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秦阿姨
都说生儿生女都一样,不一样的在于父母的教育。所以,我和老伴从年轻时就要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就外出打工,挣了钱都花在培养女儿上面了。
九几年的时候,我们家彩电、录音机、影碟机总是比周围的人先买,不为炫耀,就为了让女儿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打开眼界,了解外面的事情。
之后孩子们之间流行小录音机的时候,我和老伴给两个女儿一人买一个,要他们听英语,学英语。所以,俩孩子上初中,英语都是名列前茅。
正是因为我们舍得在女儿的教育上花钱,所以我们家的房子是左邻右舍最晚翻盖的,因为我们把钱花在了刀刃上,供养了两个大学生。
大女儿学的金融,毕业后留在了上海,然后跟一个南方小伙子在上海结婚安家了。
小女儿学医,上学时间长,花销也多,但好在她争气,而且又黏着父母,毕业后留在了我们县城中心医院做了医生。现在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找的对象是公务员,俩人相处得很好。
逢年过节,还有我过生日,两个女儿都会给我买各种衣服、首饰和化妆品,邻居都打趣儿我:“老来俏,你这是老了老了,开始穿金戴银,越打扮越年轻了……”
是啊,两个女儿孝顺,我如今穿金戴银,也不用再外出打工挣钱讨生活。反观我妯娌大嫂,她一儿一女,儿女双全,如今却在大城市做保姆。
儿子呢,被大嫂惯得不成样子,如今都30多岁了,还没有娶上老婆。有人倒是给他介绍了几个,一开始是年轻的,现在都是年纪大的,二婚的,还有二婚带孩子的。
就这,彩礼也要18万、20万的,而且还要县城有一套房,愁的妯娌大嫂吃不下、睡不着的。这不,去年她开始跟着别人出去做保姆,就是想多为儿子挣点老婆本。
现在好了,她过年过节回来,看见我再也不拿她“儿女双全”,我没儿子来嘲笑我了。反而话里话外羡慕我有两个争气的女儿,工作、结婚都不用我来操心。
我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怨自艾,我不想女儿以后待在农村,承受我当年承受的嘲笑和挖苦。所以,我和老伴努力培养两个女儿读书,让她们独立自强,长大靠自己。
如今我苦尽甘来,嘲笑我的大嫂却背井离乡出去做保姆,令人唏嘘。
只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也不去反过来嘲笑她、挖苦她。毕竟,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也总说我两个女儿,跟堂姐堂哥多来往,不要跟大娘一般见识。
现在,他们四个虽然学历、工作差的很多,但是过年能凑成一桌麻将,也算是没有白费我的一番教育。
我觉得,生儿生女都好,关键在于自身怎么看,大家说是不是?
秦阿姨年轻时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不仅被村里人看笑话,连至亲的妯娌大嫂也总拿自己“儿女双全”,而她命里无子来嘲笑她没福气。但是秦阿姨两口子要强,一心培养女儿读书,如今女儿不比别人的儿子差。
是啊,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只要父母用心栽培,孩子也争气,总能过好自己的人生。现在秦阿姨的女儿,一个在上海安家,一个回县城做了医生,都不用她来操心。
反观妯娌大嫂,虽说儿女双全,却重男轻女,早早让女儿辍学,又把儿子惯坏,不务正业,30多岁连老婆都没有娶上,确实令人唏嘘。
大家说说,秦阿姨是不是先苦后甜呢?
END
【原创生活故事,欢迎个人收藏转发】
~~~~~~~~~~~~~~~~
从事过儿童图书编辑、儿童名著解析,写过企业家、养老院长、律师等名人采访稿,如今热衷生活故事写作。
关注【柠果不是果】大家每天一起交流,相互取暖,共同进步。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