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了一系列古巴的文章:
我多次提到:一个古巴教授的退休月工资,只有2400比索,按照黑市汇率1美元=320比索,相当于7.5美元,或50人民币。而一个在职的教授,月工资也不到1万比索,普通人的月收入只有5000比索左右。
古巴几乎没有制造业,任何工业品都依赖进口。国营商店,以比索计价,但货架空空,私营商店,什么都有,但以美元计价,价格甚至超过中国,本地普通人消费不起。
让我最震惊的是,在黑市上居然有从美国南卡罗来纳进口的鸡腿。后来打听才知道古巴的养殖业已经瘫痪,几乎所有鸡肉和鸡蛋都依赖进口。
黑市上,30个鸡蛋要3150比索(70人民币),比一个教授的退休金还高。
这样的收入和物价,底层古巴人怎么活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ad040441d9276a663434c03f954794.jpg)
▲ 古巴粮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7a3c01fb1583972939392bfd8473f4.jpg)
▲ 古巴国营商店
古巴依然保存着「配给制」,类似我们几十年前的「粮票」制度。每户都有食品配额,拿着一个小本本,去国营商店免费领取,但数量非常有限,只能保证不饿死,想吃好吃饱,就得自己搞钱。
简言之,目前的古巴,正经历着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那么,是不是所有古巴人,都过着苦日子呢?其实未必。依然有人过得比较滋润,让我举几个例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e02cef476da9799f26cddbd83e40121.jpg)
高科技餐厅
在古巴的第一天,民宿老板推荐了一家餐厅RicarDon, Restaurante Tecnológico,字面意思就是「科技餐厅」。餐厅的标志是一个老头,长得像特朗普,帽子上有老虎钳、锤子、扳手、螺丝钉……
古巴的科技餐厅,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我很好奇。
这家餐厅就在市中心,距国会大厦咫尺之遥,周围垃圾遍地,道路坑洼。在远处看,餐厅门窗紧闭,连百叶窗都关了,似乎已经打烊,我走近大门,透过缝隙一看,里面灯亮着,有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79d6ae7f34bd9d6b6e1632014fdad51.jpg)
很快,就有服务员给我开门。
据我后来观察,有些看热闹的本地人,透过窗户张望,服务员理都不理。只有两种人,服务员会开门。一种,像我这样的外国人。另一种,本地的有钱人。
在美国分辨阶层,主要看身材,只要体型匀称,皮色偏深的人(黑人除外),基本就是富人。
而在古巴,分辨阶层主要看2点。
首先,衣着。普通古巴人都是穿着旧衣服,但凡光鲜亮丽的,大概率是有钱人。
其次,汽车。古巴汽车保有量极低,大街上依然开着60年前美国人留下的老爷车,但凡开着新车的人,都是有钱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f960e94f47950f0b4fb402228b8af1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12be5203b19005f0c1a9c8de12c9d24.jpg)
古巴的新车几乎都是中国品牌。数量最多的是老头乐、三蹦子,一般用来跑运输。网上盛传,美国也流行三蹦子,其实,那只是在中国抖音流行而已,实际保有量几乎为零。古巴的三蹦子,是真的多!
只有金字塔尖的一小撮人,才能拥有中国产汽车,我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待了6天,据我观察,车龄5年以内的新车数量极少,占比不超过5%。
当天在餐厅,我就遇到两位中国「豪车」的车主,他们见我是在场唯一的中国人,就过来跟我搭讪,还特意带我去看了他们停在路边的中国车。
虽然我根本没见过这两款车,但我依然对他们说,这两款车在中国家喻户晓,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两位听了非常高兴。
这也算是我为中古传统友谊,做出的一点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e3543a54a17920033e43b6b78d7f4d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ec7ab0f09bbe8c46a07e790a4059fe.jpg)
后来,我把照片上传给国产AI神器后才知道,一辆是东风风神奕炫,中国市场价格为6~9万,另一辆是福田皮卡,国内价格大约十万出头,一二线城市很少见。漂洋过海来到古巴,就成了香馍馍,价格直接翻倍。
言归正传,高科技餐厅内,灯光昏暗,气氛像夜场。墙上的电视,播放着西班牙语节目,里面的女人穿着清凉,画质非常好,与此同时,我在民宿看的古巴国营电视台,像素低,画质差,甚至连五官都看不清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3ef24bbc1722699081a407557da688.jpg)
于是,我问老板,这是古巴的节目吗?
老板摇摇头,笑而不语。
我问,是拉丁美洲的?
老板还是摇头。
我再问,难道是西班牙的?
老板终于开口说,这是美国的节目。
我恍然大悟,美国有6500万的拉丁裔,占总人口的近20%,也是拉丁文化的大本营。
餐厅里的顾客,个个神采奕奕,笑容满面,都长着「没有被社会毒打过的」脸,与大街上的普通古巴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天正好有人过生日,餐厅的服务员与客人们一起庆祝,载歌载舞,气氛热烈。
还大方地让我拍了一段视频。
餐厅所谓的高科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点菜用桌的屏幕,不可移动,每张桌子都配一个,非常厚实,就像一块砖头。
第二个,送餐机器人,在中国已经普及,但在古巴,却是贵族阶层的新鲜玩具。
餐厅很小,面积不到30平米,从厨房到最远的餐桌,不到10米。服务员先把菜放到机器人上,然后保持距离,跟着机器人到客人的餐桌,客人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开光」仪式后,服务员把菜从机器人端到餐桌上。
我们用机器人,是为了节省人工,提高效率。古巴用机器人,是为了增加仪式感,反而降低了效率。当然,存在即合理,只要客人喜欢就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786d9ac16be85425cee1f428957f00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f34573a1d3eb52cde0a928ffe01202.jpg)
我点了一份羊排骨2350比索,以为不够吃,又点了一份买米饭270比索,加上服务费,一共3000比索 ,大约67人民币。
羊排份量非常足,仔细看了一下菜单才知道,原来有450克,人民币60,按照中国的物价标准,不算贵。相比之下,一碗白米饭就要7人民币,有点贵了。
羊肉没吃完,米饭剩下80%,我就饱了。
服务员问我,要不要打包?
我说,不要。
出门后,刚好撞见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太太,在垃圾堆里翻东西。早知如此,我就打包送给她了。
我在古巴一顿饭的费用,就超过古巴大学教授一个月的退休金(2400比索)。
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觉很魔幻。
五星酒店
小某书上用户都说,哈瓦那景观最好的酒店是Gran Hotel Manzana Kempinski la Habana(凯宾斯基),在Google地图上的评分有4.36分,是哈瓦那口碑最好的酒店之一。
顶楼咖啡厅,3美元一杯的冰美式。可以俯瞰整个哈瓦那。
据说,有中国旅客想去顶楼,被保安婉言谢绝。我朋友也去了,没看保安一眼,直接电梯上楼,却没受到阻拦。上面无边泳池,几个欧美房客在游泳晒太阳,景观极好。
但结账时,必须刷卡,而他只有现金。几个工作人员找领导商量一番,居然要给他免单。他很不好意思,把3美元+100比索都当做小费给他们,对方笑着接受了。
僵化到这种程度,让人大开眼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5de3baa8bc867b505e951d9f96b52c.jpg)
▲ Hotel Paseo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c857e4b2af28b8a039fd503fd06a476.jpg)
我的房东说,哈瓦那景观最好的酒店,其实是Hotel Paseo del Prado La Habana。相比凯宾斯基,Hotel Paseo直接靠海,视野更加震撼。
我站在酒店楼顶平台,哈瓦那尽收眼底,确实不错。当天客人不多,除了我,还有一个富家千金在楼顶拍写真,父母在一旁帮忙提东西。
相比僵化的凯宾斯基,Hotel Paseo的服务更差,Google map上的评分只有3.6分,远不如凯宾斯基的4.36分。
Hotel Paseo号称是五星酒店,但很多细节让人匪夷所思。
首先,酒店楼顶有咖啡厅,我想一边喝咖啡,一边欣赏美景,一打听才知道,要喝咖啡必须到楼下大堂点单,太麻烦了,只能作罢。
其次,酒店的洗手间,没有手纸和洗手液,而门外的服务员,却站着闲聊。看起来人很多,却没人干正事。
凯宾斯基在各大平台都能预订,Hotel Paseo却不能,甚至连携程也不行,目测顾客以本地人居多。
Hotel Paseo,占用哈瓦那最好的岸线资源,却不善经营。
后来我查了背景资料,Hotel Paseo由Gaviota S.A.公司管理,该公司是古巴本土的酒店管理公司,隶属于古巴的国有旅游集团Grupo de Turismo Gaviota S.A.。
简言之,凯宾斯基是外资,Hotel Paseo是国企。连外资都那么僵化,国企就不让人意外了。
后来房东告诉我,去Hotel Paseo消费的基本都是本地人,他们一般不用花钱。
原来如此,我懂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5ddca09606eaf86151b8fad6e0124b8.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d1d425ebb7bcb978cfae35cdd1807e.jpg)
哈雷俱乐部
切·格瓦拉是古巴的开国元勋,在中国很有名气。
哈瓦那的革命广场(Plaza de la Revolución)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在广场南侧,内政部大楼的外墙上,有一幅格瓦拉的巨型钢制人像雕塑,是各国游客必去的打卡之地。
切格瓦拉走了,他的儿子还在,如今小格拉瓦的公司,有十几辆大排量的哈雷摩托,专门从事高端旅游项目,顾客不但有古巴本地人,也有外国人。
他甚至跟某些自媒体博主合作,吸引中国游客。他的哈雷自驾行程,前后大约10天,报价人均6万人民币,绝对是有钱人的游戏。一群中国富人,吹着加勒比的海风,抽着雪茄,坐着美国哈雷摩托,跟着格瓦拉的儿子,重走格瓦拉当年走过的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64c6b50c53ecb13a47ba08d887b45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e150026998dc23642b4cd36f26e275e.jpg)
私人酒店
我在哈瓦那住了3家民宿,都是在airbnb订房。前两家的规模都很小,只有一两间客房,最后一家的规模最大。
房子是解放前美国人造的,虽然房龄已经超过70年,但保养得很好,外立面光鲜亮丽,小花园整洁干净,就像美国有钱人的House。与哈瓦那城内破败的老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民宿老板大约50岁,有一辆标致轿车,英语不错,他告诉我这个房子是他父亲留下的。
我问他,你父亲是高级干部吗?
他笑而不语,没有正面回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767653536d07555bcdfd84eb9218d72.jpg)
房子的二楼改建为宾馆,一共有9间客房,生意不错,房东正打算继续改建一楼。
我住了2天,每晚180人民币,含早餐。前后遇到5个员工,服务态度比古巴国营的五星酒店都好。看起来,私人企业已经在古巴萌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19f2071ecc3eca77084309c4ab3b9ea.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d268ee4ec47871cfa45bb1cd3e2af44.jpg)
最后,再说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
本以为,古巴这样的国家,绝无可能买到西方的奢侈品,经过实地考察后,我才发现,自己有点肤浅了。
在首都哈瓦的Parque Central(中央公园)附近,有一座不太起眼的大楼,底层非常特别,远看是店面,走近一看却隔着一道铁门。铁门里面,浪琴、GUCCI、阿玛尼、劳力士……应有尽有。
总而言之,古巴有钱人的消费场所,都比较低调隐蔽。
今天就聊到这里,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