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富豪出身,靠钱买官,想当武将却做了文臣

历史人物故事会 2023-11-11 20:11:53

提起李卫,人们大多想到的是《雍正王朝》中的形象,但艺术作品毕竟是虚构的,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电视剧中的李卫出身乞丐,但历史上的李卫则出自徐州李氏家族。徐州地方,历代都有大规模征战,民间因此尚武成风,受此风气影响,李卫自幼好习武,成年后练得体格魁梧,膀大腰圆,向往金戈铁马的战阵生涯。

对于读书,李卫并不热衷,但也绝不是目不识丁。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家族中出钱,为年仅三十的李卫买了个兵部员外郎。这是个从五品的官,有一定实权。要知道,就算新科进士,初入官场多半也只是被授予从七品翰林院检讨,由此可见李家应该是花了巨资。

两年后,李卫调任户部郎中,管理银库。期间他刚直不阿,力阻权贵侵吞国有资产的行径,这一举动给当时雍亲王留下了深刻印象。

雍正登基后,雷厉风行地展开了清理国库钱粮亏空的行动,但各地官吏盘根错节,清查工作阻力重重。

在此背景下,李卫开始了平步青云的仕途生涯。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李卫就任正四品的云南盐驿道。当时的云南盐政弊端重重,大小官员利用职权营私舞弊者,侵吞盐课者,窃盐井为私家者数不胜数。李卫一到云南,首先从整顿吏治着手,前任沈元佐亏空十一万九千两,他下令查出贪了钱的官员分摊;原云南巡抚甘国壁挪用盐课,李卫就让他的儿子为父还债。

历年积欠清理完毕后,雍正帝升他当了云南布政使。任职期间,他曾设立勇健营,教兵勇搏杀之技。云南盗匪为害,李卫一度披甲上阵,亲手生擒两名山贼。

到云南之前,雍正叮嘱李卫切不可强毅自用,恃恩放纵。但李卫明显没听进去,非但与平级的同僚不和,对顶头上司更是直呼老杨(云南巡抚杨名时)、老高(云贵总督高其倬)。皇帝责骂他是小人得志,李卫不服,上疏申辩,后来雍正又降下旨意,让他加强个人修养:

“若不痛自刻责,未易改除,将来必受此累,后悔何及?谆切训诲,实由朕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时刻自省也。”

雍正三年,皇帝准备调李卫做浙江巡抚。李卫对自身的定位是武夫,他请求皇帝给他一个总兵的职位,去西北战场效命。但雍正对他的武略不以为然,颇为不屑地说,你剿匪捕盗还成,打仗你不是那块料,还是给朕当文官吧。

虽说不情不愿,李卫在浙江巡抚任上还是做了不少实事。摊丁入亩是雍正朝的一项重大改革,李卫的前任法海,在推行过程中引发了豪绅的反对。法海准备息事宁人,答应暂缓,消息传出,许多无地贫民纷纷到衙门口请愿,呼吁尽快落实摊丁入亩。法海顾此失彼,进退失据。

李卫继任后,先是晓谕百姓,摊丁入亩势在必行,那时他们的负担一定会减轻,百姓的反应是“欣然乐从,无复缠扰”,但富豪士绅却不甘心。

雍正四年七月,士绅金济路借机收买了一批社会闲散人员,在杭州制造各种事端。李卫在奏折中表示,这次事件的幕后主使是阻挠摊丁入亩的士绅,意在煽动应考学子。于是当年十一月,雍正下诏停止浙江士子参加乡试、会试。浙江士绅经此打击,再不敢公然反对,摊丁入亩才能推行到全省。

浙东南乐清县以东,有一座玉环岛,此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堪称宝岛。但从康熙下令迁海以后,此地沦为荒岛,李卫到了浙江,面对人多地少的局面,决意开发玉环岛。

为此,他不惜劳苦,在雍正四年踏勘了玉环岛及周边附属岛屿,基本摸清了情况。回来后,他写了一篇奏折,力陈开发玉环岛的好处和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玉环岛土地广阔,如果开垦出来将能得到十万余亩好田,即使沿岸滩涂地也能用来煮盐;海防方面,玉环岛“有山可以瞭远,海盗不能掩其形;有口可以防查,洋匪难以潜其迹”,若在此设置水师,将有效保障浙东沿海安定。

不过,开发玉环岛同样三大面临难题:移民良莠不齐,人管不住;收获的粮食运到海外,财税损失;开发要人要钱,朝廷没有余力。

针对以上问题,李卫一一给出了解决办法:

人员管理方面,可以限定本省临县居民前来,无论移民是否有家室,都要严格登记。移民上岛后,为便于稽查不法,还要严格实行保甲。

粮食外流方面,李卫的办法是令垦户只缴纳粮米。除了食用和缴纳租税,剩余的米只允许在乐清、太平出卖,严禁运米出洋。

至于是否增加朝廷负担,李卫表示,开发和治理玉环岛所需费用由浙江承担;增设的官吏、兵丁可以从浙江内地调拨;造船建屋的用料,可伐取临近深山树木;工匠人夫的饭食,可从关税盈余银两支用,总之不会为中央添负担。

雍正看罢奏折,不禁喜形于色,批复道:“好事,好事,此筹是览而不嘉悦者,除非是呆皇帝也!”

有了皇帝的批示,户部很快审议通过了李卫的奏疏。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六月,温台玉环厅正式设立。从此,玉环岛有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李卫在浙江为官六年,到了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七月,改任直隶总督。直隶拱卫京师,直隶治理的好坏,关系到新政成败,李卫接到任命后,不顾病体在全省展开了查访与整顿。

直隶境内河流众多,所在州县大多地势低洼,夏秋两季河水暴涨,堤决人亡时有发生。为体现对省内治河问题的重视,雍正设立了专门的河道官员,每年下拨修堤银两,但每逢夏秋依旧水患频繁,归根到底是河工官员不思整治

李卫在熟悉省内情况后,马上开始治理河患。张家口赤城县境内有一处名为独石口,因关口有孤石而得名,北面的独石城依山傍水,河水泛滥之际往往出现水淹全城的结果,于是李卫主张在独石口边城外河西,添造拂水堤,东西雁翅二道。

雍正十一年夏,蓟运河、滏阳河、漳河多处决堤,事后李卫参奏直隶河道总督王朝恩苟安渎职,并请求增补物资银两,以为亡羊补牢。

李卫深知省州县交界之地,官员遇事往往互相推诿,河流治理更是如此。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李卫上奏:直隶故城县与山东德州武城县相邻,运河在此东注拐弯,此地没有筑堤,每遇大水,四处泛滥。在与山东巡抚岳浚商议后,打算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加筑堤坝。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忽然去世,继位的乾隆皇帝明面上对李卫的政绩大加赞扬,内心则对他极为疏远。此后,更是借机多次公开申斥,原本就带病工作的李卫,病情雪上加霜。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参劾直隶河道总督朱藻贪赃枉法后不久,李卫病逝,年五十一。

后来,乾隆表示,李卫任性骄纵,如果他还在人世,非治罪不可!由此可见,李卫的早逝未尝不是好事。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0 阅读:102
评论列表

历史人物故事会

简介:每天了解一点历史,听些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