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拍出了一个母亲的绝望,太窒息了

冷眼观片 2024-11-19 15:18:14

今天要推荐的影片,是法国电影《再无可失》,曾入围第76届戛纳电影节。

影片讲述的是社会福利机构,认定在夜店打工的单亲妈妈,不适合照顾儿童,于是用尽方法,强行拆散一个家庭的故事。

法国某地,一个深夜。喧嚣的酒吧,突然有警察找了进来。

原来是酒保希尔薇的小儿子在家炸薯条,以为酒水可以熄灭火焰,不小心把厨房给炸了。万幸的是孩子没有生命危险,但被鉴定为二级烫伤。

希尔薇是一个单亲妈妈,在夜店上班,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她的丈夫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尽管生活算不上优渥,但她也尽可能地把孩子们照顾得很好。她晚上上班,小儿子就交由大儿子照看。出事那天,是因为大儿子学校有事回家晚了。小儿子把厨房炸了,她的反应是愧疚,她没有批评和责备两个孩子,而是安慰和关心。

大儿子喜欢吹小号,就送大儿子去学习,并一直鼓励他为最后的表演做准备。

可是临上场的时候,大儿子因为起疹子怯场,得知原由的希尔薇,没有逼着孩子上场表演,而是说“你不喜欢,就停止。”

希尔薇是一个尊重孩子的母亲。可是小儿子因为炸薯条被烫伤后,儿童社会援助机构带着警察找上了门。小儿子被烫伤时,作为母亲的希尔薇不在家里。儿童社会援助机构认为希尔薇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照顾的责任,并由此来判断她没有照顾好孩子的能力。所以,儿童社会援助机构要把小儿子送去福利院。

作为母亲,希尔薇当然不愿意,孩子也不愿意。可是小儿子受伤是事实,希尔薇疏忽大意也是事实。希尔薇完全没有能力与儿童社会援助机构抗衡,只能眼睁睁看着小儿子被他们带走。

这期间,儿童社会援助机构会对希尔薇的抚养能力进行评估,再决定她是否能接回孩子。最初,机构说只把孩子带走两周。

结果在见法官的时候,机构的工作人员却把时间延长到了6个月。希尔薇每月有两次探访的机会,但需要在工作人员的全程监控下进行,且到点必须分开。

希尔薇想要维quan,律师却提醒她,她对抗的不仅仅是一个机构,而是挑战整个制度。

在律师的建议下,希尔薇找到亲朋好友帮忙写声援信,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个好妈妈。同时,她还辞掉了夜店的工作,重新找了一份电话客服的工作,就为证明自己有能力抚养孩子。

被炸掉的厨房,也重新装修,还安装了专门用来炸薯条的炸锅。可是机构在考察她们家的生活环境后,并没有改变想法,还认定小孩子没有爸爸一定会有心理创伤。

小儿子想回家,不愿待在福利院。为了发泄不满,他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并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而这笔600多欧元的损失,需要由希尔薇来承担。但更让人气愤的是,机构认为孩子会做出如此激烈的动作,是因为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而有病,就得吃药治疗。

要她赔钱就算了,现在还要希尔薇答应给她的儿子吃精神类药物。希尔薇发出的质问让他们哑口无言:“这治疗到底是为你们还是为他?”

一番争吵过后,希尔薇被剥夺了探视权。

希尔薇只能硬闯法院见法官,可是她却无法挣脱保安的阻拦。盛怒之下,她猛地掀起上衣露出胸部。仿佛只有这样极端的做法,才能守护住自己的权益。

为了吸取经验,希尔薇还加入了一个互助小组。小组里的每位成员,都是孩子被机构强行送去了福利院。他们被困在这种制度里1年、3年、8年、12年……在场的人从来没有申诉成功过。

有一个成员,孩子还没生下来,就被判定她无法胜任母亲一职,因为她是在福利院长大的。

另一边,机构要把希尔薇的小儿子,从福利院送去寄养家庭。愤怒的希尔薇用头撞伤了工作人员的鼻子,而她也因此被控制接受精神治疗。

片名《再无可失》,已经预示了这部电影的结局肯定不会是皆大欢喜,更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将孩子接回家。某天晚上,大儿子偷偷跑到福利院,把弟弟带回了家。希尔薇没有隐瞒,和福利院取得了联系,并表示第二天一早会把孩子送回去。对于要把自己送回去,小儿子很生气,在后座一直踢着妈妈的座椅。到达约定地点时,本想停车的希尔维突然踩着油门一路往前开。

作为一个母亲,她的权利都被剥夺,连与儿子的见面权都没有,她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在二哥的建议下,希尔薇放弃一切,带着孩子驱车前往邻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为什么机构不肯让父母将孩子带回家?因为工作人员见过太多不负责任的家长,他们认为由血缘联结的亲子关系并不靠谱,反而成了许多人为所欲为的理由。之前就曾发生过让一个三岁小女孩回家探视,结果被她不负责任的父母害死的案例。

母亲想要回孩子,工作人员也是依规办事,客观上来看谁都没有错。但机构的僵化会随着时间愈发显现,诉求的灵活性却又一成不变,久而久之便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使重整态势结局也依然如此。这也是最后以逃亡作为结局的原因,面对无解的困境,惹不起,只能逃离。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