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对联,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精妙绝伦

历史海大富 2024-11-10 04:26:56

近年网上有一则对联的上联火了,下联都快被网友玩出花来了,它就是流传甚广的 “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还随之衍生无数的故事,每一个在故事里对出的下联,都在故事里被称为精妙绝伦

对联的历史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等,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等。

它是我国独有的传统语言文学艺术瑰宝,源远流长,时至今仍然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喜爱。

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显然是由古代诗辞中的对偶名演化、发展而来,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对偶阶段、骈偶阶段和律偶阶段,最终于唐代形成了现今所见的律偶形式。

流传最广并被普罗大众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它起源于后蜀主孟昶。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孟昶在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岁除日,自命笔题桃符,其辞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也就是说,孟昶即位后,励精图治,蜀地治理得还不错,人民生活安宁。然后公元963年年底准备过春节时,他突发奇想,命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题写吉祥词句,挂于寝门两侧,以祈新年吉祥。然而孟昶看过辛学士的作品,认为不够工整,不太满意,于是他便亲自提笔,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十字书在板上,并且当成桃符那样挂在门口。

此举不仅开创了春节贴春联的先河,也使得对联这一文学形式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中华民族欢庆佳节、寄托美好愿望的重要习俗。

而他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正史记载里能找到的最早一副对联。

后世研究者大多认同蜀孟昶写的这副十字联就是最古老的春联。

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楹联丛话》卷一中也有类似说法:“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蜀后主孟昶‘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十字,其最古也”。

尽管有部分学者经研究和考评认为对联可能远早于孟昶写下春联之前。

但孟昶题写的这副春联仍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孟昶也因此被视为春联的鼻祖。其故事被后人广为传颂。

对联流传到今天已经有一套很成熟的规则。

一副合格的对联,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首先,上下联对应语句的字数要相同,断句要一致。

其次,词性要呼应,即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要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再者,结构要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等,要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此外,还有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和形对意联等要求。

在创作对联时,不仅要遵循这些基本规则,还要注重内容的关联和意境的深远。

例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既表达了深刻的意境,又遵循了对联的所有规则,堪称经典。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热衷于对联的创作和赏析,留下了许多精彩典故和佳作。如苏轼、解缙、纪昀等人,都是对联创作的大师。他们的作品不仅富有智慧,还充满了逗乐谐趣,为后人所称颂。

对对联这活动历练一千年至今而活力不减,长久流传下来,也不乏有一时写得绝妙上联,而在当时苦思不出下联,被后世人接续对上,从而展开一场跨时空对话的传奇佳话。

就如唐代的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隔了几百年后被宋人石延年以“月如无恨月长圆“对上,成就一副千古绝对,被广为传唱。

“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由来

“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这副上联的真实出处不可考,来源版本众多,故事众说纷纭,各有说词各不相同。

甚至出现在不同故事里的不同智者的口中,有书生偶得、有小姐妙对、有大臣巧思等等,下联的应对也五花八门,但无论如何,都展现了人们各自对汉字构造的见解和对对联艺术的热爱。

综合众多的故事看来,这上联更象是一位民间智者或文学爱好者根据汉字构造特点和对联的规则创作出来,假托故事,激发初学者兴趣的一个启蒙故事。但因为生动有趣,而广为流传开来。

得益于曾在《纪晓岚全传》里被借由乾隆皇帝的口中说出,随着纪晓岚形象在影视作品里曾小火了一把,关于这付对联出处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乾隆皇帝出的上联,纪纪晓岚机智地对出下联,成为绝对。

故事是这样说的。

话说乾隆爷登基后,总想着亲眼瞧瞧自己打下的江山到底咋样。这不,某天他带着一群大臣,浩浩荡荡地奔杭州南巡去了,纪晓岚这个大才子自然也得在列。

夏天的杭州,热得跟蒸笼似的,乾隆爷被晒得直哼哼,心想:“得找点乐子,对对联吧!”他抬头望了望那火辣辣的太阳,灵感突现,张口就来:“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这上联,玩得就是汉字叠罗汉,还暗含国家昌盛的意思,乾隆爷自个儿美得不行,大臣们也跟着拍马屁,场面一度十分和谐。

可乾隆爷不乐意光听好话,一挥手:“你们也来对个下联瞧瞧!”这下,大臣们傻眼了,一个个抓耳挠腮,心里那个慌啊。这时,纪晓岚悠悠地站了出来,眼睛还盯着大运河边的树林呢,仿佛在说:“这题,简单!”

只见他不慌不忙,悠悠吐出一句:“单木是木,俩木是林,仨木是森。”这下联,跟上联那是绝配,不仅结构对上,意思也深得乾隆爷的心——树木多了成森林,这不就是在说大清江山稳固,子孙万代嘛!

大臣们一听,纷纷鼓掌,心里那个佩服啊,简直就是五体投地。乾隆爷呢,表面上笑嘻嘻,心里头可是乐开了花,对纪晓岚的聪明才智那是更加赏识了。

这场对联大战,简直就是一场文字版的“脑筋急转弯”,既考智慧,又玩创意,还得藏着掖着点儿小心思,让人拍案叫绝。纪晓岚这一波操作,简直就是文人界的“段子手”,让人不服不行!看来,对联这玩意儿,还真是高手过招,看谁玩得更溜!

当然在这故事里,纪晓岚对的下联还有另一个版本, “四口是田,五口是吾,六口是唔”。

“四口是田”,是以田地作为话题的起点,强调了田地作为国家的根基和百姓生活的来源的重要性。接着,“五口吾”,机智地把“吾”(我)与皇帝相联系,实则在说整个天下都属于皇帝您,所以您啊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最后,“六口唔”,这里运用了双关语,一方面表达了天下百姓人数众多,都仰仗皇帝您的养育;另一方面,也含蓄地告诫皇帝要时刻关注百姓的生活状况,不能有所懈怠。

言下之意是,皇上啊,玩得够久了,该回宫忙正事了,全天下人都等着您,指望着你呢。

这一对联,不仅展现了纪晓岚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大多数的版本中尚算英明肯,听人劝的乾隆爷听后,也是暗暗点头,对纪晓岚的才能和智慧更加赏识。

而在另一些版本中,游兴正浓的乾隆爷,则被大大的扫了兴,虽然为了维持英明形象,而没有因此发作纪晓岚,但那脸色却是怎么也好不起来了,只好匆匆回宫。

解析“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

“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这一上联,在构字方面确实展现了一定的巧思,通过汉字的叠加构造出了新的字形,给人一种直观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感受。

然而,从语义层面深入分析,这一上联却显得平平无奇,并没有深刻的含义,只是单纯的一种拆字技巧演示的文字游戏。

甚至这些拆字在某些方面存在误导之嫌。

首先,从构字角度来看,这一上联通过简单的汉字叠加,形成了“日”、“昌”、“晶”三个新字。这种构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即通过简单的笔画组合,可以创造出形态各异、意义丰富的汉字。然而,这种构字方式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未能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其次,从语义层面来看,这一上联的表述显得较为直白和简单。虽然“日”字代表了太阳、光明和时间的流转,但“二日为昌”和“三日为晶”的表述却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寓意。

尤其是“二日为昌”这一说法,实际上是对“昌”字结构的误解。如前所述,“昌”字并非由两个“日”字交叠而成,而是一个会意字,由“日”和“曰”两部分组成,“曰”寓意着讴歌、赞美之意。

“昌”字实则为在日下讴歌之意,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二日”叠加,不仅忽视了其文化内涵,也误导了对昌字的解读。

同样地,“三日为晶”这一说法也缺乏充分的依据。

晶字在溯源过程中,并非由三个“日”字组成,而是与星象有关。在甲骨文中,晶字很形象地表现为三颗或是四颗星星的堆在一起,最初就是指星星。

《说文解字》上有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从晶。生声。

后来才逐渐演变为表示光亮、透明的意思。

因此,将“晶”字简单地理解为“三日”叠加,同样是对其文化内涵的误解。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上联显然就是近现代字形变化之后,后人对字义不求甚解而作出的作品,不过是假托古人之口说出。

“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的下联

不管怎样说,这上联是不错的拆字对。

现在网友们也纷纷对出下联,把下联都快玩出花来了。

其中不少也不错。比如下面的:

一火为火,二火为炎,三火为焱

这个下联很好从小到大展现了火焰的炽热和力量。

一石为石,二石为砳,三石为磊

这个则通过“石”字叠加形成了“砳”(一种石头撞击的声音)和“磊”(石头堆)两个新字,不仅保持了构字上的一致性,还在语义上表达了从单个石头到石头堆的积累过程。

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

这个下联在构字上虽然不如前几个例子直接通过叠加形成新字,但它巧妙地利用了汉字的组合变化,表达了人数由少到多的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

一水为水,二水为冰,三水为淼

这个则很好地展示了水的形态变化。

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对下联呢?

参考资料:

杨子忱 李健良 宋益.纪晓岚全传【M】长春出版社,1993.09

乾隆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纪昀下联真经典【DB】沭阳快报,2019.12.02

徐丽群【M】国学开讲丛书 汉字小史,2020

梁章钜【M】楹联丛话,1840

【M】宋史.蜀世家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4-11-20 12:41

    日昍晶𣊫返光映月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