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上假冒明星带货的盗播账号越来越多,卖的都是山寨货,消费者很容易上当,这事儿真是让人头大,平台好像也管不过来,也不知道以后会咋样。
吴鑫那天晚上想买个护肤品,朋友推荐了韩国Hexkin的,他平时不怎么看直播买东西,刚打开短视频没多久就看到舒畅在直播卖Hexkin,觉得挺巧的。舒畅是挺有名的,以前演过《宝莲灯》,现在转行做直播带货,粉丝都一千多万了,销售额最高能到一个亿,吴鑫觉得应该没问题。那个直播间畅姐美妆护简介说是舒畅亲自挑的货,品质有保证,下面还不停地说是官方正品。吴鑫看了一会儿,觉得挺真的,舒畅还亲自试用了Hexkin的产品。
但是等他点链接准备下单的时候,发现不对劲了,链接里卖的根本不是Hexkin,而是一个叫HanjiLian的牌子,包装是挺像的,但产地是广州,成分表上就写了个甘油。吴鑫在直播间问了一句怎么回事,结果直接被踢出去了。他又看了看,发现直播间里还有人在不停地下单,都卖了3万多单了。吴鑫觉得奇怪,又去看了看,发现同一时间还有好在直播,仔细一看才发现都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录像在循环播放。
吴鑫联系了舒畅的官方账号,对方说那些都不是舒畅的账号,建议他举报,还提醒他那些产品可能是假的,让他小心点。吴鑫这才意识到,原来这些都是盗播,他们用舒畅的视频来骗人买山寨货。不光是舒畅,韦雪、秋瓷炫这些明星的直播视频也经常被盗用,有的账号甚至连续播了好几天。吴鑫觉得这事儿挺严重的,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上当。
服装直播被盗播的情况更严重,因为衣服上没有明显的品牌标识,更容易被仿冒。有个服装带货博主说,她自创的品牌经常被人盗播,而且还转到其他平台去循环播放,卖的都是仿制的衣服,有时候销量比她自己的还高。她说每场直播都被盗,举报都举报不过来。还有消费者说,她在一个直播间看了很久,想看主播换另一个颜色的衣服,但主播一直自顾自地讲,根本不理会评论区。半个小时后她发现直播内容开始重复了,才意识到这是录播,举报后平台说无法判定。
有人买了货才发现不对劲,跟直播里介绍的完全不一样,这时候才意识到看的是盗录的其他品牌的直播。一个服装品牌负责人说,去年下半年开始,盗播变得特别猖獗,现在比例非常高。她和身边的其他品牌都遇到过被盗播的情况。盗播通常是跨平台操作,比如在小红书上的直播被盗录后在淘宝上播放,很难发现,维权的时候还要跨平台举报,提供很多材料才能证明是先直播的,有时候还举报不成功。
盗播的成本其实很低,他们只需要用录屏软件录下别人的直播,然后注册个账号就行了。有时候同时有好几个账号在播,就算被封了,换个号又能继续。对于消费者来说,分辨真直播和盗播主要看主播会不会和用户互动。卖服装的主播一般会很关注评论区,如果有人让看一下后面,主播就会转身看一下后面,问码数主播也会直接回答。但盗播是没法在直播间里和用户互动的,只能通过评论区互动,这就有问题了。另外,盗播的画面清晰度一般比较低,这也是一种分辨方式。
有律师分析说,盗播现象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平台存在多处漏洞。首先是账号注册太容易了,虽然规定要实名认证,但有些平台并没有严格核验身份信息,侵权者可以批量购买手机号或虚拟身份来注册账号,导致违法成本极低。其次是监管跟不上,盗播者会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规避平台的AI识别,比如镜像翻转、画中画遮挡等,还会更换IP地址、使用虚拟定位、修改设备ID等来绕过封禁规则。而大多数平台还是依赖人工加AI事后审查,很难及时发现并拦截侵权行为。
再就是惩罚力度不够,即使平台发现了违规账号或视频,通常也只是封禁处理,对于屡次违法的人并没有其他惩罚措施,也不会追查资金流向或向执法机关提供线索,这就导致违法者可以零成本卷土重来。最后一个问题是盗播往往是跨平台操作,在A平台引流,B平台交易,C平台传播,形成一个链条,但各个平台的用户行为数据是互不共享的,很难追踪完整的侵权链条,这就导致盗播产业链打不死。
小红书则规定,直播间以播放录制好的音频、视频或像素材内容代替实时直播的行为,经判定为非站内实时直播的内容,都属于录播行为。如果被发现,会受到限制直播权限、扣除账号信誉分、扣除商家违规积分等处罚措施。这些规定的出台,显示了平台对盗播问题的重视,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有专家建议,要想真正解决盗播问题,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短视频平台共同努力,形成治理合力。对于平台来说,一方面要推名认证+人脸识别+信用评估核,对高风险账号加强监管,另一方面要升级检测技术,引入声纹比对、数字水印追踪等实时监控技术,提高对盗播画面的AI识别能力。监管部门则应该提高经济处罚力度,对盗播收益实施没收加罚款的双重惩罚,提高违法成本。行业协会可以建立行业白名单,发布合规主播与品牌商名单,对通过审核的直播间加注防伪标识尣现象反映了社会问象的猖獗,其实反映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去做盗播这种违法的事情?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条来钱快的路子。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很多人可能觉得正常工作挣不到钱,就想走捷径。但是他们可能没意识到,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会给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盗播现象也反映出了一些消费者的心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这些盗播账号,甚至在发现不对劲的情况下还继续购买?可能是因为他们太相名人,看到明星在推荐就觉得一定没问题。或者是因为价格诱人,觉得能买到便宜货。这其实反映出了一些消费者缺乏理性消费的意识,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
盗播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技术和制度的支持,也需要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对于商家来说,要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铤而走险。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提高警惕性,学会辨别真假,不要轻易相信那些看起来很好deal每个人都负起责任,整个社会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尣播带货行业何
盗播问题的出现,也让人不禁思考直播带货这个行业的未来。直播带货曾经被认为是电商的新风口,但现在似乎问题越来越多。除了盗播,还有虚假宣传、质量问题、售后难等各种问题。这是不是意味着直播带货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还是说它只是在经历成长的阵痛?
可能的情况是,直播带货行业会经历一次洗牌。那些靠虚假宣传、靠盗播的商家可能会被淘汰,而真正有实力、有信誉的商家会留下来。未来的直播带货可能会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比如说,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直播间进行实时监管。或者平台会推出更严格的主播资质认证制度,提高入行门槛。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经历了这么多风波之后,消费者可能会变得更加谨慎,不再轻易相信直播间的宣传,而是会更多地依赖口碑和实际体验。这可能会促使商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而不是只顾着在直播间里吹嘘。
总的来说,直播带货这个行业可能会经历一个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过程。虽然现在问题看起来很多,但只要各方都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个行业还是有希望走向更健康的发展道路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让诚信经营成为主流,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物。这需要平台、商家、消费者、监管部门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