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去高考,你有信心金榜题名吗?

今西安 2020-07-08 11:06:51

文 | 三无青年

2020年7月7日,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考试——高考,在被新冠疫情拖累了一个月后,终于姗姗来迟。

全国近千万的莘莘学子们,即将面临他们人生旅程中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

每逢高考,几家欢乐几家愁,学霸信心满满“我们X校人的眼里就没有难题!”学渣哀嚎“会的东西都不考,考的东西都不会!”此外还有一种声音,多见于对自己的水平满怀信心,成绩公布后却发现梦想和现实的距离肉眼可见者,心中愤愤不平“我这个水准,要是能回到古代(包括但不限于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参加那时候的考试,拿个状元还不是跟玩一样!”

有自信当然是好事,不过且慢,少年,给你一个穿越回古代的机会,你觉得你真的就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吗?

01

那好,我们就让你回到古代去玩玩,看看以你的才学,去了封建时代是不是真的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秦朝的官阶分为二十级,不过在那个年代,是没有考试这一说的,实行的是“军功爵制度”:普通人想往上爬,当且仅当有军功的时候才能实现;而当且仅当在战场上实实在在地砍了人的时候,你才能获得军功。收的人头越多,你的功劳就越高,论功行赏,多杀多得,你的地位自然也就爬升越快。

这种方式非常简单粗暴,但不可否认,也确实公平,功劳都是硬干货,升官全凭自身水平,没有那么多幺蛾子。只有一个条件——而且这个条件是非常苛刻的:你必须得活到战争结束,完整地回来领赏。

赏存不赏亡,秦朝对于想要求取功名的考生们,真的不怎么友善。

到了汉朝,选拔人才比秦朝就要人性化多了。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地方官员负责在自己的辖区内遴选道德品质高尚、具备杰出才能的人士,推荐给中央,再由中央经试用、考核后任命相应官职。此制度实行初期,还算比较干净,西汉时不少名臣如孔安国、贡禹、董仲舒等,都是被察举出身。

不过察举制的弊端也很明显:因为选择权下放到地方官吏手中,因此就有人通过走后门的方式把自家子弟送上仕途,而这些官吏本身也往往以权谋私,把任人唯贤变成了任人唯亲。随着时间的推移,徇私舞弊的现象越发突出,察举制也终究逃不过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你或许确实有才能,但……如果拼的不是才能,而是爹呢?

02

大家真正想参加的“古代的高考”,是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先分科考试,再选举人才。就制度来说,这是一次相当大的飞跃。因为科举制度把个人奋斗和历史进程有机结合,让普通老百姓也有了逆袭高富帅的机会,从这点上看,确实和如今无数寒门学子期望凭借高考一飞冲天如出一辙。

科举制度刚问世的时候只有秀才、明经、进士三个科目。到唐朝的时候,科目数量暴涨到50多个,但其中含金量最足、人气最高者还是首推主考治国理念和诗词文章的进士科,历史上的很多大咖都是进士出身,这也让进士科混出了比其他科目都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理论上来说,科举制确实是封建时代相对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当多的弊病,据《新唐书·选举志》载:“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看到了吧,唐朝要高考,文字水平是垫底的,语言表达能力、书写流利程度都排在前面,最搞笑的是首先要看的居然是脸。现在经常说什么“靠脸吃不了饭,那就靠才华”,但是你去唐朝,抱歉,颜值即正义,你要是颜值不够,除了去听张碧晨唱歌外别无选择。

另外,科举制度只是相对公平,并不代表绝对能做到四平八稳。仍然存在着一些官二代、富二代通过他们在高考阅卷组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邻居抄近道、走后门,从而弯道超车,挤占了很多本应属于真正有才华的寒门学子的位置。

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愉快玩耍的制度吗?

03

那好吧,我们越过宋朝和元朝,直接跳到科举制度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的明清。

明清时期,唐朝那些杂七杂八的各种科目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了最受欢迎的进士科。考试内容相对固定,文章格式明确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称“八股文”。同时,在防作弊方面,也有了密封姓名、专人誊抄试卷等手段。在公平公正上,算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你长出了一口气,觉得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好,那咱们开始吧:

首先,你要通过“童试”,童试在明朝由提学官主持,清朝则由各省学政(省教育厅厅长)主持。这是科举考试的起点,只有通过了童试,才有资格参加科举,就好比要参加世界杯得先打地区预选赛一样。

童试还分为三个级别,考生先要在所在县城参加“县试”,这是明清时期读书人参加的第一次官方考试,一般于每年农历二月举行。和现在参加各种考试类似,考生需要提供亲供(基本信息表)、互结(诚信承诺书)、具结(认保资料)等几份相关资料。通过县试后,考生将于四月到府城(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参加第二轮的府试,府试要连考三场,合格者即为所谓“童生”。

府试也过关后,考生即获得院试资格。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每次连续考两场,考试地点一般也在府城,院试达标后,考生就成了“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好,现在你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可以去省城参加真正的“高考”了。

科举第一关叫乡试,每三年一次,时间在农历八月,所以也称“秋闱”。和现在高考前经常爆出的各种“高考房火热预定中”的广告类似,明清也有“高考房”,在专门的考场“贡院”附近,都有专门开设的“乡试会馆”,用于解决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的各路考生的食宿问题。据史书记载,这些“高考房”都是“规模宏大,布置周备”,其设施完善程度可以和现在的星级酒店有一拼了。

陕西贡院

乡试的考场贡院是封闭式的,里面分成一间一间的“号舍”。1907年,日本学者宇野哲人在西安考察时,曾详细记述了清代陕西贡院的内部格局:大门如同龙门,两侧立有牌楼名“腾蛟”“起凤”;贡院内的房屋 “层层相连,檐椽相望”,主体建筑“明远楼”高三层、飞檐攒顶、八面开窗,站在楼上可以对整个贡院一览无余;此外还有瞭望楼、精白堂、至公堂、卷棚以及近万间号舍。在当时,陕西及其周边地区如甘肃、青海、宁夏甚至远在新疆的考生都会云集于此,人数常年在5000至一万人,堪称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第一人才市场。

乡试考三场,八月初九、十二和十五各考一场,考生最晚在初八就要入场,在号舍里一共要度过九天七夜的时间。每一排号舍数量不一,由50间、60间至一百多间不等,由北向南排成一条小街巷,称为“号巷”,配备有水缸、灯具、厕所等生活必需设施。每排号舍都有编号,按《千字文》“天地玄黄”的顺序排列,在巷口门楣上书写“某字某号”,比如“天字一号”,就是“天”字号巷的第一间。考生一旦进入号巷,除非交卷,否则不允许离开。

号舍内的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只有两块木板卡在墙上,下面一块是座位,上面一块是桌子。晚上睡觉就把两块木板拼成床铺。《聊斋志异·王子安》一篇中很形象地描写了秀才应试时的情形:“及入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如秋后之冷蜂。”将号舍比喻为蜂巢。

顺天府贡院中的号舍

对于各路考生们来说,号舍的位置,有时也能直接决定到他们的发挥。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癸丑科进士、常熟人陈祖范所作的《别号舍文》中这样写:“方是之时,或喜或戚。”“喜”的是那些所谓的“老号”,而“戚”的则是“底号”,比如厕所旁边的号舍。就算没有被分到“底号”,也有可能碰上施工者在建造时偷工减料的“小号”,号舍空间本就狭窄,再被人为缩减面积,考生连手脚都伸展不开,怕是更难写出能让考官欣赏的文章了。

这样的环境,可以说考验的已经不仅仅是考生的才学,还包括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了。

04

乡试过关后,考生的身份就由秀才升级为举人。举人属于“士”的级别,相对于普通民众地位更高,也享有很多特权:可以做官,免劳役、免税,地方官员不能对举人用刑。不过举人的录取率很低,明朝应天府的乡试录取率仅为7.26%,清朝则只有可怜的1.68%。

看见了吧,光是一个最低层次的乡试,难度就已经不亚于考清华北大了。

乡试之后还有会试和殿试,这两场考试都在京城举行,这时候就是古装片里经常上镜的所谓“进京赶考”了。对于这批考生,朝廷会给予一定的补助,比如顺治年间,赴京赶考的考生会依路途远近得到十几二十两银子的路费。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农历三月举办,所以也叫“春闱”。会试由礼部负责,连考三场,每场三天。

和乡试一样,会试考试途中,考生不准随意进出考场。虽然在京城,但会试的条件仍然很糟糕,每间号舍“宽三尺,深四尺,后墙高八尺,前檐约高六尺”,清制一尺约为31.1厘米,这样一算一间号舍的面积只有1.16平方米,还不如现在的一个厕所隔间。另外考生还得自带灯具、饮食等。

陈独秀在《实庵自传》中是这样描述他进入考场时的感受的:“一进考棚,三魂吓掉了二魂半,每条十多长的号筒,都会有几十或者上百个号舍,号舍的大小仿佛现时警察的岗棚,然而要低得多,长个子站在里面,是要低头弯腰的,这就是那时科举出身的大佬以尝过‘矮屋’滋味自豪的‘矮屋’。矮屋的三面七齐八不齐的砖墙,当然里外都不曾用石灰泥过,里面蜘蛛网和灰尘是满满的。”

会试合格后,举人再度升级为贡士,之后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来说,过五关斩六将来到殿试后,考生基本也就没有了落榜的后顾之忧,但殿试也分三六九等,其中最高档次的“一甲”只有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参加殿试的考生几乎都可以得到“进士”的头衔。

只要考中进士,考生的就可以准备踏上仕途,展望自己的锦绣前程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你现在还真的确定,你回到古代,一定能考中进士吗?

05

古代的科举考试,就像是现在网游中的“打怪升级”一样,无数人从起点出发,不是在打怪,就是在去打怪的路上。并且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无法Level Up到最高级。据中国教育史学家李林的统计:清朝末年每次大约有16~18万人次的考生参加乡试,但最终录取的只有五六千人。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由于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正式被封存进史书。

再横向比较一下如今高达75%的高考录取率,比古代已经翻了好几十倍。跟古人相比,现代的高考真的算不上是“过独木桥”。那么现在你是仍然坚持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赶上科举制度的“大好年代”,还是庆幸自己生活在教育更加发达昌盛的今天呢?

既来之,则安之。古往今来,考试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古代的考生,他们从籍籍无名到尽人皆知,所走过的路程比之现今只有更加艰辛,这期间所经历的,往往远不止十年寒窗。所以,对于当代考生,与其沉浸在“回到古代考个官”的不切实际的虚幻中,倒不如好好努力,适应如今的教育体制。谁说现代社会就不能“学而优则仕”?

在此,也祝愿各位参加高考的学子,金榜题名。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