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钱的几点思考

依霜评商业 2024-12-09 03:48:05
对花钱的四点思考: 1、消费主义。 资本主义,是现代宗教。资本主义的最高道德是,经济增长。只要经济增长,正义、自由、快乐都会到来。 如果经济不增长,资本主义就玩不转了,企业会破产,银行坏账增加,失业率提升。所以,各国政府施政的主要目标,就是保持经济增长。 经济怎么才能增长? 不断提高产量。但光是生产还不够,生产出来的东西,还要有人买。所以,消费主义也就出现了。 这是个购物凶猛的时代。除了清明节,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变成了购物节。 我们疯狂地买买买,买了无数并不真正需要的产品。本来就不大的居住面积,塞满了很多只用了一两次的产品,而且以后再也不会用了。 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结实耐用的产品越来越少。商家看来,最好别耐用,明年就出新型号。我们从小被洗脑,不买新的型号,就是落伍。 铺天盖地的广告和营销,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营造美好的诱惑,或制造危机恐吓。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开始掉入精致生活的陷阱。 在我看来,裸贷买奢侈品,跟当年卖肾买iPhone是一样的low。三观扭曲到了极致! 唯一不一样的是,现在的借贷金融更发达了。没钱消费不用卖肾,花呗、白条、信用卡等都可以帮你,代价是成为金融公司的“奴隶”,为金融公司打工。 消费主义,总是在不厌其烦的洗脑:你买了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跨越阶层,就得消费,把自己包装起来。 我想说,消费不能让你跨越阶层,存钱投资却可以。 在资本主义游戏中,有钱人的最高原则是“投资”,赚到的钱别花,或者花很少一部分,剩下来的都要投入资本增值。而芸芸众生的最高原则是“消费”,把有钱人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买了。 在资本主义伦理中,有钱人必须要贪婪,要一直想怎么增加利润;芸芸大众必须放纵欲望,想买什么买什么。 只有这样,“经济增长”的机器才能运转起来。 但为什么市场经济不能永远高速发展呢?原因在于财富分配。 有钱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就好比第一个包子好吃,吃到第四、第五个就难以下咽了。因此穷人赚1万块,马上就拿出去花了,而富人赚1万块,消费水平纹丝不动。但穷人花掉的1万块里,可能有3千都被富人赚去了。如此循环几轮,就导致穷人没钱花,富人不花钱,最终结果就是需求不足。 2、稀缺品。 以前,房子是单位分配的,不是稀缺品。那时候,结婚要买三大件,刚开始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后来变成了洗衣机,冰箱,电视机。 大家要拿好几年的积蓄,去买三大件,没有的话,就不容易娶到媳妇。 后来,三大件不再稀缺,房子变成稀缺品,结婚就要买房子。 如果有一天,房子的问题解决了,是不是结婚就简单了呢?肯定不是,丈母娘还会叫你买别的稀缺品。因为求偶这件事,本来就不是容易的,它要求你展示实力。动物也是如此。 房子的问题,本质上与房子无关。 比如,有了学区房,就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果让房子与教育不挂钩呢?那必然也会与别的挂钩。因为资源是稀缺的,就必然要有竞争。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第十二章,第六十四章,都提到“不贵难得之货”,世界上哪有什么难得之货,都是人炒作出来的,唯有放下追求之心,才能获得自由。 是不是在北上广深有了房子就人上人,公侯万代?学过历史,眼光稍微长久点就应该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世界变化非常快,难得之货也一直在变。 有能力的,自然多折腾;没能力的,不如冷眼旁观,看人来人往,那些是是非非,成败荣辱,真的不值一提。 哪怕没有世俗的成功,若能长寿,也可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潇洒自在。 3、金钱不是万能的。 这个世界有点荒谬。 送牛奶的比喝牛奶的健康;保姆住着主人的别墅,主人却到处奔忙;开着劳斯莱斯的富豪,向坐地铁的理财经理咨询如何投资;装孙子的人,都有一颗想当大爷的心。 我们都渴望金钱,以为它能换来自由,结果却被金钱奴役。 金钱能买到什么? 基金经理很有钱,但秃发的不少;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也是秃发。看来,秃发很难治好,有钱也不行。所以,就别相信某些洗发水有神奇功效了。 比尔盖茨离婚了,娱乐明星离婚的更多,他们都很有钱,却买不来幸福的婚姻。 贝壳董事长左晖,身家2220亿,年仅50岁离世,乔布斯去世也只有56岁。他们都超有钱,但金钱买不来健康,人类对很多疾病都束手无策。 金钱不是万能的,世间的很多事,光靠钱没法解决。 4、节俭。 节俭,是传统美德。乱花钱肯定不对,但乱省钱也不好。如果是真正需要的东西,我建议买质量好的,不要怕花钱,不要讨价还价。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尽量用钱解决。 比如,每个人的时间都有价格,时间更值钱的人,如果可以加钱少排队,就要尽量花钱买时间。 节俭要立足长远视角,不是针对某件事。比如,每天只吃泡面,看似很省钱,但身体吃坏了,长期看是最浪费的。均衡健康饮食,看似花钱多,但长期看是节俭的。 可见,消费不是越低越好,节俭是有代价的,代价不能超过收益。 该在哪里节俭呢?什么钱该少花? 一是不要为面子而浪费钱。买一些与自己收入不匹配的奢侈品,甚至为此负债,是最不值当的。 二是不要为嗜好而浪费钱。特别是一些不良嗜好,若花费太多,沉迷其中,不光浪费钱,还伤害身体。 三是不要为酒肉朋友而浪费钱。社交关系中,刻意与一些比自己有钱的人交往,花天酒地,花费是最惊人的。而且本身就不是一类人,资源不匹配,很容易遇到事需要帮忙时,一个个都躲开了。 关于节俭,还有个误区是,把小气当节俭。 节俭,是对自己的要求;小气,是对别人的态度。现在很多人所谓的节俭,是对别人小气,而对自己大方。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
0 阅读:2

依霜评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