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区域首个按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福州高新区综合医院(一期)项目1#综合楼、2#公共卫生楼、3#发热门诊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这一总投资约4.5亿元的重点工程迈入室内外装修阶段,预计2025年9月正式投用。这座总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医院,不仅承载着30万高新区居民“家门口看大病”的期盼,更将成为福州“东进南拓”战略中补齐医疗短板的标志性工程。
福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住人口已突破30万,但长期以来医疗资源与城市发展严重脱节:
资源缺口:此前仅有南屿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重症患者需辗转20公里至市区三甲医院;
服务压力:原卫生院年门诊量超15万人次,远超其承载能力;
产城融合需求:随着高新区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高端人才对优质医疗配套需求迫切。
此次封顶的综合医院(一期)直击痛点:新建3栋医疗楼及改造旧卫生院,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规划200张床位,配备急诊、内科、外科等12个临床科室,投用后年接诊能力将提升至门诊30万人次、住院1万例,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少出区”。
项目以“平疫结合”为设计理念,深度融合智能化与人性化:
1. 智慧诊疗系统:配置AI辅助诊断、远程会诊平台,对接省立医院等三甲资源,实现“云上医疗”覆盖;
2. 应急防控能力:独立设置的发热门诊楼配备负压病房、专用CT通道,突发公卫事件时可快速转换为隔离病区;
3. 绿色就医体验:采用医疗街布局缩短就诊流线,地下智能停车系统提供500个车位,缓解“停车难”顽疾。
“从打桩到封顶仅用10个月,我们应用BIM技术优化管线排布,节省工期15%。”项目负责人透露,装修阶段将引入医疗净化工程机器人,确保手术室、ICU等核心区域达到万级洁净标准。

这座医院的落成,对高新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人才吸引力升级:毗邻福州大学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为2万名科研人员及家属提供医疗保障,助力“留才引智”;
产医协同创新:规划中的生物医药临床转化中心,可对接周边迈新生物、吉特瑞等企业研发需求,缩短创新药械上市周期;
城市能级跃迁:补足医疗短板后,南屿板块15分钟生活圈正式闭环,预计带动周边地块价值提升20%,催化150亿元商住投资。
随着9月投用日期临近,高新区正同步推进二期规划——拟扩建500床位的三级综合医院,并与地铁3号线延线工程衔接,构建“轨道+医疗”TOD模式。这座“生长中”的医疗综合体,正以中国新城的典型范式,书写着“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生动实践。
从一片工地到生命港湾,福州高新区综合医院的崛起,不仅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更是城市温度与民生福祉的具象化。当30万居民不必再为“看病远”发愁,当产业精英得以安心扎根,这座“医疗地标”的价值,早已超越建筑本身,成为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