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被称为“护国将军”,这个名头也并非是浪得虚名,提到他就不得不提起和他站在对立面的袁世凯了。
他们两人的纠葛很深,而且显然也并非一路人,那么蔡锷为什么要进京呢?面对袁世凯的拉拢和监视,蔡锷又是如何逃出北京的?
在1916年,我国的主角也就是这两位了,一个儒雅一个雄壮、一个内敛一个张扬。他们是站在对立面的两个人,可谁又能想到,这两个人的关系一开始也是不错的。
在参加蔡锷的追悼会时,梁启超先生(蔡锷老师)曾表示,袁世凯对于蔡锷是有恩的。
早些年蔡锷想去日本留学,可费用不够,到北京后袁世凯借了他一千元钱,这才得以去留学。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他们二人的交集比我们知道的还要早。
对于比自己小23岁的蔡锷,袁世凯是十分欣赏的。1911年,蔡锷成为了云南都督,没过多久便展现了非凡的治理能力,这是有目共睹的,这样的人袁世凯也是称赞有加的。
不过蔡锷对袁世凯的态度可不和对方一样,相反的还很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时好时坏的。
武昌起义后,革命势头看似汹涌澎湃,实则并非如此。清廷请了兵强马壮的袁世凯救场,而在当时革命军的实力来说,差对方不是一星半点。
话虽如此,可是双方的气势是不同的,革命军得民心,而袁军则是气势不足,或许也是因为这样,袁世凯才选择议和这条路。
对于袁世凯的小九九,蔡锷也早就觉察到了,他两次致电孙中山先生,不要受了袁世凯的缓兵之计,要直接打上北京。
从这点来看,蔡锷是和袁世凯站在对立面的,自然是关系很差了。
可这样的情况并未持续多久,随着辛亥革命的开展,清王朝被推翻了,而袁世凯也窃取了革命果实,成为了总统。
当时为了约束袁世凯,孙中山是想要把国都定在南京的,袁世凯自然是不想搬出自己老巢的,而在这件事情上,蔡锷也很是让人惊讶地站在了袁世凯的一边。
不单单是这样,在1913年3月份,宋教仁(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在南京遇刺身亡之后,国民党内部大部分人都认为是袁世凯下的毒手,要发动“二次革命”,可蔡锷却不同意。
其实看蔡锷的行为就知道了,那就是为了国家统一以及民主共和考虑。他主张将国都定在北京,是因为北京能更好的统筹全国,是从国防战略出发的。
至于阻止发动“二次革命”,是因为说袁世凯派人杀的宋教仁这件事只是推测,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如果贸然出手的话就是破坏国家统一,所以他提议要用民国约法解决这个案子。蔡锷的想法无疑是从大局考虑的,要的是一个师出有名,这确实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不过我倒是认为蔡锷也可能是觉得,两方即使开战也是实力相差悬殊,由此不想开战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蔡锷努力了,但是“二次革命”还是爆发了,革命军败得很快。蔡锷无力扭转的同时,身体也因为病痛变得很弱了,在他的再三请求下,他辞职后被调到了北京。
对于蔡锷的到来,袁世凯身为一国的总统,对其心有疑虑的同时又想要拉拢这个有才华的人,所以派了专人去接他。
到达北京之后,蔡锷被袁世凯以礼相待,在袁世凯的促成下,他还和其长子袁克定拜了把子。这无疑也是拉拢的一个手段。
了解到蔡锷是有测绘经验的,所以在1915年的时候,袁世凯将他安排在了全国经界局督办。这个职位并非是什么重要职位,但是蔡锷还是勤勤恳恳的。
在蔡锷看来,他是想要好好辅佐袁世凯管理好国家的,可是袁世凯的心思并非只想如此,他工于心计,也为了让蔡锷投到他门下,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袁世凯利用钱财收买人心,可他没想到这招落在蔡锷的身上却不顶用了。
蔡锷为人清廉,在云南任职的时候就十分的简朴,主动带头减少薪资,在北京的时候也是,哪怕身上的职务很多却从不多领工资。
那次蔡锷生病了,袁世凯特地去送医药费,却被他两次拒收。这样清正的人袁世凯是不放心的,因为他手里没有蔡锷的把柄。
也正是因为这样,袁世凯一直对蔡锷保持着戒心,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心腹。
1915年的8月份,袁世凯称帝之心已起,还为此组建了“筹安会”为他的野心开路。蔡锷得知此事后,也立即前往天津和梁启超商议。
梁启超这一对师徒俩都是以共和国体为底线的,袁世凯的举动很明显越线了,他们自然是要阻止了。很快二人就决定两面行动,梁启超负责舆论声讨,蔡锷则为回云南领军做准备。
不过袁世凯也不是个傻的,他在了解了蔡锷的行踪之后,很快就意识到他想要阻止自己,哪怕梁、蔡二人一副师徒闹掰了的样子,他也没有掉以轻心,立即派人监视蔡锷。
这是一场高端局,袁防着蔡,蔡也防着袁。蔡锷还是如常的生活,不过却大肆的在外议论梁启超,不但如此,他还直接公开的赞成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别人上“劝进表”。
这看似是站在袁世凯一边的,可实际上,他却是用的“欲要人亡必先让其狂”这招。在他还没成气候的时候让他膨胀,自然会群起而攻之。
虽然他用的法子不错,可袁世凯多年宦海沉浮,本就多疑,自然不会轻信蔡锷,依旧是在盯着他,甚至软禁他。
面对这种情形,蔡锷并不慌张,而是继续自己的计划,为了拖慢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进度,他提议召开国体变更议会,暗地里却是派人去云南传信早作准备。
可是这个会议并没有拖多久,蔡锷有些着急了,冒着危险用自己职位上的印信向云南密电“要反对帝制”。
然而他也知道,云南并非那么牢固,袁世凯在那边一定有眼线,果不其然,没多久袁世凯便派人搜蔡锷的住所了。要不是蔡锷早有防备,怕是难逃一劫。
好在这一变故对于蔡锷的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一转眼就到了10月底。蔡锷的准备已经接近尾声,他也开始利用自己的风寒开始向袁世凯请假了。
不出意外,袁世凯批准了,甚至连后面的续假也给批了,可监视蔡锷的人却依旧没有撤回去。在同年的11月10日,蔡锷觉得到了脱身的时间了。
那天正值陆军少将哈汉章的祖母过八十大寿,蔡锷也前去祝贺,还和人打了牌,第二天又像往常一样去了总统府,中午又去了天津。
这样的行程实在是太平常了,袁世凯并没有在意。蔡锷那边也没有立刻就走,而是时不时的出现一下,这也使得密探在依旧往北京传信的同时也放松了警惕。
也就是因为如此,在11月18日蔡锷乘船去日本的时候,袁世凯的密探都有些懵了。这看似是蔡锷摆了迷魂阵,可实际上这船票以及途中的安全,和梁启超等人的协助也有关系。
在这之后,蔡锷又坐船辗转多地,这才回到了云南。在这个过程中,袁世凯已经称帝,这下师出有名了,蔡锷也不再犹豫,宣布云南独立后没多久,护国起义就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