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4月22日,上海车展前夕,上汽通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媒体交流会。
在一个半小时的交流过程中,上汽通用高管团队详细回答了15个外界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一口价模式的作用是否还在持续、中美贸易战受到多大影响、现阶段经营业绩如何、雪佛兰团队是否解散、上汽通用股东续约问题、电动化改革成效等等。
据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透露,上汽通用今年一季度表现超过了董事会设定的目标,销量为10.9万辆,经营利润为正,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回到正常运营水平。由于一季度还包括春节,卢晓还表示,一季度表现超过了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上汽通用的经营发展渐回正轨,且是国内成名已久的顶流合资公司,但上汽通用却自称“小公司”。在回应雪佛兰团队是否解散的问题上,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表示,上汽通用目前是一个小公司,核心是如何将效率提高,所以上汽通用将雪佛兰与别克渠道进行整合。
薛海涛表示,依然给雪佛兰用户提供购车、买车和售后服务,并非渠道解散,这样主要是为了降低经销商的运营成本。事实上,也正是上汽通用以“小公司”自居的姿态,灵活多变注重实用性的变革,才让上汽通用在逆境中实现经营回暖。
当然,时下正值中美关税大战、新能源转型继续深入、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复杂市场环境下,上汽通用又将如何继续破局呢?
95%以上国产化率 上汽通用称越发本土化,更有信心
中美关税大战背景下,国际化车企受到较大影响,作为美系合资车企,上汽通用是否受到影响也备受市场关注。谈及美国关税影响,卢晓表示,在出口方面,上汽通用与美方股东正密切沟通,而就国内市场而言,影响则比较小
“上汽通用在售车型国产化率非常高,至少95%以上零部件是国产的,还有一些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外进口,但这部分影响是比较小的”,卢晓表示,“没有计划调整终端售价,企业会克服。”显而易见,长期以来的本土化策略,让上汽通用能够在特殊环境下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比如,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合资设立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是国内最早的整车研发中心,已成立27年,而这也为上汽通用提供了较强的本土化优势。“上汽通用虽然是合资车企,但现在越来越本土化,适应本土化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卢晓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上汽通用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在沟通会前一夜又得到了深刻体现。上汽通用发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整车架构“逍遥”架构,以及别克的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卢晓说,“逍遥”架构是合资品牌首款立足中国市场、针对中国用户、由本土研发团队开发的整车架构。别克将在12个月内推出6款基于别克“逍遥”架构的全新新能源车型,ALL IN新能源!
从2016年别克发布混动车型,到2019年微蓝Velite,从2022年奥特能平台陆续产出到逍遥架构和别克“至境”,相较于日系、韩系合资车企,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转型决心和速度颇为明显。
而针对上汽通用双方股东续约问题,卢晓也透露了一些信息,公司中美双方股东一直保持高频密切沟通,在4月7日公司董事会上对合资公司未来发展达成了高度一致,“关于公司续约,双方股东的谈判正在进行。”
小公司逻辑办事 “一口价”将继续施行
近年来,在新能源转型和自主品牌崛起的浪潮中,上汽通用的市场份额被挤压。而这也是上汽通用深耕新能源转型的原因之一,“2023年,上汽通用推出超15款产品,但可能未达到消费者预期,因此反响有限。”卢晓说:“因此在反思和总结之后,我们推出了新的新能源汽车架构和新品牌,这也是上汽通用转型的思考成果和决心。”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上汽通用将放弃燃油车,“中国市场的燃油车需求仍然存在,预测2027年后还会有25%的零售占比。”卢晓说:“所以上汽通用在2027年以后会保留8款左右的燃油车型。”与此同时,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王晨东提到,上汽通用在考虑电子电气架构时候也罢燃油车一起考虑进去,在智舱、辅助驾驶以及OTA升级方面在燃油车上有很多部署。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环境以及自身市场地位的变化也让上汽通用重构了对自己的认知,薛海涛就雪佛兰与别克渠道整合一事表示,上汽通用目前是小公司,追求高效率。事实上,上汽通用对效率的追求并非仅体现在这一件事上,举个例子,别克GL8陆尚原定于4月22日晚预售,主要原因就是要加快产品推进节奏,据透露从5月份开始,逍遥架构下的新车都会一一亮相。
当然,这也与技术的效率分不开,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表示,逍遥架构的诞生就是为了应对竞争对效率的要求。据介绍,逍遥超级融合架构融合了动力域、底盘域、智驾域、智舱域,具有产品定义能力领先、架构带宽的特点。
此外,就营销来说,薛海涛称要强调效果,其中一口价赢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个对的事,需要长期坚持。在他看来,一口价的核心逻辑是避免了经销商通过价格内卷吸引消费者,消费者也不用比价。对于提高经销商服务能力、提高二手车保值率以及价格体系等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