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如果手里能攒下30万真的不容易,所以我们应该格外珍惜这笔财富,不管做任何决定都应该慎之又慎。当下的经济形势大家也看到了,虽然整体经济数据是在上升的,但是对于民营经济来说却在经历一波灾难。
早在今年的3月份,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再次让我们意识到了当下经济的不容乐观。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72.1亿元,同比下降22.9%(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速较去年 12 月份回落 18.9 个百分。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9.1亿元,同比下降17.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19.0亿元,下降19.4%;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59.3亿元,下降19.9%。
说白了就一句话,即便在2023年社会面全部放开,不少省份出国抢订单,一片充满干劲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
包括房地产行业也是一样,大家都过的异常艰难。
2023年的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房地产几乎就没有好转过,只有差和更差的差别。
销售端同样不好,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95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商品房销售额63092亿元,增长1.1%。
2022年笔者记得全国商品房一共卖了13万亿,今年如果按照这种趋势下去,估计数据比去年还要差。
当前楼市动荡,对于持有30万元现金的个人而言,是选择存入银行还是投资购房呢?这一问题涉及到未来房价的走势,而王健林的言论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3年11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56%,跌幅较10月扩大0.11个百分点,1-11月累计下跌3.00%;
11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均价环同比均继续下跌,环比跌幅为0.55%,较10月扩大0.18个百分点,同比跌幅为2.09%,较10月扩大0.29个百分点,1-11月累计下跌1.92%。
这表明,尽管市场存在购房需求,但购房者普遍持观望态度,不愿出手购房。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手头资金有限,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对未来楼市走向缺乏信心。
王健林曾表示,房地产行业兴盛一般不会超过50年,而我国房地产已经迅速发展了30多年。
他认为未来10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仍将上涨,因为有3亿-4亿人将进城,对一、二线城市的住房需求旺盛,使得这些城市的房价仍有上涨空间。
然而,对于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县城,房价上涨空间有限。
《经济日报》也在建议购房者时提到,房地产市场在人口净流入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仍存在结构性潜力,需求仍将保持活跃。
综合来看,虽然楼市整体发展潜力受限,步入“黑铁时代”,但一二线城市仍然有望持续看好。
对于持有30万元现金的个人,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也无法进入一二线城市,或许持币观望或将资金存入银行更为稳妥。
如果是刚需自住,当下也是不错的购房机会,尤其考虑到房贷利率已下降至4%以内,包括存量房的房贷利率也下降了不少,让不少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减少许多。
不管怎么说,对于那些有投资目的朋友,建议慎重考虑,现金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你认为呢?
没有人相信大城市潜能无限,除极少数情况外,房价稳中有降,越涨越买不现实。因为人们变得现实、理性。靠哄、骗、炒不灵了。因花钱不当,是会短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