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白谈礼来与福贝生物如何双向奔赴

研发可 2025-04-01 10:34:54

//

• 跨国药企从早期建立独立研发中心的“重资产模式”转向轻资产合作,通过BD合作、并购、创新孵化器等灵活方式整合中国创新资源;

• 礼来北京创新孵化器(LGL)通过参与靶点发现、临床试验设计等全流程,体现从“简单购买”到“战略共建”的升级;

• 本土CNS药物创新生态与跨国合作正打开新通路。

由鲁白教授创立的福贝生物已经入驻礼来中国首个创新加速平台——礼来北京创新孵化器(Lilly Gateway Labs, LGL),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在鲁白看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两大趋势尤为显著。”

鲁白教授

“一个趋势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创新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比如,今年JPM产业大会的主题明确指向‘全面拥抱中国创新’,预示行业格局将发生改变;辉瑞等跨国药企积极响应,纷纷举办与中国相关的活动。另一个趋势是,AI技术正在重塑药物研发。”这两大趋势,也是福贝生物入驻礼来北京创新孵化器的战略考量。

从建立研发中心到轻资产转型

说起跨国公司最近纷纷在中国设立孵化器的背景,曾担任GSK中国研发部副总裁的鲁白有很深的体会。

MNC在华研发策略经历了多次转变,早期多家制药外企曾设立独立的研发中心,但多数最终关闭。鲁白认为早期落地不顺、失败主要源于两大问题:

一是封闭式研发模式,未借力与中国本土的创新生态建立有效联结。“他们在中国只是利用CRO,没有很好与中国的大学、研究所、Biotech或本土药企、医院、地方政府等创新要素交互合作,协同发展;二是总部管控过度,每一个功能职责部门都有向总部请示汇报,决策链条冗长,中国研发部没有自主权。而近年来,尤其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总部对中国市场存在认知偏差。”

经过这些失败,MNC策略转向更灵活的轻资产模式,通过Co-research、Co-development、

0 阅读:0

研发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