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日本失去20年,我们会走日本的老路吗?

依霜评商业 2025-01-19 02:29:57
去年,我在《日本失去20年,股市是怎么走的?》中复盘日本走过的路,主要讲了对我们的启示。 从现状来说,我们跟日本的确很像,多研究日本,能帮我们走好未来的路。 但是,我们将完全走日本的老路吗?恐怕也不一定。世间的事,若简单线性推理一番,就能预测未来,那也太简单了。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的崩盘,然后才有了失去20年,或失去30年。但是,美国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房地产泡沫,比如20世纪20年代的佛罗里达泡沫,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08年次贷危机,产生的影响也很大,但美国怎么没有伤筋动骨呢? 这就像人生病,日本是生了一次大病就落个终身残疾,而美国得过几次大病都康复了。由此来看,不能光盯着疾病,还得看每个人的身体体质。 日本跟我国有哪些不同? 1、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不同。 我国人口规模是日本的11倍,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这就像打仗,战略纵深完全不一样,转圜的余地也不同。小国犯一次错,可能就翻不了身;而大国容错率高,犯错几次也能恢复。 我国的内需市场也更大,但由于种种问题,内需不足始终是个难题。这需要一些勇气和智慧才能解决。 2、日本没有军事自主权。 由于美国的驻军,日本得以对国防投入很少,一门心思搞经济,但缺点是缺少军事自主权,发展上限被锁死。比如日本曾多次想独立研发高端军事技术,都被美国叫停了。要知道,现在很多高科技都是先用于军事,然后再推广到民用。若不允许研发前沿军事技术,就失去了先机。 3、加拉帕戈斯化。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一个离陆地1000公里的火山群岛,由于远离大陆,加拉帕戈斯群岛形成了一个与其它地方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海龟、海豹、企鹅和信天翁等生物都保持着原始风貌,该岛也享有“生物进化活博物馆”的美誉。 这种在封闭和孤立的岛上,进化出与大陆截然不同的生物物种,就被称为“加拉帕戈斯化”。 日本的很多产业发展,也存在“加拉帕戈斯化”现象。比如在发展新能源车时,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企业坚持氢能源技术,而中国、美国和欧洲的车企早已转向电力驱动技术。类似的事情,还出现于芯片、液晶、通信和储能等行业中。 日本企业每次都在某些技术路径上提前做出领先的研发,申请了一堆专利,就等别的国家跟进,他们可以收专利费了。但结果,别的国家企业直接开辟一条新路,绕过了日本提前铺好的路。 其它国家凭什么能绕开日本铺的路?核心原因是,其它国家的市场更大,用户数量够多,可以自我迭代。 研究历史,要以史为鉴,但不能刻舟求剑。正是由于日本与我国的不同,可能咱们不会走日本的老路。就像商鞅所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如果不深入剖析当时的具体情况,只是把历史人物的一言一行剥离出来,就想据此得出什么的结论。这样做研究,岂有不失误的道理? 写到这里,我想起冷战结束时,东欧和俄罗斯人都很高兴,他们认为从此就能过上西欧发达国家的生活了。但现实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个统计,1995~2021年间,所有新兴国家加一起的购买力平价GDP从占全球的42.3%上升到57.9%,增加了15%。其中,中国从5.8%上升到18.6%,增加了13%;东盟从4.8%上升到5.5%,增加近1%;东欧八国总计从2.8%下降到2.6%,俄罗斯从3.4%下降到3.1%。 很多时候,我对未来的预测,不管是谁做出的,都保持着警惕,因为那跟瞎蒙差不多。 当然,我讲这些,不是在鼓吹乐观主义,不是说咱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作为投资者,盲目的乐观是有害的,始终对最坏的可能保持警惕,走一步看一步,随时准备应对之策,才是理性的。 打个比方,我国目前面临的消费不振、少子化和老龄化的问题,跟日本当年就很像。所以我才会写《日本失去20年,股市是怎么走的?》,研究日本历史来指导我的投资。但是,如果未来数据显示,我们开始解决问题,情况没那么糟糕时,我又要改变投资思路,不能在沉浸于悲观的叙事逻辑中。 一点想法,供参考。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
0 阅读:7
评论列表

依霜评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