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硕士跑摩的4年没工作,却全网羡慕,牛奶和面包都会有的

浩哥爱讲史 2024-11-20 10:50:43

一个哲学硕士,毕业后却跑起了摩的,还偏偏引得全网羡慕?这样的故事听上去是不是有些“反套路”?的确,大多数人脑海里的“高学历生活”,似乎与街头巷尾的摩的无关。

然而,对于这位硕士来说,这条路走得潇洒、自在,还顺手把一套社会的偏见观念给拆得彻底:哲学生就该像文艺片里那样深沉、考究?开什么玩笑,学哲学的就不许享受生活?还要被套上一层“必须按正轨发展的滤镜”?可见,对她的误解,不仅是对女性的限制,更是对“有学历却不循规蹈矩”的不解。

换个画面,如果是个富二代,“玩摇滚”就成了个性,“玩摩托”就是酷炫。似乎只有精英家庭、顶级资源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自由”。这背后的逻辑可真值得玩味:难道有趣的生活和选择,只属于一小部分人?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骑摩托和爱自由,跟家底毫无关系。

“有车等于没车”:哲学硕士的现实版摩的困境

大国手的故事,听上去有点“不务正业”的意思,实际上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现实生活秀。2020年,她哲学硕士毕业,接下来呢?别人走的是职场晋升路,而她的生活轨迹,直接拐进了“摩的困境”:想赎车得跑摩的,跑摩的又得先把车赎回来。逻辑上听着荒唐得很,但对她来说,日常生活就是这样的循环套娃,越陷越深。

“赎车?先跑摩的!可要跑摩的,得先把车赎回来。”没错,哲学硕士大国手的日子,就卡在这摩的困局里,活得特别“哲学”——理论上她有一辆摩的,但实际上她就是没车。为了维持生活,几乎没有收入的她只好靠借钱度日,可她偏偏能用幽默淡然的口吻,把这困境变成段子讲出来。她生活里的难题,往往是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但她在这背后付出的坚持,恐怕不是一两个段子就能说清楚的。

从舞台上的脱口秀,到生活里的摩的生涯,这位哲学硕士的生活并不轻松,但她从没抱怨,倒是活得特别开敞。朋友们笑她“怎么活成了这样”,她却笑得特别坦然:“这就是我活出来的答案。”

“四手摩托”的故事:用哲学解构刻板偏见

有人可能觉得她潇洒骑着摩托的画面充满自由的意味,却很难想象,她的这辆摩托早就经历过几次“易主”了——是辆“四手摩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呢?富二代骑着拉风摩托,是浪漫,是潇洒,而她,却被打上“穷人”甚至“毕业即失业”的标签。

换句话说,社会似乎默认她不该这么“没心没肺”,而要拿学历去讨生活,追逐所谓的“精英生活”。可她偏偏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生活本来就多元,自由并非是高学历的负担。

这就是“她”活成的态度:明知道有偏见,还活得出自我。硕士跑摩的,不是因为她不懂“体面”,而是体面本身就是被赋予的幻象。在她眼里,哲学和摩的只是生活的不同路径,不是彼此的对立。

什么是自由?不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过想要的日子吗?她反倒比那些身在职场却没了生活方向的人,多了一份坦然。

摩托、摇滚、哲学:生活不需要“人设”

当有人惊讶地问:“怎么会有哲学硕士还和摇滚乐手谈恋爱?”说白了,这背后不过是典型的“人设”偏见。哲学,不是人人都要成为柏拉图,不是为了写一本让人恭恭敬敬的“人生指南”。

学哲学的她更愿意理解生活,和喜欢的人一起听摇滚、骑摩托,也不去费力装个“哲学家”模样。她的生活很简单,一边解构各种关于高学历的标签,一边用自己的生活诠释着一个道理——别为了任何人的观念,活成所谓“成功”的模样。

她骑的是“四手摩托”,听的摇滚,凭借的知识,过的是最真实的生活。对她来说,哲学可能只是个爱好,是一段充满思考的旅程,而非一条死守“人设”的生存之道。

不信“穷人也能快乐”?可能是因为穷过的人太少

《人民日报》:“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所以,都在上鸡汤,还是加枸杞的鸡汤。

人们不愿相信,一个没什么钱、还骑摩托的女生,真能活得比办公室里“秃头”加班的人快乐。难道快乐只能跟存款挂钩?

在这个物质优先的年代,大多数人对快乐的定义就是“有钱”。甚至看到别人没钱但活得很开心,就觉得不可思议,总带着点怀疑,仿佛“穷人只会痛苦”才合乎逻辑。其实,快乐这种事不需要资本投资,哪怕四手摩托、租来的房、啤酒摊,都可能让她过得比“自律鸡汤”里的人自在。

大家总觉得,“奔波无果”是痛苦的;可她偏偏在这样的日子里找到了乐趣。这才是看淡的人生“哲学”,比那些自律鸡汤来得真切。

《人民日报》说痛苦源于“对无能的愤怒”,自律才能缓解人生的痛苦。这话听上去没错,可也不一定完全适用。她的自律,不是死磕某种生活方式,而是尊重自己的喜好,哪怕骑摩托、玩摇滚、谈恋爱,也能过出一条自在的路。

她的快乐从不依赖外界认同,而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这比“加枸杞的鸡汤”强多了,毕竟,谁说自律的定义不能是“快乐就好”?

以下为信息来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