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收藏界说“钧汝不分”,你能分得清吗?

志行看文化 2023-05-08 18:55:05

本文欢迎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合作,请联系我们!

喜欢收藏瓷器的朋友应该都听过“钧汝不分”的说法,看似钧瓷,却又像汝窑瓷器,同属宋代五大名瓷的钧瓷、汝瓷,从釉色上看,很难有所区别。当然,这釉色主要是指天青、月白等,那些五彩缤纷的釉色一看就知道是钧瓷。

汝窑胎质细润,多数像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部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

钧窑和汝窑同属青瓷,不仅地域相距很近,而且所用胎土、釉料产地也相近。的确,考古发掘中有部分似汝非汝、似钧非钧、亦汝亦钧的青瓷产品,也佐证了“汝钧不分”的存在。清代皇帝兼大玩家乾隆曾将钧窑误为汝窑,并曾将汝窑误为钧窑。

其实,钧瓷和汝瓷作为两大著名瓷种,无论是釉料成分还是烧制方式,都有明显不同:

1.在釉料成分上,钧瓷釉的氧化硅与氧化铝的比值较一般瓷釉高,生成的釉为高硅质玻璃釉,釉内含万分之几的氧化铜,且釉中铁被还原的程度很高,加之高硅质玻璃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磷起分相作用,使釉呈现出带乳浊和有乳光的天青、月白及天蓝色;而汝瓷釉的氧化硅含量较低,氧化钙、氧化镁和氧化铁含量则较高。

自斟杯

2.在施釉的厚薄上,钧瓷一般施釉较厚,属厚釉瓷;汝瓷施釉则比较薄,但薄而润。厚釉的钧瓷容易呈现色彩的变化,薄釉的汝瓷常使釉面呈现如梨皮、蟹爪、芝麻花一样美丽的装饰。

3.在烧制工艺上,汝瓷如盘、碗、鼎等多类器物,大多采取“裹足支烧”,即器物底足挂满釉,好似用釉将圈足包裹起来,而在圈足内部用支钉烧的一种方法;而钧瓷一般是在底足内外挂满釉而圈足露胎呈芝麻酱色(褐黄)。

4.在烧制温度上,钧瓷属硬质瓷,最高温度要到1300℃;汝瓷是软质瓷,是介于硬质陶和软质瓷之间的一种瓷器,温度一般不超过1200℃。按照国家规定,吸水率低于1%的为瓷,低于3%的为炻瓷,低于8%的为陶,而汝瓷的吸水率低于6%。由于温度底,收缩率就低,体重相对就轻,不易变形。

此外,钧瓷的气泡属密集型,而汝瓷气泡稀疏。人们用十倍的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钧瓷的气泡密似攒珠;而汝瓷的气泡宛如晨星闪烁,时隐时现。

如果你也喜欢钧瓷的故事,请你动动小手指,点个关注吧!与小编聊,带你一起加入爱陶瓷交流群!分享交流你的宝贝。

2 阅读:119

志行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