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刺眼的直射光线,如同月光一般可被凝望的漫反射光线既具有永恒的诗意,又蕴含着中国传统营建的智慧。夏季,南方毒辣的阳光投到传统院落深深的天井里,再反射到周围的房间,从犀利变得柔和。漫射的光线柔化了房间内的物品——在彰显厅堂上方的字画的同时又避免了阳光的曝晒。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
正因古人很早便认识到漫反射光线的“朦胧”之美,纸作为一种可以凝结光线的材料,常常被用作封闭窗户,从那时起,人们便住进了灯笼一样的房屋。窗纸减少了房间内直接的自然光线,在幽明的环境下,物件、材料的饱和度都相应降低。或许恰恰是出于这个原因,古人既欣赏水墨的淡雅,又欣赏颜料于幽微之处的华丽和浓重。
© 旭可建筑
项目背景
享誉海内的画家吴冠南先生将自己的画作捐献给家乡丁蜀,于是有了建造一座美术馆的计划。场地被规划在未来黄龙山公园西门的一块台地上,选址几经周折,恰逢黄龙山地质公园及周边地区的规划、开发,方才尘埃落定。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
设计理念
美术馆长条形的体量坐北朝南,面对一小片开阔的绿地;背后是逐渐高起的山脉。建筑主体一共三层,底层向绿地开放。
楼层累加布置的策略使这座规模不大的建筑物达到19米的高度,加之不算大的进深,建筑面向街道的山墙面比例挺拔。高出白宕路的台地又将它托起,这样一来,经过这个路段的车水马龙都可能在一掠而过时瞥到建筑清瘦的灰白色侧影——正如吴冠南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
二层分东西两个展厅,顶层由东边的展厅和西边的画室构成。展厅下方的侧墙是封闭的,仅在东西两端的山墙各有一扇侧窗,观众可以从此望见黄龙山或青龙山。
建筑的外墙和内部的两个交通核心共同构成了筒中筒的混凝土结构体系。结构顶端常见的圈梁元素被取消;一片片独立的窗间墙和轻薄的钢结构屋面消解了传统框架结构顶部的封闭效果,呈现开放的结构状态。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
美术馆门前,一个既是庭廊又是露台的构架为入口遮阳避雨。画家喜爱的花草将摆放在露台之上,呈现给观众和市民。在冬季,这些花草会被搬运到草坪东边的花房(咖啡厅)里过冬,它们是艺术家的创作对象。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
通过采取内保温的外墙构造,裸露的清水混凝土表面需要得到有意识的表现:墙身上成矩阵状规则布局的对穿螺栓孔反映了混凝土模版作为整体被固定的工艺,孔洞被填充、并略微凹陷;混凝土墙面明缝和蝉缝分别对应着混凝土浇筑工序以及砌体的错缝搭接与开洞的逻辑。墙面的肌理、缝与孔洞的痕迹在较近的距离下可以被人清晰的感知——像中国宣纸那样半透明、有织物肌理、掺着混沌物质的表面,而非以白度、光泽度、厚度以及重量定义属性的现代打印纸。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
展厅两侧低矮,中部高耸。低矮处上方设夹层,在其外墙上开方形窗洞为展厅提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经过嵌在窗洞中的玻璃砖过滤,天光变得温和、柔软,再通过夹层浅色地面和天花板的反射,落入下方的展厅,这时光线已经完全散开了,像水雾一样在昏暗的室内弥漫。幽明当中,陈列在展柜内的画作被精心调节的人工光源提亮。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
房间深处的画面,外墙的表面,通过与光线的接触展示出此时、此地、此物。自然光线永远保持着运动,既有确定的规律(朝夕),又不稳定(阴晴)。建筑师在与光线的合作中做出从城市到建筑,从建筑到家具,从家具到物品的抉择和决定——那些透光的面、反光的面、吸光的面——于是,环境也在建筑的定义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 旭可建筑
© 旭可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