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可见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科技创新无疑是金融业发展的一把利器。而在这一过程中,各类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创新技术,持续提升金融应用的安全性、金融服务的便捷性。
华为鸿蒙系统作为首个我国自主研发的应用系统,为中国在全球操作系统市场的竞争中提供了有力支持,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崛起,展示了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
在前不久举办的鸿蒙生态金融行业论坛上,华为公布了鸿蒙生态金融领域的最新进展,目前已有超过800个金融理财应用和元服务上架原生鸿蒙应用市场。而各类金融机构通过与鸿蒙携手,不光能进一步加速金融科技服务的创新步伐与迭代升级,更能为用户打造更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
01 加入鸿蒙,深化场景合作
近日,奇富科技旗下应用奇富借条(原360借条)在鸿蒙生态的布局上再进一步,完成功能完整性、安全、创新能力等300余项标准测试,顺利通过鸿蒙商用版验收,成为行业首个在鸿蒙上架的集端云一体模型的智能体APP。
不仅如此,奇富科技最新发布的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打造的AI伴侣小奇,也将很快在鸿蒙版本发布。据了解,基于自研ASR、KWS等端侧流式语音识别技术,小奇能够像真人客服一样,与用户进行自然流畅的对话,通过逐步引导,帮助用户解决复杂问题。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即可轻松唤醒小奇,享受便捷的语音交互服务。
不光是奇富借条,港股上市公司旗下智能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榕树贷款,在去年10月成为首批入驻鸿蒙原生应用市场的金融服务类应用之一。目前“榕树贷款”已完成鸿蒙原生应用版本开发,并已正式上架华为应用市场。
另外,榕树贷款也在加快申请鸿蒙版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榕树贷款及所有华为用户的财产及权利。
此外,去年5月17日,信也科技也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正式加入华为鸿蒙生态。利用鸿蒙系统的跨设备协同能力,信也科技的服务将无缝链接华为的多种智能终端,真正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为用户提供更具连贯性和安全性的服务体验。
据了解,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先行者,信也科技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融合。
更早前的1月,马上消费与华为签署鸿蒙生态合作协议,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证券、蚂蚁集团、美团等共同成为首批华为鸿蒙生态伙伴。
天眼查显示,作为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马上消费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累计申请2300多件专利,多个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工信部“揭榜挂帅”及信息技术创新项目。而适配鸿蒙后,马上消费的鸿蒙原生应用开发还将围绕消费金融场景,提供更多智能化的服务,贡献更多科技价值。
02 对智能化有了更高要求
根据前不久鸿蒙生态金融行业论坛上透露出的数据,在金融行业,已有超过800款金融应用及元服务上架原生鸿蒙应用市场。
这首先是因为,金融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容错率低,对于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曾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防护。
而原生鸿蒙HarmonyOS NEXT作为国内首个全栈自研、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具有原生智能、原生安全、原生互联、原生流畅、原生精致等特征,可以为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推进金融业务创新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技术底座,助力数字金融数智化转型。
鸿蒙版奇富借条就表示,其充分利用鸿蒙系统强大的AI能力,实现了多项原生智能功能。在选择照片场景,借助智能图片picker,用户可以更快找到需要选择的图片,简化了操作流程;在活动触达、账单提醒等场景,通过日历直达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日历提醒一键直达应用内功能页面,实现精准触达和高效管理。
榕树贷款也表示,将充分利用HarmonyOS NEXT的原生性能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打造更智能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真正做到让金融更普惠。
信也科技方面称,除了原生应用开发,该公司还将在华为鸿蒙生态中探索元服务的创新应用。元服务是鸿蒙系统提供的一种轻量级、免安装的程序形态,具备随处可及、服务直达、自由流转的特点。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将为金融科技行业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和创新方向。
而在未来,随着更多终端产品搭载原生鸿蒙,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探索全场景时代的金融服务创新,将金融服务与更多的生活场景、行业场景相融合,打造更加丰富多样的金融生态。
此外,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开发者等各方还可以在鸿蒙生态中加强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具有标杆意义的金融应用与场景案例,完善开发工具链,降低开发门槛,吸引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和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推动金融科技的全面发展。
此前,华为已宣布从2025年起,华为手机、平板、穿戴等智能终端新品将全部搭载原生鸿蒙操作系统。伴随更多终端产品搭载原生鸿蒙,鸿蒙生态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展,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产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