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三季度的结束,各个企业也都开始计算自己的成绩,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比亚迪第三季度的营收竟然超过了特斯拉,达到了2011亿!
比亚迪是如何做到的?特斯拉业绩下滑的原因又是什么?
比亚迪和特斯拉
新能源车企的“两强争霸”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的“电动车之王”特斯拉,如今遇到了来自中国的强劲挑战者——比亚迪。
在今年第三季度中,比亚迪以2011.25亿元的营收,首次超越了特斯拉的180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财务数据,更是比亚迪多年努力的结晶。
不过,虽然比亚迪在营收上实现了反超,但特斯拉在利润方面仍然保持领先,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16.07亿元,而特斯拉则达到了154.38亿元。
这种差异背后折射出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战略。
比亚迪4S店
比亚迪采取的是“薄利多销”策略,它们通过高销量来实现营收的增长,而特斯拉则更注重单车利润,决定通过高端定位来保持利润率。
从销量数据来看,比亚迪的策略似乎更胜一筹,在第三季度中,比亚迪的汽车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13.49万辆,而特斯拉则为46.3万辆。
这种巨大的差距让人不禁感叹:难道真的是“量变引发质变”?
不过我们在高兴的同时依旧不能忽视特斯拉的优势,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特斯拉在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创新方面仍然保持领先,其自动驾驶技术和电池管理系统一直是业界标杆。
那么,这场“两强争霸”的胜负究竟如何?
特斯拉汽车
市场格局的变革与挑战从最新数据来看,2024年9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了112.3万辆,同比增长惊人的50.9%。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连续四个月突破50%,这意味着在每两辆新售出的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型。
而且这种增长趋势似乎还在加速,有业内专家大胆预测,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全面电动化可能在未来2到3年内完成。
如果这一预测成真,无疑将是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可“乐观”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这场变革对于传统燃油车企业来说更像是一场生存危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大众汽车为例,这个曾经的汽车巨头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4年第三季度,大众汽车的营业利润暴跌42.8%,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惊人的64%。
所以大众“破防”了,它们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稳住自己。
据报道,公司计划关闭至少3家工厂并裁员数万人,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下似乎又是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不仅是大众,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保时捷、沃尔沃在内的多家欧洲车企都下调了2024财年的业绩预期。
汽车明星“梅赛德斯奔驰”
可以看出,那些被我们曾经被大家“奉为神坛”的车企,现在也自己走下了神坛,开始想到加入潮流。
而对于那些能够及时转型的传统车企来说,新能源汽车市场无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传统车企正在加速电动化转型,希望能在这场变革中占得先机。
那么,比亚迪和特斯拉的策略布局主要不同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领军企业的战略布局在这场新能源汽车的大变革中,各大车企都在摩拳擦掌,力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每家企业都在根据自身优势制定独特的战略布局。
2024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1.94万辆,同比增长45.91%,因此成为全球首个单月汽车销量突破40万辆的新能源车企。
当然,比亚迪的成功也不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一直以来,比亚迪采取的都是“薄利多销”策略,从而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了优势地位,同时比亚迪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它们已经成功打入欧洲、东南亚等地区。
新闻报道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让比亚迪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比亚迪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就可以高枕无忧,特斯拉这个老牌劲旅也在积极应对挑战,面对比亚迪的强势崛起,特斯拉并没有坐以待毙。
它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而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就是特斯拉的应对策略之一,2024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单车销售成本降至历史最低的3.51万美元。
这种成本优势无疑会增强特斯拉的竞争力。
特斯拉电车
与此同时,特斯拉还计划推出更多平价车型以扩大市场份额,这个策略显然是针对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的“薄利多销”策略而制定的。
特斯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中低端市场也能分得一杯羹。
最后,特斯拉还在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毕竟技术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上汽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24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交付量达到88.6万辆,同比增长29.5%。
上汽汽车集聚港口
这个成绩虽然比不上比亚迪,但在整个行业中也是相当亮眼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汽车,作为一个新晋玩家,小米汽车的表现令人惊喜,它们10月单月交付量就达到2万台,预计11月就可以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的目标。
这种高速增长,无疑给整个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小米su7交付现场
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在这场新能源汽车的变革大潮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下的竞争格局,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
除了要关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在市场中的渗透力,我们也得将目光放在电池技术上,因为电池技术的进步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动车续航里程会更长,充电速度会更快,这将大大提升消费者使用电动车的体验,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可以看出,比亚迪放弃燃油车这“置死地而后生”的决定真的赌对了,毕竟他们当时可受到了不少企业的嘲笑。
比亚迪2022年发布的公告
所有人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期待比亚迪的失败,偏偏人家就争气,如今不仅做到了国内的行业老大,更是一举超越了电车龙头特斯拉。
不过,有人也觉得比亚这次超越没什么可圈可点的,毕竟利润还在那放了。
我想说,利润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比亚迪的发展路线和特斯拉原本就不一样,比亚迪难道就没有想过这一问题吗?肯定是想过的。
但从长远策略来看,“薄利多销”无异于是打开市场最快、且最适合眼下走的路,不然特斯拉也不会考虑降低价格,打造中端产品。
除了这两大巨头,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玩家的潜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任何一个小玩家都有可能成为颠覆行业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