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与孝贤皇后唯一成年的嫡出子女——固伦和敬公主家事

伯虎奉天靖难 2024-09-21 11:52:45

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十八,十七岁的皇四子弘历与前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嫡长女、十六岁的富察氏奉旨成婚,结发合卺成为了夫妻。

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初二,十七岁的富察氏为丈夫弘历诞育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但这个女婴只在世上存活了短短四个月,于雍正七年(1729年)正月十七不幸夭折。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富察氏再度顺利地生产,诞育一名男婴,这是弘历的第二个儿子(弘历的庶长子永璜于雍正六年出生),也是他的嫡长子。当年已经五十二岁的雍正帝得知自己得到了嫡长孙后(此时弘历已被雍正帝秘立为储君,他的嫡长子自然就是雍正帝的嫡长孙),在兴高采烈之下,亲自为这个孙儿取名为‘永琏’。

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距永琏的周岁生日还差一个月,富察氏再为弘历诞育一女,这是他的嫡次女。

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晋封两位成年的皇子为亲王,其中皇四子弘历为和硕宝亲王,皇五子弘昼为和硕和亲王,弘历的嫡妻富察氏按制同时进位为宝亲王福晋。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五十八岁的雍正帝在京师(北京)西郊圆明园中处理政务时突然有些不适,但依旧照常批阅奏折。到八月二十三这天,雍正帝的病势急转直下、迅速转为危急。明白自己大限已到的雍正帝授命随驾的果亲王允礼即刻回京、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取出安放了十三年之久的传位鐍匣,并召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皇五子和亲王弘昼一起火速赶回圆明园侍候。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子时,在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以及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果亲王允礼、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领侍卫内大臣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等皇子、王大臣的贴身陪伴下,雍正帝胤禛驾崩于圆明园。

雍正帝驾崩后,果亲王允礼当众开启了传位鐍匣,宣读了传位诏书中的内容——皇四子、和硕宝亲王弘历入承大统、即皇帝位!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三,时年二十六岁的宝亲王弘历在紫禁城太和殿继位,以明年为乾隆元年,这就是清高宗乾隆帝。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乾隆帝立嫡妻富察氏为中宫皇后;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初二,乾隆帝按雍正帝所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将富察氏皇后所生嫡长子永琏秘立为储君,将其名字封入鐍匣,高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这是乾隆帝第一次秘密立储的皇太子人选。

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富察氏皇后正式册封典礼举行,中宫皇后所享有的金册、金印这一次都授予了富察氏皇后。

但仅仅两年之后,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九岁的永琏不幸因病夭折,没能成为父、祖所期待的‘承继社稷宗庙之嗣君’。亲自选定的嗣君继承人年幼夭亡后,年轻的乾隆帝哀恸不已、下诏追封早夭的嫡长子为“端慧皇太子”,以皇太子的礼仪为永琏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仪式,又确定皇陵区(清东陵)黄花山之南的朱华山为端慧皇太子园寝地。

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二,‘端慧皇太子园寝’正式动工,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正式竣工。而早在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十一,端慧皇太子永琏的金棺已先期葬人园寝地宫之内。

永琏于乾隆三年(1738年)夭折后,乾隆帝依旧有再次‘立嫡建储’的心思,希望富察氏皇后能再度为自己诞育嫡子,以立为储君。

乾隆十年(1745年)夏,富察氏皇后再次诊出喜脉,乾隆帝因此大喜过望,对皇后的一应衣食住行都要亲自过问、安排,唯恐有不周之处。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佛诞日(佛祖释迦摩尼诞生日),三十四岁高龄的富察氏皇后不负所望,为丈夫再诞嫡次子。

乾隆十一年(1746年)九月,乾隆帝为自己的第七子、也是嫡次子赐名为“永琮”。‘琮’是上古三代帝王时祭祀宗庙所用的礼器,又有承继宗庙的意思;“永琮”的名字蕴含了乾隆帝将以嫡次子为第二次‘秘立储君’的人选,以其传承宗庙社稷的深切用意。

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月初八,皇七子永琮刚满周岁,乾隆帝便准备再一次‘密立储君’,准备着在冬至大祀时亲至天坛祭天后,便正式秘立永琮为皇太子(写好传位诏书),到明年正月时便将写着永琮名字的传位诏书放在鐍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但就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一月,永琮突然罹患天花,久治之下依旧不见好转、病情持续恶化,最后在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阳历已经是1748年的1月了)除夕之夜不幸夭折,重蹈其兄永琏‘年幼早夭’覆辙。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初二,乾隆帝在新年大朝会上明发谕旨,说明永琮已经是自己内定好的储君,只是因为突然患病夭折,所以没来得及正式建储;正月初六,乾隆帝追赠永琮为“悼敏皇子”,并于九月二十五将其安葬于同母兄永琏的朱华山皇太子陵内。

永琮夭折后的次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初四,乾隆帝按之前的计划,奉皇太后离开京师(北京)东巡山东,连失两子、身心沮丧的富察氏皇后也随驾同行。

就在富察氏皇后随乾隆帝登泰山、祭拜碧霞元君祠、驻跸山顶‘云巢’行宫时,其身体感觉不适。而得知皇后身体有恙后,乾隆帝即刻带皇后下山,在济南府城内驻跸休息,以让皇后好好调养身体。

但富察氏皇后的身体这时候已经孱弱不堪、即将油尽灯枯;在济南城内驻跸期间,皇后再也支撑不住,终于病倒了。当时乾隆帝本想在济南城多停留些时间,让皇后的身体完全调养恢复后再启程返回京师,但富察氏皇后不愿因为自己身体的问题而延误乾隆帝返京行程,于是一再请求乾隆帝早日启程。

在皇后的一再请求之下,乾隆帝在当年三月初八奉皇太后、携皇后启程返京,为了加快赶路的速度、减少途中的颠簸,乾隆帝决定由运河水路回京。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当乾隆帝与皇太后、皇后所乘坐的御舟船舫到达山东德州之时,极度虚弱的富察氏皇后终于耗尽了仅存元气,于亥时(夜九点至十一点)病逝在御舟中,年仅三十七岁。

富察氏皇后因病薨逝后,乾隆帝悲痛莫名,即刻下旨要为富察氏皇后大办丧仪,并带着皇后的遗体日夜兼程赶回了京师,大殓之后,皇后梓宫先安于置长春宫,当年三月二十五又移至景山观德殿举行丧仪典礼;乾隆帝还亲自为去世的妻子定谥号为‘孝贤’。

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月初七,孝贤皇后梓宫送至静安庄暂厝,以待位于东陵胜水峪中的裕陵(乾隆帝与孝贤皇后合葬陵)地宫全部完工后,再行奉安。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裕陵地宫完工,孝贤皇后梓宫自静安庄启行,奉安于裕陵地宫中。

如前文所述,孝贤皇后生前一共诞育了二子二女,但长子永琏(皇次子)薨于乾隆三年、次子永琮(皇七子)薨于乾隆十二年除夕,长女(皇长女)早在雍正七年就夭折了;只有生于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的次女(皇三女)平安长大。

乾隆帝继位后,因为皇三女的嫡女身份(孝贤皇后所出),于是将时年只有六岁的皇三女封为‘固伦和敬公主’,以示爱护关怀、额外宠爱之意。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和敬公主已年满十六岁(虚岁),到了成婚的年纪;乾隆帝为其精心挑选额驸,最后选择了外藩蒙古科尔沁部科尔沁左翼中旗第四代扎萨克达尔汉亲王罗卜藏衮布的第三子、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为额驸,又在京师内城铁狮子胡同中为公主和额驸修建了房屋二百三十九间,用银二万九千八百八十两的‘公主府’(又名达尔罕亲王府),以供其二人居住。

和敬公主出嫁时,孝贤皇后尚在世、且即将诞育次子(皇七子永琮);而对于女儿的出嫁,孝贤皇后也是高兴不已,不顾临盆之身,让外命妇诸王福晋以下、及满蒙一品官员的正妻入宫欢聚以示祝贺;乾隆帝也御赐盛宴,以歌舞助兴,使天地同庆、君臣同欢。

按照清初皇室婚姻制度,凡是宗室中的女子‘抚蒙古’者(就是嫁给外藩蒙古诸部贵族),必须远赴漠北蒙古诸部本部居住,出嫁满十年后才能回娘家,但也不能常住(当然,下嫁满汉高级贵族官员、留居京师的公主不在此例)。

但固伦和敬公主因为是乾隆帝的爱女和唯一在世的嫡女,因此被皇父破例准许留驻京师,不用前往科尔沁草原忍受塞外的风霜之苦;和敬公主也是第一位‘抚蒙古’而在京师居住、不用远赴蒙古夫家本部的清代公主。

另外,‘抚蒙古’的公主出嫁到塞北蒙古夫家后,每年的俸禄是一千两,而留居京师的出嫁公主年俸只有四百两;但乾隆帝和孝贤皇后疼爱这个唯一存世的女儿,于是破例给予在京居住的和敬公主年俸也是一千两,这也是清代出嫁公主的首开特例。

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出身高贵,是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旗主、第一代扎萨克达尔汉亲王满珠习礼(即孝庄文皇后四兄)的玄孙,还是顺治帝养女固伦端敏公主额驸、第三代扎萨克达尔汉亲王班第(生母为孝惠章皇后亲姐)之孙,现任(第四代)扎萨克达尔汉亲王罗卜藏衮布第三子,嫡母为康熙帝次兄裕亲王福全之女(罗卜藏衮布嫡福晋)。

色布腾巴勒珠尔九岁时,就被接到京师皇宫中抚养(用以安抚、羁縻科尔沁部),并陪着诸皇子一起读书习骑射,乾隆帝很是喜欢这个本分老实的蒙古小孩,几乎把他当做了半个儿子看待,这也是乾隆帝在日后选其为唯一嫡女的额驸原因之所在。

乾隆八年(1743年),色布腾巴勒珠尔受封为辅国公,此后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被乾隆帝选中,‘尚’和敬公主,成为了固伦额驸,并在与公主成婚后因乾隆帝的恩旨留住于京师,不用返回科尔沁草原;为了抬举女婿,乾隆帝还另授他正红旗蒙古都统之职,赏戴三眼花翎(按制度,固伦额驸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

乾隆十七年(1752年),第四代扎萨克达尔汉亲王罗卜藏衮布去世,虽然色布腾巴勒珠尔只是罗卜藏衮布第三子,又非嫡子(色布腾巴勒珠尔生母是罗卜藏衮布的妾室),上面还有长兄喇什纳木扎勒、次兄色旺诺尔布,但色布腾巴尔珠尔已经是乾隆帝的女婿(且是嫡女之额驸),在成为额驸之前又年幼入宫为皇子伴读,本人秉性憨厚忠直、沉稳内敛。

因此,乾隆帝便越过了色布腾巴尔珠尔的两位兄长,直接命其继承了父亲留下的王位,继任第五代扎萨克达尔汉亲王,第二年,乾隆帝又让色布腾巴尔珠尔担任了科尔沁左翼中旗所在的哲里木盟的盟长。

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乾隆帝亲自主持,清朝发动了平定准噶尔部的空前重大战役;色布腾巴尔珠尔被任命为为参赞大臣,跟随定北将军班第(与其祖父、第三代达尔汉亲王同名)出征;临出发前,为了鼓励女婿奋勇立功,乾隆帝专门赐予了色布腾巴尔珠尔宗室皇族男性成员才能佩戴的‘黄带子’。

在随后的战争中,清军进军顺利,很快攻占了准噶尔首府伊犁,擒获准噶尔末代大汗达瓦齐;色布腾巴尔珠尔也因功获得亲王双俸、增加王府护卫、属官的奖赏,并被乾隆帝授予了内大臣之职。

但后来,因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降而复叛之事,色布腾巴尔珠尔牵扯期中被乾隆帝削爵,只保留固伦额驸称号,扎萨克达尔汉亲王爵位也由其次兄色旺诺尔布承袭。但乾隆帝还是看在女儿的面子上,于乾隆三十三(1768年)复封色布腾巴尔珠尔为和硕亲王(无嘉号、不加扎萨克前缀);可乾隆三十七(1772年),色布腾巴尔珠尔又因故被削爵,再次成为闲人一个。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朝出兵征伐金川土司(即第二次大金川之役),色布腾巴尔珠尔也被岳父乾隆帝启用为参赞大臣,率健锐云梯营(是健锐云梯营,而不是影视文学作品中所谓的‘西山锐建营’)前往四川省军中效命。此后色布腾巴尔珠尔在四川从征两年,夺隘攻碉,颇有劳绩。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三月,色布腾巴尔珠尔在军中‘旧疾复发、势甚委顿’,乾隆帝闻讯后立即派乾清门侍卫及色布腾巴尔珠尔之子、自己的亲外孙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带同御医携良药疾驰四川探视;为了表示对女婿的重视和关爱,乾隆帝还特地下旨恢复了色布腾巴尔珠尔的亲王爵位。

但乾隆帝派出的探视使者及外孙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才抵达四川后不久,色布腾巴尔珠尔就因病重不治,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四月初八在军中去世,时年不详,大约总在四、五十岁左右(也有野史传闻,色布腾巴尔珠尔是出战遇伏,直接阵亡在战场上)。

色布腾巴尔珠尔在军中去世(或阵亡)后,其妻固伦和敬公主又单独在京师公主府中生活了十七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六十二岁的和敬公主去世,其遗体与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合葬在今北京东郊的东坝镇附近,时年已经八十二岁的乾隆帝亲自为女儿和女婿题写了园寝的碑文。

色布腾巴尔珠尔与和敬公主共诞育了四女一子,其中长女下嫁乾隆帝长孙固山贝子绵德(乾隆帝长子、追封定安亲王永璜的长子),次女早夭,三女下敖汉固山贝子桑济扎尔长子、公品级济克济扎布(为清太宗皇太极长女敖汉固伦公主的后裔),四女下嫁一等忠勇公丰绅济伦(即孝贤皇后侄孙、一等忠勇公傅恒之孙、一等忠勇公额驸福隆安与乾隆帝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所生长子,也就是说乾隆帝的外孙娶了外孙女,表哥娶了表妹)。

而色布腾巴尔珠尔与和敬公主诞育的唯一儿子、也是他们的嫡长子,因为是乾隆帝的长外孙(大约生于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左右),所以极得外祖父的宠爱;而乾隆帝也有意卖弄自己的蒙文水平,所以给这个外孙取了个长达十一个字的名字——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又名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这就是十二个字),这也是中华二十四史记载的历史人名中,字数最多的一位了。

鄂勒哲,蒙语‘有福’;特穆尔,蒙语‘长寿’;额尔克,蒙语‘铁’;巴拜,蒙语‘宝贝’;乾隆帝外孙的蒙古名字翻译过来就是‘福寿铁蛋儿’。

在父亲色布腾巴尔珠尔去世后,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降袭多罗贝勒,然后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晋封多罗郡王,加授为镶黄旗蒙古都统。在此前后,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已娶康熙帝第五子恒亲王允祺曾孙女宗室郡主为嫡妻。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因贻误军机获罪,乾隆帝不忍加罪外孙,只是革去他的爵位便罢了,后来又很快授予外孙‘辅国公’衔(享受待遇、没有爵位),‘乾清门行走’资格。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去世,时年大约四十岁左右;而他的外祖父乾隆帝这一年已经八十四岁高龄,尚且身体康健、耳聪目明。人生之福运命禄,真是顺逆无常啊。

下一篇文章,继续讲解富察氏家族成员的故事。

1 阅读: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