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死于非命,只能说是生不逢时千古憾事

真益谈谈历史 2025-02-07 16:56:39

如果说封建时代由疯子或者说恶人建立的王朝,那一定是北齐,北齐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北齐是一个鲜卑化汉人王朝,北齐的实际开国皇帝应该是高欢,但开国皇帝却是高欢的次子高洋。北齐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北齐占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与其并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梁、陈。北齐核心主要为六镇流民及关东世族。北齐是后世公认的“禽兽王朝”。

北齐国祚很短,很大原因是,北齐的六位皇帝就没有一个正常人,也许这个王朝从开国伊始就被魔鬼诅咒了一样。好不容易出来一个文武兼备的宗室的神人,最后还被自己人给杀掉了。

北齐武平四年五月,当时公认的天下第一帅哥,第一战神,北齐宗室,兰陵王高长恭因意图谋反被号称无愁天子的高玮赐死,终年32岁。这是继“落雕都督”斛律光之后,第二个被高玮秘密杀害的名将,满朝文武对此无不痛惜,也预感到北齐亡国就在眼前。

高长恭,又名高孝瓘,字长恭。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是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之子,兰陵王高长恭熟读兵书,又善于变通,行军打仗胜仗甚多,被称为北齐的战神,但其实应该是北齐中后期的战神,与同时期的北齐大臣段韶,大将斛律光并称北齐三杰。

本来高澄也是北齐政权奠基人。高长恭是高澄的第四个儿子。所以说高长恭属于近亲宗室。照理说,高长恭作为宗室自当是天生贵胄,但问题是,由于生母不祥导致他生下来就不受待见,说白了就是一个“野孩子”。也许就因为如此,才使得高长恭没有沾染“病毒”。

应该说,如果高澄不是死于意外,高长恭是有条件当皇帝的,高澄聪慧过人,严明有大略,具备政治天赋,深得父亲高欢喜爱,在高欢死后,高澄自然想学曹丕,紧锣密鼓地筹谋代魏登基事宜,可命运却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在武定七年四月,高澄在受禅前夕,为膳奴兰京所弑,时年二十九岁,高欢一脉,也就高澄这一系是正常人,其他子嗣都不正常。

这一年,高长恭时年9岁,从这一刻开始,他成了高氏家族旁系子弟。因为,高澄去世后,其弟高洋趁机执掌了东魏朝局大权,一年后,高洋即迫东魏孝静帝禅位,改国号为齐,自立称帝,是为北齐文宣帝。

几年之后,当年那个年幼丧父的宗室子弟高长恭,已经成为一个美男子。时年16岁的高长恭获得了他此生第一份工作——通直散骑侍郎,入朝参政。这个差点被人遗忘的宗室子弟变成了有封爵在身的北齐地方大员。北齐乾明元年三月二十一日,高长恭被高洋之子,齐废帝高殷加封兰陵王。 后来累次升迁至并州刺史。

北齐历代皇帝上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诛杀近亲宗室,但由于此时的高长恭已经是旁系,因此得得以平安无事,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地重用,但这位公认的天下第一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绝非以外貌而名扬天下,实际上高长恭以军功名垂青史。

北齐河清三年,北周大将杨忠(杨坚他爸)联合突厥部落,率领20万大军进犯北齐,连下20余城,掠杀军民。得知消息的武成帝高湛随即命令平原王段韶为主帅,高长恭为副帅领兵抵御,因高长恭知道自己长的太帅,出现在战场上不太适合,为了让自己的形象在战场上威慑敌军,高长恭带上了一个面具,从此,两军战场之上,多了一个令北周军队闻风丧胆的戴头盔的“魔鬼”。结果就是北周大败而回。同年十二月十五日,高长恭因军功被任命为尚书令,后兼任录尚书事。

武平二年三月,北周齐国公宇文宪从龙门渡过黄河,攻取了斛律光新筑的五座城池,右丞相斛律光被迫退守华谷,随后宇文宪领兵攻取军事重镇洛阳金墉城。金墉城是北齐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北周军队一旦突破金墉城,可由南向北,直抵北齐首都邺城。在这种情况下,高湛下令全国军队急援洛阳。当北齐救援部队星夜兼程赶到洛阳时,却发现洛阳早已被围困得水泄不通,北齐对此无可奈何。

这时兰陵王高长恭向高湛建议,由自己率领500名勇士突破敌人防线,进抵金墉城下,内外夹击,吃掉这股声势浩大的北周军队。

皇室宗亲,亲身入险,真的是艺高人大胆,但形势刻不容缓,万般无奈之下,高湛也只能答应,于是兰陵王高长恭身披铠甲,手执利刃,奋力冲杀于军前,再加上其面似獠牙的头盔,在人群中格外醒目。高长恭带领敢死队杀入敌军大获全胜,最后一鼓作气击溃周军,慌乱朝北周国境线防线匆忙撤军。

史载:“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

经此一役,兰陵王高长恭扬名天下。在北齐军队中,他逐渐被奉为国之战神,为人顶礼膜拜。在军中,还有多才多艺的戏曲创作者根据其解洛阳之围的壮举,创作出举世瞩目的《兰陵王破阵曲》。照理说,兰陵王高长恭应该会很受北齐皇帝的欢迎。然而,很不凑巧的是,高长恭身处的高氏家族,不管哪位皇帝上位,都喜欢先拿自己叔伯、兄弟开刀。

因此,拥有解围洛阳之功的高长恭不仅没有因为功绩而获得名位提升,反而因为军功太盛,当然,高长恭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也知道这样一来会招致皇帝的猜忌和杀心。于是他尝试通过贪污、敛财来证明自己绝非谋求权位之人。但他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让皇帝放下对他的戒心,反而因为贪污,被手下一名叫阳士深的参军告了御状,被罢免了全部官职。

北齐武平四年五月,高纬命西阳王徐之范带着一杯毒酒到兰陵王府赐死高长恭。可怜这位数次救国于危难的将领、宗室子弟最终还是没能战死疆场,而死于自己人之手,成为北齐王朝末日来临前的最后一批政治牺牲品。

临死前,高长恭对自己的王妃说:“我自问对国家忠贞不二,对皇帝亲如兄弟,从来没有对不起他,为何他还是不相信我,要置我于死地?”最终,高长恭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北齐最后的皇族名将,倒下了。在高长恭被赐死后的第四年,齐后主高纬终于尝到了自毁长城的恶果,北齐王朝亡国了。

兰陵王高长恭有将才,有帅才,也可以是一个仁义之君,但生不逢时,又偏偏是皇室将领,但没有遇到明君。英勇善战,音容兼美,赤胆忠心,居安思危,富有远见,平易近人。这都可以用来赞美他。但这些优点也毁了他。

乱世出英雄,我更愿意相信北齐这个政权是历史为兰陵王铸就的舞台,让他在短短32年的生命中散发闪耀后世的光芒,如空谷幽兰,独自盛开。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