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基会称“九二共识”过时,希望改谈“二六共识”,国台办回应

徐盛谈社会新闻 2024-10-18 04:29:14
引言

台海局势紧张背景下,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罗文嘉对“九二共识”说“不”,提议新的“二六共识”取代之。此言一出,激起轩然大波。大陆强硬回应,让人不禁发问:台湾当局是认不清形势,还是在挑动敏感神经?或许,他们真的认为大陆还能继续容忍“台独”的各种试探。

正文

“九二共识”是啥?这段话听多了,但讲清楚还真不容易。简单来说,1992年大陆和台湾坐下来,互相点了个头: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双方可以各说各话。它成了两岸关系的基石,也让经济合作得以继续。这等于是在政治上的一个默契——“你不明说我不挑破,咱们就还能谈点事”。但现在,“九二共识”在台湾却成了眼中钉,时不时被抨击,甚至想要取而代之。

罗文嘉最近抛出所谓“二六共识”,称“九二共识”已经过时。真有这么简单?罗文嘉的理由是,台湾没有任何交流文件写明“九二共识”。真是话糙理不糙,但就此轻易把这个几十年的共识撇开,难免让人觉得过于轻浮。毕竟,光靠所谓“二六共识”,不仅撼不动大陆的“一中底线”,反倒让台湾在未来的谈判中失去立足之地。

台湾当局对此能有几分自知之明?恐怕不多。民进党上台后,一直致力于“去中国化”,对“九二共识”嗤之以鼻。其背后的逻辑无非就是,打着“自我决断”的幌子,试图在国际上寻求承认。但他们能做到的不过是从内部继续进行“台独”宣传,用来削弱“九二共识”在岛内的支持。随着“台独”论调深入人心,这种“耳濡目染”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哪里还会有太多“一个中国”的概念?

国台办的回应倒是一针见血。发言人陈斌华直接了当地表示,没有什么“二六共识”。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对“九二共识”这条线,既是底线也是红线。如果台湾一再挑战,破坏两岸现有的互信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必然被削弱。归根结底,不管台湾当局试图如何偷换概念,大陆对两岸关系的理解一直没有变:那就是“一个中国”。

从现实层面看,“九二共识”始终是两岸对话的基石,靠它维系的经济合作与和平框架也在多次波折中得以坚持。既然两岸的谈判已经有了一个框架,台湾何必要偏偏在此时放弃这一共识?这是对局势的误判,更是对自身筹码的错误估计。大陆的军事实力在日益增强,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罗文嘉等人难道不明白,失去了“九二共识”,台方将陷入孤立,丧失和大陆进行任何形式对话的资格?

有人说,罗文嘉提出“二六共识”是为了迎合“台独”势力,在台湾内部获取支持。但这个新共识注定会遇到重重阻力——除了大陆不认可,它在岛内也很难形成共识。岛内的“台独”派对这类模糊说法不买账,而统一派则更为不屑。台海局势的复杂,不是靠简单的共识替换就能解决的。毕竟,一旦双方谈判破裂,损失的不仅是经济,还可能影响岛内民众的生计和安全。

更重要的是,罗文嘉忽视了台海局势背后的中美博弈。美国在背后不断推波助澜,但若真到了局势白热化的时候,美国未必会真正“力挺”台湾。美国自身利益优先,台湾不过是其战略棋子。试想一下,当大陆忍无可忍之时,美国是否愿意为台湾和大陆开战?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台湾继续以“台独”试探大陆的底线,无异于走上绝路。

“九二共识”虽说有些过时,但它毕竟提供了“和平发展”的基础。尽管台湾当局想要推翻,但这个历史共识的分量,绝不是一两个“二六共识”能够取代的。岛内不乏支持“台独”的声音,但不可否认,面对大陆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台湾能选择的道路其实并不多。对大陆而言,“九二共识”提供了模糊空间,让两岸可以在“一个中国”之下进行沟通,哪怕这种沟通如今充满了挑战。

换个角度看,如果“九二共识”真被弃之不顾,未来两岸的谈判框架或许会向更加单一化倾斜。大陆明确表示不会容忍“台独”,而两岸的实力对比也日益悬殊。台湾当局倘若不能在现实中找到自我定位,只会将自己逼向死角。

至于所谓的“二六共识”,不论它背后有多大的政治动机,最终恐怕只能成为纸上谈兵。没有现实基础的共识,注定无法在两岸的对话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当前局势下,台湾当局应该想想,在这个动荡的台海局势中,有没有为自己留一条退路?“九二共识”虽不完美,却提供了一个对话的起点。在两岸力量天平已经明显倾斜的今天,冒然抛弃这一共识,无异于亲手把自己推向更深的孤立。

总结

在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九二共识”依旧是两岸对话的唯一基石。台湾当局若继续轻视这一共识,终将面临被孤立的风险。而大陆立场不变:无论对话或是其他选择,“一个中国”是底线,也是红线。未来的台海局势或许会更加复杂,但两岸若能珍惜现有的沟通基础,才能为区域和平发展留下一丝可能性。

0 阅读:29

徐盛谈社会新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