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元年,靖难之役爆发。燕王朱棣兵少将寡,他对麾下的心腹将领们说:“昔日我到塞外巡视时,见宁王朱权麾下的骑兵十分彪悍,若能得到宁王的支持,用骑兵助阵,则大事可成!”
朱棣麾下的将领,如张玉、朱能等人都非常认可朱棣的想法,但是,朱棣若想得到宁王朱权的兵马,谈何容易!
最终,朱棣单骑入大宁,哄骗朱权上当,朱权麾下八万兵马皆归朱棣所有。从此,燕军如虎添翼,连挫李景隆,扭转了局面。
在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中,宁王的被迫“倒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然而,历史上的宁王,却经历了极其复杂的一生。
本文,笔者将通过引用史料依据,来分析明朝第一代宁王朱权的人生。希望通过他的故事,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13岁封宁王,15岁镇塞外根据《明史·列传第五·朱权传》记载:
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他出生于洪武十年(1378年),生母是杨妃。根据《国朝献徵录·朱权传》记载:
生而神姿朗秀,白皙、美须髯,慧心天悟。始能言,自称大明奇士。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旁通释老,尤深于史……
意思是说,朱权生得郎秀倜傥,皮肤白皙,须髯俊美。从小就非常聪明。他自称是大明朝的奇士。朱权从小好学,博览群书,还精通道家学说,尤其喜欢研究历史。
朱权生活在洪武中后期,这一阶段,朱元璋对待子孙们已经没有那么严苛。但朱权从小聪明好学,因此深得朱元璋的喜爱。
朱元璋在世时,一共封了三次藩王。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各封了一次。到了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最后一次封藩王,这次共封了10个儿子。其中,年龄最大的是第16子朱栴和第17子朱权,他俩都是13岁,年龄最小的是第25子朱㰘,年仅3岁。
朱权在这次封藩中,被封为宁王,封地在塞外的大宁。
大宁地处喜逢口,是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北伐的重要通道,它东接辽东,西连宣府,乃燕幽巨镇。之所以把朱权封在这里,是有原因的。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军北伐,在捕鱼儿海之战中重创北元王廷,俘掳八万余人,其中包括“朵颜三卫”。大批投降的牧民被安置在大宁都司,但因为这里地处塞外,很多人降而复叛,让明朝颇为苦恼。
为了震慑这些人,朱元璋在东北设置宁、辽、沈、韩四位藩王,以图加强对该区域的控制。
因宁王所辖之地广袤达千里,大宁又是军事要地,所以宁王府属于“高配”。他和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驻西安)、三子晋王朱棡(驻太原)是一个级别的。又因为朱权的辖地范围太大,地广人稀,管理起来不容易,所以朱元璋每年给朱权的俸禄比其他藩王都要多。《明史》说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意思是,朱权麾下有八万兵马,六千战车,所辖大小城池多达90座,可以说是塞外最强藩镇。
最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把投降明朝的“朵颜三卫”划到朱权的麾下,这让朱权拥有了其他藩王所没有的骁勇骑兵。
15岁那年,朱权第一次来到封地大宁,看到广袤的草原和剽悍的骑兵,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知道,他要像他的哥哥们一样,往后余生都要在藩地度过了。
朱权虽然年少出镇塞外,但他却早早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国朝献徵录》云:
王智略渊宏,被服儒雅,数会边镇诸王出师,捕虏肃清沙漠,威震北荒。
意思是,朱权善谋,穿着打扮都非常儒雅。洪武中后期,朱权常常配合其他藩王讨伐北元,他打败敌军,肃清草原,威震漠北。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朱权作为明朝初代宁王,他驻守大宁,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朱权本身也没有辜负乃父的期望,若无接下来的变故,他和他的子孙后代或许能在大宁扎根。
只可惜,朱元璋去世之后,明朝藩王的性质就变了。
二、朱棣起兵靖难,燕军偷袭大宁《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了一句话:
初,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洪武间,燕王受命巡边,至大宁,与宁王相得甚欢。
意思是说,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燕王朱棣善战,而宁王朱权善谋。洪武年间,燕王朱棣奉命巡边的时候,路过大宁,和宁王朱权相谈甚欢。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朱棣于洪武十三年(20岁)就离开南京到北平就藩,而当时朱权才3岁。因此朱棣和朱权的良好关系应该是后期才建立的。这也为接下来“燕军偷袭大宁”埋下了伏笔。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到了八月,在朱元璋去世不到百日之际,建文帝朱允炆便听信齐泰、黄子澄之言,开始削藩。连续周、代、齐、岷、湘五王。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举火自杀,其他四王或被囚禁,或被贬为庶人。
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激化了朝廷和藩王之间的矛盾。远在北平的朱棣身为年龄最长、势力超强的皇叔,自然如坐针毡。在姚广孝等人的建议下,朱棣于次年(建文元年)六月起兵“清君侧”,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爆发之初,朱棣用计杀掉北平布政使张昺、指挥使谢贵,以迅雷之势控制了北平。然后燕军攻打蓟州、遵化、密云、怀来以及居庸关,扫清了北平周围。但是,为了防止宁王朱权从背后偷袭,朱棣不得不在松亭关布防。
可见,在靖难之初,朱棣和朱权是友是敌,可能只在一念之间。
朱棣和南军打的第一场大仗是在真定,南军老将耿炳文吃亏后死守真定。朱棣没有办法,因此感叹说:“如果有宁王的骑兵助阵,大事可成。”这便是本文开篇的那一幕。朱棣的原话是:
曩余巡塞上,见大宁诸军慓悍。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骑助战,大事济矣。(出自《明史·朱权传》)
接下来,天助朱棣。建文帝以“熟读兵书”的李景隆来替换耿炳文,朱棣和李景隆是发小,他认为李景隆没有真才实学,“易与也”。因此,朱棣留下长子朱高炽和少量兵马驻守北平老巢,他自己则带领全部精锐北上,奇袭大宁。
朱棣出松亭关,以迅雷之势突破大宁西门,杀掉都指挥使房宽,招降了大将陈亨。然后朱棣将大军驻扎在城外,他单骑入城。《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遂单骑入城,会宁王,执手大恸,言:“北平旦夕且破,非吾弟表奏,吾死矣!”宁王为草表谢,请赦。
即,朱棣见到宁王后,握着宁王的手就哭了起来,说:“老弟呀,都怪为兄一时糊涂,不该起兵靖难,如今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来攻北平,为兄马上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老弟你一定要帮我给京城的大侄子写封奏折求情啊!”
宁王朱权自己也挺尴尬。靖难之役爆发后,塞外的几个藩王遭遇各不相同。谷王朱橞(朱元璋第十九子)从宣府直接吓跑,回了南京。建文帝怕宁王朱权和辽王朱植(朱元璋第十五子)支持朱棣,因此下旨召二人回京,结果朱植回京了,朱权却没回。
朱权不回京城,并不是因为他看好朱棣,而是因为他怕回京后再也回不来了,因此打算观望。如今,朱棣只身来到大宁,哭得稀里哗啦,还让自己帮忙向朱允炆求情,朱权觉得,这个忙他得帮。因为他如果能化解朱棣和建文帝之间的矛盾,必然是大功一件。那么,他抗旨不回京的事情,也就可以抵消了。
于是,宁王朱权大喜,答应一定帮朱棣写奏折求情。朱棣在大宁待了几天,每天都表现得“战战兢兢”,几天后,朱棣提出告辞,朱权出于礼节,到郊外送行。结果中了朱棣的埋伏,朱权被围,他身边的护卫拼死相护,最终也未能解救出朱权。
就这样,朱权被和朱棣裹挟了。随后,朱棣又设计骗出了朱权的老婆孩子,裹挟他们一同回北平。
朱棣为了让朱权心甘情愿地交出兵权,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例如,《明史·朱权传》记载:
燕王谓权,事成,当中分天下。
朱棣对朱权说:老弟,待事成之后,咱兄弟二人平分天下!
朱权人在屋檐下,老婆孩子都在四哥手中,还能说什么?于是,宁王麾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都归燕军所有。
有了宁王麾下的兵马,燕军如虎添翼。接下来,朱棣飞速南下,先在郑村坝把李景隆一顿狂揍,又在白沟河彻底把李景隆带领的南军打残。至此,建文帝掏空国力凑出来的近80万兵力,几乎消失殆尽,南军短时间内再无力组织进攻,靖难之役的天平向燕军倾斜。
所以说,若无宁王朱权的八万兵马,靖难之役的结局尚未可知。
三、不敢分天下,自请入江南当初,朱棣对朱权许诺,说“事成,当中分天下”,朱权要是相信这句话,他就不是朱权了。毕竟,朱权也算是“善谋”之人。他当时之所以着了朱棣的道,完全是因为心软。
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坐在了宝座之上。朱权立即上奏表示,自己想把封地迁到南方。朱棣一听,非常高兴,因为朱棣知道,他这位十七弟其实只是龙游浅滩,若是放虎归山,将会是巨大的隐患。
于是,朱棣和朱权便有了接下来的对话。
朱棣说:“塞外的气候的确有点恶劣,你回江南也好,只是,江南这么多地方,你想去哪呢?”
朱权说:“苏州吧!”
朱棣:“苏州不行啊,大明朝的钱粮赋税都指望那呢!”
朱权:“那去杭州(钱塘)吧!”
朱棣:“杭州也不行,当年咱爹要把钱塘封给老五(朱橚),最后不也没封吗?”
朱权沉默,朱棣说:“建宁、重庆、荆州、东昌(聊城)四个地方都很好,老弟你随便选一个,我都没话说。”
朱权再沉默,朱棣最后说:“要不去南昌?南昌也不错,赣江的水很肥,没事你还能去钓钓鱼?”朱权点点头。
朱棣又说:“既然决定去南昌了,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因为南昌王府还没建好,你在南京多住些日子吧!”
以上对话,是笔者按照《明史》的记载,略加修饰的,大体意思没变。
于是,永乐二年,待南昌的宁王府建好之后,朱权举家迁往南昌。朱棣亲自为朱权送行,还写了一首送别诗。兄弟二人仿佛生离死别,一个在装哭,另一个,也在装哭。
关于朱权去南昌,《国朝献徵录》就比《明史》说得直白,前者曰:
文皇帝践祚,不欲壮王在外,永乐元年二月改封王于南昌。王亦深自韬晦,所居宫庭无丹彩之饰……
意思是说,朱棣登基后,自然不能容忍力量强大的藩王在塞外,于是,建文二年,朱权被改封到南昌。朱权到南昌后,发现新的宁王府竟然是南昌布政司衙门改造的,根本不够高大。
但朱权深谙韬晦之道,他所居住的地方,从来不搞什么豪华的装饰,屋顶也不用绚丽的琉璃瓦,他只是建一间书斋,每天在里面读书弹琴,怡然自得。
到了南昌,朱权从一个领兵塞外的藩王,变成了一个“纨绔”。例如,朱权结交了第43代天师张宇初,每天跟着张天师学道炼丹,至于藩务,他才不管。
当时,有御史举报朱权整日学道,不理藩务,辜负“圣恩”。朱棣知道后,不但不怪罪朱权,还御赐一块“南极长生宫”的匾额给朱权,让朱权挂在他的庐舍上。
事实证明,在修道的道路上,朱权还是有天赋的,他写成了《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至今成为道家经典。
朱权不仅修道,还多才多艺,他总算把少年时“博览群书”的才学都用上了,什么茶学、星相学、医卜、戏曲等,他在南昌时都颇有研究。而且,在这些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例如,在戏曲方面,他创作了20多部剧作,现存的仍有《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两部。
在茶学方面,朱权写了一部《茶谱》,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另外,在琴曲、杂剧等方面,朱权也都有著作。
有时候,笔者不禁在想,若不是朱棣把朱权限制在南昌城内,或许大明朝也不会多了这么一位文学家、茶学家、戏剧学家、道学家……
而朱权这些成就的背后,实际上是多年的隐忍与韬晦。
四、藩王谙韬略,隐忍到古稀明朝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去世,明仁宗朱高炽登基。朱权和明仁宗朱高炽同龄,这一年都是46岁,还是壮年。这个年龄,对朱高炽来说,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但对于曾经能带兵打仗的藩王来说,或许不是好事。根据《明史·朱权传》记载:
仁宗时,法禁稍解,乃上书言南昌非其封国。
朱权给明仁宗朱高炽上书说:南昌并不是我的封地,我当初要苏州和杭州,先帝没有给我。
言下之意,我想要个更富庶的地方。朱高炽自然不同意,朱高炽说:“叔啊,你在南昌都待了二十多年了,怎么能说南昌不是你的封地呢?别的地方,你就别想了!”
这段记载,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这正是朱权的“谋略”所在。他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胸无大志,贪恋钱财的富家翁,这样才能让朱高炽放心。毕竟,当年朱高炽可是见识过宁王朱权在塞外的风姿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更久远的历史人物——王翦。王翦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劳苦功高。可他在出征前,向嬴政要钱要地,显得格局很小,让嬴政十分放心。
意外的是,明仁宗朱高炽并没有真正做到“大展宏图”,他在位十个月猝然驾崩,明宣宗朱瞻基登基。《明史·朱权传》记载:
宣德三年请乞近郭灌城乡土田……帝怒,颇有所诘责。
意思是,宣德三年,朱权要求朱瞻基把靠近南昌城的灌城乡的土地赐给自己。
又是要钱要地?明宣宗很不高兴,觉得这位叔祖父好没品。堂堂大明藩王,竟整天要这些俗物!
韬略就是韬略,朱权这一次又得逞了。
朱权在明朝的诸位藩王中,算是比较长寿的。他一直活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在此之前,他几乎每年都会收到来自朝廷的赏赐,朱棣到朱祁镇,连续四代皇帝都为朱权赐过匾。正统十三年,朱权去世,享年71岁,善终,明英宗赐谥号“献”,因此后世多称朱权为“宁献王”。
其实,“献”这个谥号,也颇有深意……
在笔者看来,宁王朱权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当年中了朱棣的算计,如鸟入囚笼,称得上是悲剧。但当木已成舟时,他懂得用韬晦保护自己,最终给自己一个较好的结局,也称得上是幸运。
《道德经》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有些时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才是长久之道。
本文参考:《明史》《明史纪事本末》《国朝献徵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