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姑娘郭凤莲:68年被陈永贵提拔为副手,如今76岁为大寨直播带货
世人都知道大寨有个"铁姑娘"郭凤莲,却不知她并非大寨本地人。1946年出生于武家坪村的她,因母亲早逝被姥姥带到大寨抚养。谁能想到,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女孩,后来会成为令全国震惊的"铁姑娘"?1968年,年仅22岁的她被时任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提拔为副手,从此踏上了传奇之路。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如今已76岁高龄的郭凤莲,竟然还在为大寨直播带货。这位曾经的"铁姑娘",究竟经历了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她又是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始终保持着对大寨的赤诚之心?
一、少女郭凤莲的成长之路
1946年秋天,在山西省昔阳县武家坪村的一户农家,郭凤莲呱呱坠地。那时的武家坪村和大寨一样,都是太行山脉中的一个小山村。村里人都说,这个女娃娃生得眉清目秀,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49年,年仅三岁的郭凤莲失去了母亲。这个打击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实在太大了。住在大寨的姥姥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武家坪村,将郭凤莲接到了大寨。
大寨的老一辈人都记得,郭凤莲刚来的时候,整天闷闷不乐,不爱说话。姥姥为了逗她开心,常常带她到田间地头玩耍。渐渐地,这个小姑娘爱上了农村的生活。
1953年,郭凤莲进入大寨小学读书。那时候的大寨小学条件很差,一间土坯房就是教室,几块青石板搭成的桌子就是课桌。但郭凤莲却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上学的时候,郭凤莲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当时的老师回忆说,"她总是把作业写得工工整整,从不马虎。"
小学毕业后,郭凤莲就主动参加到大寨的农业生产中。1960年,14岁的她加入了大寨的女子劳动队。刚开始,有人担心这个瘦小的姑娘干不了重活。可郭凤莲却说:"男同志能干的活,我们女同志也能干!"
一年冬天,大寨要修建梯田。郭凤莲带着几个女伙伴,顶着寒风往山上运石头。石头太重,她的肩膀都磨破了皮,可她硬是一声不吭,坚持把活儿干完。
1963年,大寨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17岁的郭凤莲带着女子队,和男社员一起抢险救灾。那场洪水冲毁了大寨70%的良田,但在全村人的努力下,灾后重建工作很快就开展起来。
就在这一年,郭凤莲被推选为女子劳动队的队长。人们说:"这个姑娘,年纪不大,可心里装的都是集体的事。"在她的带领下,女子劳动队很快就成了大寨最能干的队伍之一。
1964年春天,大寨开始了大规模的梯田改造工程。郭凤莲和她的"铁姑娘"们每天天不亮就上山,一直干到太阳落山。她们用钢钎凿石头,用扁担运土方,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建成了一块块梯田。
那时候,郭凤莲和姐妹们住在工地上搭建的窝棚里,白天干活,晚上还要学习。山区的夜晚很冷,她们就围着一盏煤油灯,一边取暖一边读书识字。
"我们要学文化,学技术,把大寨建设得更好。"这是郭凤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带动下,整个女子队的姑娘们都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
1968年春天,22岁的郭凤莲被陈永贵提拔为大寨党支部副书记。这一年,大寨的梯田建设已经初见成效,粮食产量也创下了新高。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到大寨的领头人,郭凤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
二、与大寨共同成长的岁月
1963年的那场特大洪灾,成了郭凤莲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年夏天,太行山区连续暴雨40多天,山洪裹挟着泥石流冲向大寨。一夜之间,大寨70%的良田被毁,房屋倒塌过半,十年辛苦建设的成果毁于一旦。
"当时的情景,就像天塌了一样。"老大寨人回忆说,整个村子被分成了两部分:陈永贵带领壮年男社员抢险救灾,郭凤莲则带着"铁姑娘"队负责转移群众和保护物资。
洪水退去后,眼前的景象令人绝望:河道改道,梯田被冲垮,庄稼全部被毁。但大寨人没有等待救济,而是立即开展重建工作。郭凤莲带领"铁姑娘"队承担起了修复梯田的重任。
那时的工具很简陋,就是铁锨、扁担和背篓。郭凤莲和姐妹们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摸黑上山干活。有一次,一块巨石挡住了修建梯田的去路,十几个男社员都没办法搬动。郭凤莲带着"铁姑娘"们用杠杆原理,硬是将那块巨石移开了。
1964年春天,在郭凤莲和"铁姑娘"队的努力下,大寨受灾的梯田全部修复完毕。这一年的粮食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达到了创纪录的40万斤。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人民日报》专门对大寨的重建奇迹进行了报道。
196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各地参观团络绎不绝地来到大寨,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经验。郭凤莲作为"铁姑娘"的代表,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作报告。
"我们大寨的女社员从来不怕苦不怕累,"郭凤莲在报告会上说,"修梯田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把干粮带到工地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1966年,大寨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周恩来总理。当周总理看到满山遍野的梯田时,连连称赞:"了不起!大寨人民真了不起!"在参观期间,周总理特意接见了郭凤莲和"铁姑娘"队的姑娘们。
1967年,大寨又开展了新一轮的基本建设。这次的目标是在悬崖峭壁上开辟新的梯田。郭凤莲带领"铁姑娘"队承担了最危险的任务——在60度的陡坡上修建梯田。
为了保证安全,她们发明了"三人成组"的工作法:一个人在上面用绳子保护,一个人在下面接应,中间的人负责凿石头、运土方。就这样,她们硬是在绝壁上建成了一块块"天梯田"。
到1968年底,大寨的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了47万斤。这个数字比灾前增长了近20%。更重要的是,大寨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山区农业发展模式,被誉为"农业建设的一面旗帜"。
在这段与大寨共同成长的岁月里,郭凤莲不仅带领"铁姑娘"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更为全国的农村妇女树立了榜样。正如当时的一句口号所说:"妇女能顶半边天,铁姑娘敢上天。"
三、转折与挑战时期
1980年的一个春日,郭凤莲收到了一纸调令,要求她即刻离开大寨。这份突如其来的通知,让整个大寨村都沸腾了。当天晚上,村民们自发地聚集在郭凤莲家门前,有人带来了煮熟的鸡蛋,有人提来了自家酿的米酒,大家要给这位为大寨奋斗了17年的"铁姑娘"送行。
"组织的决定,我们要服从。"郭凤莲在临行前的村民大会上说了这么一句话。第二天一早,她就拎着一个旧帆布包,坐上了离开大寨的班车。
郭凤莲离开后,大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了"大包干"制度,打破了统一生产、统一分配的传统模式。这股改革的春风很快吹遍全国,但大寨却迟迟没有跟上变革的步伐。
"那时候,大寨的发展确实遇到了困境。"一位当时的村干部回忆说,"村里有人提出要改,可是没人敢带头。"1982年,大寨第一次尝试推行生产责任制,却因为各种顾虑很快就叫停了。
1983年,大寨终于开始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这时已经比周边村庄晚了整整两年。在这期间,大寨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周边地区,村民人均收入仅有700元,还不到邻村的一半。
这段时间,郭凤莲虽然人在外地,却始终关注着大寨的变化。她先后调任到县里和地区工作,每次听说大寨的消息,都会仔细打听具体情况。
1985年,郭凤莲回大寨探亲,发现村里的面貌大不如前:一些梯田年久失修,村道也变得坑坑洼洼。更让她揪心的是,不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在郭凤莲离开的这十年里,大寨换了四任村支书。新的村干部虽然也很努力,但始终找不到适合大寨发展的新路子。有的想发展乡镇企业,可是缺少资金和技术;有的提出发展旅游业,却因为基础设施落后而搁浅。
1988年,大寨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遇。省里决定支持大寨建设农业示范区,但当时的村干部们争论不休,有人主张种粮食,有人想种果树,最后这个项目也不了了之。
这段转折期,不仅是大寨发展的低谷,也是郭凤莲人生的重要考验。但她并没有因此与大寨渐行渐远,反而利用在外工作的机会,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农村改革的新政策。
1990年冬天,一个意外的机会让郭凤莲接触到了江浙地区的乡镇企业。她发现,那里的农村已经走出了单纯依靠种地的老路,开始发展多种经营。这些见闻让她对大寨的未来有了新的思考。
就在这时,县里传来消息:大寨的老百姓要求郭凤莲回来主持工作。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在大寨掀起了阵阵涟漪。
四、重返大寨的新使命
1991年12月7日,一个特别的日子。这天,郭凤莲正式回到大寨担任村支部书记。当她的脚步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迎接她的是满村的鞭炮声和村民们期待的目光。
可眼前的大寨,却让这位"铁姑娘"感到陌生。村里的主要道路坑洼不平,一些农家院落门前堆满垃圾,曾经整洁的村容村貌已不复存在。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田地里只见到老人弯腰劳作的身影。
上任第一天,郭凤莲就召开了村民大会。会上,一位老大爷直言不讳:"现在的大寨,就像生了重病的人,需要打一剂强心针!"
郭凤莲没有急着定规划、上项目,而是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在一位老支书家,她发现了一本泛黄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1980年之前大寨的收支情况。而现在的账目却混乱不堪,有的甚至连记都没记。
"要想富,先拓路。"郭凤莲决定先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她带领村干部重新梳理账目,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同时,组织村民修缮道路,清理垃圾,重现大寨往日的整洁面貌。
1992年春节刚过,郭凤莲就组织了第一次"走出去"活动。她带领130名村民,包下3辆大巴车,前往河北高前村参观学习。高前村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村民们住上了小楼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次参观给大寨人带来了极大震动。
回村后,郭凤莲立即着手筹建大寨第一家企业——羊毛衫厂。她多次往返于江苏江阴,终于说服当地一家纺织厂提供技术支持。1992年夏天,第一批"大寨牌"羊毛衫正式投产。
企业有了起色,郭凤莲又把目光投向了旅游业。她说:"大寨是全国闻名的地方,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在她的主持下,大寨开始修建旅游接待设施,改造老式窑洞,建设农家乐。
1993年,一个意外的发现为大寨带来了新机遇。村民在修路时发现了一处温泉眼,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郭凤莲立即组织人员勘察论证,很快建成了大寨第一家温泉度假村。
1995年,大寨的工作重点转向了农业产业化。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建起了蔬菜大棚,发展设施农业。同时,利用山区优势,种植中药材,发展林果业。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让大寨逐渐焕发生机。到1997年,大寨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万元,是1991年的10倍。村民们也尝到了改革的甜头,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成了企业工人,收入明显提高。
2000年,大寨建起了农产品加工厂,将土特产品推向市场。郭凤莲说:"光种地不够,还要学会经营。"在她的推动下,"大寨"品牌逐渐打响,土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五、新时代的铁姑娘精神
2007年,大寨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年产值突破11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是大寨从单一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综合产业的成功转型。当年那个靠天吃饭的小山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农业、工业、旅游业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
就在这一年,已经61岁的郭凤莲又有了新动作。她带领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大寨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开始尝试网络销售。"现在是互联网时代,"郭凤莲对村民们说,"咱们大寨的产品也要搭上这趟快车。"
2010年,大寨首次参加了省级农产品展销会。郭凤莲特意挑选了十几位年轻村民参加培训,学习现代营销知识。在展会上,大寨的有机杂粮、山野菜、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受到欢迎,一举签下了百万元的订单。
2015年,大寨开始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在郭凤莲的推动下,村里引进了自动化温室、智能灌溉系统,甚至用上了农业机器人。老一辈村民看到这些新鲜玩意儿,都说:"咱们大寨现在种地都用上了'高科技'!"
2018年,已经72岁的郭凤莲开始关注直播带货。那年夏天,她参加了一场农产品直播活动,虽然只说了几句话,但她的出现让直播间观看人数瞬间暴增。这次经历让她意识到,直播可能是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农产品销售受阻。郭凤莲主动请缨,要为大寨农产品直播带货。第一次直播时,她穿着整洁的蓝色工作服,带着老花镜,手里拿着大寨的特产小米,用朴实的话语介绍产品。这场直播创下了单场销售50万元的纪录。
2022年,75岁的郭凤莲走进了大寨新建的直播基地。这里配备了专业的直播设备,还有年轻人组成的运营团队。每周三晚上,都能看到郭凤莲在直播间为大寨农产品代言。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是俺们大寨地里长出来的好东西!"
2023年春节前夕,郭凤莲又有了新计划。她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开发大寨文创产品,把大寨精神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大寨"品牌下,不仅有农产品,还有文创商品、旅游纪念品等。
如今的郭凤莲,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穿戴整齐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订单情况。上午,她会去地里转转,看看种植基地的情况;下午,常常在电商服务中心指导年轻人工作;晚上,还要准备第二天的直播内容。
在郭凤莲的带动下,大寨形成了一支"新铁姑娘"队伍。这些年轻人中,有电商运营高手、有直播达人、有农业技术员,他们用新时代的方式传承着大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