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黑手”把目标对准了小米,准备本着趁它病要它命的想法给予其致命一击。
但雷军面对漫天的舆论危机丝毫不惧,甚至已经开始行动打算重拳出击!
可根据雷总近照还是能够看出来,这一波舆论攻击把他累得不轻,看起来明显憔悴了许多.....

其实倒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消失多日的雷军,再次出现看起来憔悴了许多。
这段时间小米就像是打了一场仗一样,差点让这个网红董事长身败名裂。

都知道小米su7高速车祸致3人死亡的事情,在这件事调查结果还没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双无形大手开始利用舆论企图给予雷军和小米公司“重击”了。
这个谣言也非常可笑,就是短视频里不少网友分享看到小米su7出车祸或者自己的小米汽车撞了。
因为小米品牌热度高,就导致这类视频获得了很大的推送。

流量一向都是个“双刃剑”。
所以大部分人就觉得“怎么光看到小米出车祸”?潜意识里就觉得这辆汽车容易出事。
于是就有人开始造谣称“小米su7被各大保险公司拒保了,原因就是事故率太高”!

还真别说人家把各种合同公章整得明明白白的,大家再联想到目前网上经常刷到的su7事故视频,一来二去可不就是相信了嘛。
面对网友的怒骂小米忍了雷军沉默了,可谣言的铡刀已经落在脖颈了怎可能继续忍?

日前小米公司紧急发声:
经确认,和其合作的五大保险公司都没有出具过任何拒保通知,相关文件均是伪造。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所提到的五大保险公司,也是目前国内口碑、投保人数最多的几家,像平安、人保、太平洋、阳光、人寿。
试问谁没有在这几家买过保险呢?


紧接着下方就跟着一句话“我司已对该内容进行证据保全,并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与此同时也澄清了所谓的su7事故率高也都是谣言。

其实很好理解,雷军热度高、小米热度高,发关于他们的消息就会自带流量。
所以大家也会经常刷到su7的事故现场,这一切都是各大不良媒体为了流量!
最简单的例子,当时小米su7高速出事故。

试问有媒体在现场吗?人家调查结果都没出来了。
新闻标题就是“小米su7高速爆燃致3人死亡”。
这样的标题网友们看到第一反应是什么?小米汽车在高速上突然自燃了然后使3人死亡。

实际上呢?车祸导致汽车燃烧,其中有一人被救出来后抢救无效死亡的,并且具体是为何燃烧调查结果还没出来。
大部分网友却已经被不良媒体“牵着鼻子走了”。
这段时间的小米太难了!

先是3.25日小米宣布以骨折价配售8亿新股,好不容易获得了400多亿港元准备用于汽车和ai业务时,当日就出现了股价狂跌的情况。
原因就是投资者觉得“小米目前储备1700多亿的现金这样做是在套现跑路”.....
稍不注意小米市值就蒸发了近千亿港元。

好不容易让股民相信了只是正常融资操作后,3.29日小米su7高速车祸致3人死亡的新闻也上了热搜。
接着就出现了小编前一段说的那样,不良媒体为了流量疯狂夸大炒作,是的网友们跑到雷军评论区辱骂。
这样情况也导致小米股票狂跌5.59%,又是近一千亿的市值没有了。

其实按理来说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小米是没有必要发声的。
毕竟这是属于交通事故,全国一天发生多少起交通事故?难道每一起都要由车企出来发布声明吗?
显然小米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耐不住网友们太疯狂啊!
直接轰炸各大小米直播间、雷军评论更是成为了“全网讨伐聚集地”。

于是在当晚小米和雷军同时发声。
雷总的内容大致就是先为逝者默哀,然后表明了针对此事已经成立专项小组并且已到达现场了解基本情况。
但因为事故还在调查所以无法给出准确的回应。
而小米官方账号则是公布了车辆电脑在车祸前的数据,从车速、到驾驶员使用智驾甚至避险操作都清清楚楚记录在案。
总结下来就是“大家不用担心,小米不会逃避,只是在等调查结果”。

之后雷总就突然消失在了网络上。
一直到4.6日他才再次发布动态庆祝小米成立15周年。

多位小米高管齐发声,也算是向众网友表态。
关于小米产品以及公司任何事情,都会负责到底,该承担的一定承担。
被诬陷的一定会讨回公道。
结果好巧不巧赶上了美国关税大棒落地,这也导致小米股价再一次暴跌。

接二连三的“灾难”让小米的市值跌破了万亿。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米粉们对小米的支持,当舆论声渐渐消去,评论区被支持声所占据。
这个时候也就暴露出了董事长成为“小米代言人”的弊端。

要是放在寻常企业,大家顶多去骂企业怎么也不会把怒火牵扯到集团董事长身上。
而雷军凭借平易近人的个人IP成功把自己塑造成了“产品代言人”。

好处就是给自家产品带来了不错的销量,还能够更加亲近了解消费者们的需求。
但弊端呢?
除了前面说得到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外,人都是会老的。

要是日后雷军退休了,那小米产品销量会不会大幅度下滑?品牌影响力会不会降低?就连好不容易抢到的市场也会被同行瓜分。
并且如今的小米就像是胖东来。
因为热度太高所以一举一动都被大家盯着,小问题也会被无限放大。
就像近日有记者去小米4s店得知试驾要排很久的队,这小问题都能够被网友给骂上热搜.......

这就是人红是非多吧,但同时也能够理解过度营销所引起的消费者反感。
前面也说了,流量是把双刃剑!
文/编辑: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