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熙攘的东北小城到宁静的尼泊尔山村,一段跨国姻缘就此展开。
东北小伙小猴与尼泊尔姑娘“饺子”的爱情故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有些坎坷。
他们的结合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最初祝福,只是在寺庙里举行了简单的仪式。
这背后是观念的差异,更是两颗真心对彼此的坚定选择。
饺子大学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医院做文员,每月600元的微薄收入难以支撑两人的生活。
小猴带来的积蓄也逐渐耗尽,他不得不变卖国内的老家的大货车来维持生计。
在异国他乡,没有工作,没有亲人的陪伴,小猴深知这并非长久之计,他渴望带饺子回国,开始新的生活。
跨国婚姻的手续并不简单。
由于两人结婚时未办理结婚证,按照尼泊尔当地的习俗,这并无大碍,很多夫妻一辈子都没有结婚证。
但跨国婚姻却不同,需要办理单身证明和使馆公证。
于是,他们踏上了回饺子老家办理证明的旅程。
这趟旅程并不轻松。
三天崎岖的山路,颠簸劳顿,终于抵达了饺子的娘家。
这是小猴第一次见到丈母娘和家人,尽管语言不通,但热情好客的丈母娘和三个姨妹还是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办理证明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饺子为了开具证明,在村里来回奔波,各种原因导致她跑了好几次才最终拿到。
期间,他们也拜访了亲戚,感受了尼泊尔的风土人情。
原本计划在老家办一场热闹的婚宴,但考虑到仅剩3000多元的积蓄,如果办酒席就没钱回加德满都了,于是他们决定将婚宴推迟,等日后经济宽裕再补办。
离别的日子终究来临。
出发那天清晨,小猴早早起床,细心地为饺子涂上防晒霜,饺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把屋里屋外都打扫干净,仿佛要将家的温暖尽可能地保留。
前一天,饺子的姥爷也来家里做客,大家一起吃过早饭,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
临行前,发生了一件让小猴感到不解的事情。
按照之前的约定,他们打算给丈母娘3000元,自己留几百元作为回程和生活费用。
当饺子拿出钱给丈母娘时,却只给了500元。
丈母娘正在洗碗,看到钱后并没有接,反而低头哭了起来。
无论饺子如何劝说,丈母娘都不肯伸手接钱。
饺子只好把钱塞进丈母娘的胸口,说了一句:“妈妈,我们走了。”
刚走几步,饺子回头望去,发现丈母娘已经不见了踪影。
原来,她躲进房间里,伤心痛哭。
母女分别的场景,让人动容。
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饺子又返回去安慰母亲,但丈母娘紧闭房门,一言不发。
饺子趴在窗口看着母亲,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由于车子已经等候多时,他们不得不离开。
在车上,小猴压抑不住心中的疑惑和不满,他责怪饺子太小气,没有按照约定给丈母娘3000元,以为是丈母娘嫌钱少才哭泣。
饺子听后,向小猴解释了事情的原委。
她说:“妈妈不是嫌钱少,而是舍不得我们离开才哭的。当时姥爷也在场,如果给他看到那么多钱,他肯定会向妈妈借钱,而且借了也不会还,还会到处宣扬,到时候左邻右舍都会来借钱,很多人借了之后无力偿还。所以,我把钱留在加德满都,等到了之后再通过银行转账给爸爸。”
小猴听完解释后,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妻子,连忙向她道歉。
他明白了妻子的良苦用心,也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难处。
原来,500元背后,隐藏着如此感人的故事。
这段跨国婚姻的背后,有文化差异的碰撞,有生活现实的考验,更有真挚情感的交融。
小猴和饺子的故事,引发我们思考:在面对文化差异和家庭困境时,该如何维系感情,守护亲情?
又该如何在异国他乡,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