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因为地球表面71%的部分被海水所覆盖,只可惜海水是咸的,无法直接供人类使用。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都变成淡水,会发生什么呢?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因为我们再也无法吃到海鲜了。海洋生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身体结构早已适应了海水的渗透压,如果海水突然变成淡水,海洋生物将会大量死亡。海洋生物的死亡不仅意味着我们将会失去很多美味,更为重要的是它将会使地球大气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海洋之中存在着大量的藻类,这些藻类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这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约占地球氧气总量的50%至85%。
这些藻类无法适应淡水,所以在海水全部化为淡水之后会快速死亡,于是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会迅速下降,与此同时,因为地球上动物的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会释放二氧化碳,还有地质运动和火山活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会持续上升。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提升,地球的平均气温也会上升。
温度的上升会加速海水的蒸发,而因为海水已经变为淡水,所以蒸发效率会进一步提升。这是因为海水中溶解的盐分能够增加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而降低海水的蒸发速率,所以淡水的蒸发速度要明显快于海水。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类似,也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所以会进一步抬升气温。不过我们也不用担心地球气温会在不断的正向循环中越来越高,最后变得像金星一样可怖。
温室气体致使气温升高是源于这些气体的保温作用,而这些气体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的,所以地球气温最终能够走到多高,还是取决于地球能够接收到的热量。
相比金星而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要远多了,所以,平均气温再抬高10℃至15℃也就到达了极限。至此,灾难还没有结束,我们知道,洋流是地球气候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洋流的产生是源于不同区域海水的盐度差异,海水变为淡水之后,盐度差异消失,洋流也会随之消失,而这会导致地球气候彻底失衡。
失衡的气候会带来极端的降水、严重的干旱,一些地区会出现异常高温,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出现异常低温。
这所有的变化加在一起会致使地球生态遭受重大打击,甚至可能引发地球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生物大灭绝。当然,这些只是我们的想象,事实上地球海水不仅不会突然变为淡水,反而还会越来越咸。为什么呢?海水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咸的,海水变咸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海底地壳含盐矿物的不断溶解,其二则是地球水循环的作用。
陆地上的河流会不断汇聚流入大海,在这个过程中,陆地表面的盐分会溶解在水中被带入大海。
另一方面,海水通过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跟随大气流动被带到陆地,遇冷凝结化为雨雪。由于蒸发只会带走水,而不会带走水中的盐,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就会越来越咸。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只有自然才能造就的极致的平衡,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发生突变的,所以人类更应合理利用地球资源,避免对地球造成过分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