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保健品巨头,净利减少超10亿

短平快说 2025-01-07 09:18:39

时隔四个多月,汤臣倍健至今尚未实施回购,后续动作成关注重点。

去年前三季度,汤臣倍健录得营收、净利双降的成绩,其中收入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净利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滑,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面临的巨大挑战。

根据披露,包括汤臣倍健在内的多个主要品牌的收入出现了下滑,而线下、线上渠道的收入同样出现了下滑,其中线下降幅远超线上,如此背景下,公司该如何应对呢?逆袭的概率又有多高呢?

尚未回购

1月3日,汤臣倍健披露回购进展,截至去年年底尚未实施回购。

去年8月6日,汤臣倍健披露回购股份方案,拟以自有资金斥资1亿元~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0元/股(含),回购股份将予以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该回购方案在当月21日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时隔四个多月,为何汤臣倍健的回购迟迟没有进展?按回购期限不超过12个月计算,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了。

事实上,上述回购是公司自2023年以来的第二次回购。2023年10月25日,汤臣倍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梁允超提议回购公司股份(下称首次回购),回购金额1.5亿元~3亿元之间,5天后公司披露了回购股份方案,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去年10月30日,公司完成回购,累计回购股份1651.82万股,占比0.97%,每股最高、最低成交价分别为18.07元、12.72元,回购总金额约2.6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截至去年8月31日,汤臣倍健首次回购金额约为2.5亿元,也就是说此后两个月内的回购金额约为1000万元,回购力度较此前下滑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二轮回购尚未实施,动作的确有点慢。

在股价低迷之际,上市公司往往会进行回购,增强投资者信心,以此达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当然,回购股份并进行注销才是正确回馈投资者的方式,股份少了一般情况下意味着股票价值更大了。

自2010年上市以来,汤臣倍健的股价总体呈现一路上扬态势,并在2021年5月达到36.12元/股(前复权,下同)的高点,然而自此之后,股价开始了较长时间的下滑,并在去年9月录得10.65元/股,较高点跌逾七成。

伴随着股市一篮子利好政策的出炉,汤臣倍健股价曾有过短暂回暖,高点至17.77元/股,此后又持续低迷,截至1月6日收盘,股价为11.6元/股,较最高点跌幅约68%,总市值197.3亿元,TTM市盈率27.64。

伴随着股价大跌,汤臣倍健创始人梁允超身价缩水,2021年以235亿元在胡润财富榜位列280名,2024年身价下滑至130亿元,排在第388位。

收入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1995年,梁允超创办了汤臣倍健,15年后,汤臣倍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这一年还签约国际篮球巨星姚明为形象代言人。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膳食营养补充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保健品行业,目前的营收规模在A股中排在首位。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上市以来,汤臣倍健的年营业收入均保持着增长态势,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74.31亿元、78.61亿元、94.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3%、5.79%、19.66%,若维持增长态势则有望迈入百亿俱乐部。

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3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6.33%,没能维持增长态势。

事实上,汤臣倍健收入的下滑早已有了苗头,2023年Q4同比下滑4.53%至16.25%,而2024年Q1至Q3同比分别下滑14.87%、20.93%、48.76%至26.46亿元、19.67亿元、11.2亿元,下滑明显加剧。

2024年的收入下滑,似乎已经不可逆转。

汤臣倍健表示,在消费环境持续发生变化,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以提升经营质量为核心目标,聚焦核心品牌、核心渠道、核心品类,主动调整部分品牌运营策略和资源投放;第三季度,公司推动两大核心产品迭代升级的进程慢于原规划。

据wind数据,在A股8家保健品企业中,康比特、ST春天、仙乐健康2024前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81%、23.3%、21.69%,而龙头老大汤臣倍健的降幅最大,显然需要从内在深挖原因。

汤臣倍健品牌众多,除了“汤臣倍健”品牌之外,公司品牌包括专研骨关节健康营养专业品牌“健力多”、眼营养专业品牌“健视佳”、肝健康养护专业品牌“健安适”、新升代营养品牌“Yep”、新派维生素品牌“维满C”、专业婴童营养品牌“天然博士”。

另外,还有公司收购而来的澳洲益生菌品牌lifespace”及儿童营养补充剂品牌“Pentavite”。

去年前三季度,包括汤臣倍健在内的多个品牌的收入出现了下滑,具体如下:

汤臣倍健实现收入31.94亿元,同比下降29.20%;

健力多实现收入6.98亿元,同比下降29.90%;

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2.71亿元,同比下降29.55%,境外LSG实现收入6.84亿元,同比下降11.66%。

除此之外,汤臣倍健的线下、线上渠道收入均出现了下滑,分别为31.09亿元、25.8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9.08%、23.36%,线下降幅远超线上。

去年上半年,公司境内经销商808家,较2023年初大幅减少130家,公司称报告期内经销商数量变化主要系经销商整合优化所致。

净利减少超10亿

相比较于收入,汤臣倍健的利润更加不乐观。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存在波动,分别为17.54亿元、13.86亿元、17.46亿元,其中2022年下降20.99%,2023年增长26.01%。

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仅为8.69亿元,同比减少10.32亿元,降幅54.31%。

分季度来看,汤臣倍健的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滑,2023年Q3至2024年Q3,分别为3.56亿元、-1.55亿元、7.27亿元、1.64亿元、-2241.6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7.96%、61.06%、29.43%、68.12%、106.3%。

分析来看,汤臣倍健的毛利率变动不大,例如去年前三季度为67.93%,较2023年68.89%下滑了0.9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利润下滑的关键在于费用端。

具体来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24.27亿元、4.02亿元、1.16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1.07%、15.04%、-5.73%,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2.33%、7.02%、2.03%。

能够看到,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相差23.54亿元。

对比同行,以去年前三季度为例,汤臣倍健的销售费用率在八家保健品上市公司中排在第二,第一为ST春天,为56.65%,对应的销售费用为1.12亿元。

汤臣倍健的研发费用率相对较低,例如ST春天、百合股份、仙乐健康、金达威分别为5.27%、3.74%、3.24%、2.14%。

显而易见,汤臣倍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

汤臣倍健的费用率问题是诸多机构重点关注的并提出如何优化的问题,公司对此回复称,公司积极调整费用投放模型,加强费用管控,提高费用投放效率,提升项目管理效率,降低销售及管理费用率。

值得指出的是,汤臣倍健去年中报的商誉账面价值为11.55亿元,其中因并购品牌资产产生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3.4亿元,公司称若未来相关品牌业务推广不达预期,可能面临商誉或无形资产减值风险,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

结合上文LSG收入下滑来看,相关商誉存在减值的可能,具体如何,等待年报揭晓。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

0 阅读:0

短平快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