起来,就是获得赔偿的一大串明细表;如果住院只有四五天,获得的实际赔偿就是住院费的2倍多,因为伤情过轻,只有几天住院就可以恢复,误工费就是住院的几天,也就没有了后期的误工和营养补偿费了;如果住院半个月,不仅是住院期的误工费和护理费,还有恢复期的误工费,以及后遗症带来相应补偿费,这类事故获得的赔偿,一般是住院费的3倍以上…文题所说的“惯例认同”,就是车主李某背后的保险公司,根据警方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明细,结合党某住院的具体情况,有了类似的“惯例认同”:这次党某的住院,少不了1.2万元的赔偿,也就是说能花1.2万解决赔偿,就是最低标价,自然想与党某协商,赔偿12000元了事,因为党某作为一个老光棍,没钱请律师,把握不了话语的主动权!当事交警心里明白:即使车主背后的经手人愿意赔偿1.2万给党某,吃亏的也就光棍党某。因为误工费有城乡之别,营养费也有生活标准之别,当地农民的平均天收入只有五十元左右,日消费更低;是城市户口的,收入和消费就会高出一截,同样的伤情出在两种户籍的人身上,相应的误工费和补偿费之类的赔偿也就有了高低之别。党某来自乡村的光棍,自然是按低标准才给的…

法律考虑的维护公平与正义,包括了受害人的伤情止损,及后期健康恢复,这是一个存变数的推理,住院费只是一个静态的数据,无法显示伤情变势,王佳佳只认住院数据来推理(抱死理),不认住院者为节省所经受的忍耐之苦,自然践踏了法律援助有其扶贫助困的善念,放大个人的武断推理,只能让本案翻车…
建立和谐的社会在于有社会道德支撑,王佳佳对保险方主动赔偿党某设阻,打破了惯例常规,竟然让保险公司的自愿赔偿打折扣,这操作就够让人大趺眼镜,也让社会心寒!如果她心中有农村穷光棍之苦,就能人性化执法,在1.2万的基础上多要1千,也可以让党老汉感到温暖,不至于气极泄愤杀人!无社会担当之法官,才把人逼上梁山!
202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