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地说了11个字,刘备听后立马赐死长子刘封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2025-04-25 17:01:49

三国那会儿,各国的顶尖大将都是无价之宝,关羽呢,肯定也是这些大将里的佼佼者,数一数二的人物。

真可惜啊,关羽在襄樊大战后逃到了麦城,结果还是被吕蒙给杀了。这事儿传到汉中,刘备头一个动手的,竟是自己的大儿子刘封。刘封和关羽的死,到底有啥牵扯呢?

【一路高歌,却以失败告终】

建安二十四年那会儿,蜀汉的势力涨到了顶点。刘备带着军队,把曹军给打退了,成功占领了汉中。这时候,蜀汉的地盘也扩到了最大,连荆南那四个郡,都归刘备管了。

刘备的大儿子刘封带兵往南打下了上庸那一带,而关羽呢,他就守在荆州不动。蜀汉这边势力越来越大,搞得曹魏和东吴那边的人心里都七上八下的,特别是曹魏,跟蜀汉打了好几仗都输了,连曹操自己都开始心里没数了。

这时候,关羽瞅着汉中的曹军被自家大哥打得一败涂地,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肯定得上去较量较量。他立马带着兵马往北冲,瞅准时机,曹军的大部队都在汉中那边忙活呢,荆州北边防守松懈得很。关羽他们就像插了翅膀一样,一口气就拿下了襄阳。

关羽带着他的军队,一路猛冲猛打,继续往北走,很快就到了樊城城下。樊城的后边就是曹魏的老窝,要是樊城被攻破了,那关羽的大军就能一路畅通无阻,直接杀进曹魏的心脏地带。所以,守城的将领曹仁那是拼了命地在樊城死扛,就盼着援军能快点来。

这事儿传到曹操耳朵里,朝廷里立马炸了锅。曹操赶紧下令,让于禁带着大军去帮忙。他琢磨着,于禁手底下那么多人,比关羽的兵马多了好几万呢,这下肯定没问题了。可谁承想,于禁愣是把大军安营扎寨在低洼地,刚好赶上雨季,大水一冲,军队的战斗力直接掉到了谷底。

这时候,曹魏以后该怎么走,朝廷里大家看法都不一样。

甚至,曹操有过要把都城搬走的念头,但被司马懿给拦下了。司马懿的一番劝说,让心急火燎的曹操,瞬间心里有了点底。“东吴那边比咱们还急呢,他们不也是一直惦记着荆州嘛?”

这番提醒让曹操恍然大悟,他马上下令派人前往东吴,去和东吴商量一起攻打蜀汉的事情。

东吴其实也很想把荆州夺回来,但孙权之前已经跟刘备结盟了。要是这时候突然翻脸,好像也不太妥当。

琢磨半天,孙权想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他打算先派人去和关羽拉拉关系,表明自己想和他处好关系的意愿。要是能结成亲家就更好了,这样一来,蜀汉和东吴的联手就更铁了,他们就能联手先把曹操给摆平。

关羽这人太骄傲,孙权的儿子他根本瞧不上,就连孙权本人也被他顺带骂了一顿。孙权知道后火冒三丈,他好歹也是东吴的一国之君,关羽竟敢这么不给他面子。既然这样,那他违背跟蜀汉的盟约,心里也没啥愧疚的了。

因此,孙权派了吕蒙和陆逊去迎战关羽。

打了好几仗后,关羽的军队累得不轻,前线士兵也在这几场战斗中大大减少。要是还想往北打,那就得从后面调兵上前线来支援。

这时候的关羽压根没想到东吴已经打算对他动手。陆逊还特意跑去跟关羽套近乎,让关羽一下子放松了警惕,直接就把江陵的守军调到了前线的樊城,结果江陵城里头就没人防守了。

大后方只留下傅士仁和糜芳两人,那边防守挺松懈的。之前啊,他俩因为偷偷摸摸往自己腰包里塞钱,还克扣士兵们的军饷,被关羽狠狠批评了一顿。关羽本来是打算,等襄樊那边的仗打完了,再回头找他们俩算账。

这俩人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眼看着吕蒙带着大军直接冲到了江陵。城里守军人数根本不够,再说了,就算勉强守得住,等关羽回来,他们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他俩干脆直接把城门大开,向敌军举手投降了。后方防线崩溃,从前线调回来的士兵虽然稍微填补了战斗力的空缺,但个个都是疲惫不堪。对上人数众多、士气高涨的曹军,关羽前后受敌,战败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处境艰险,前有猛兽挡道,后有恶虎追兵,关羽没办法,只能带着剩下的一点儿兵马,跑向麦城避难。

关羽逃跑其实跟刘封没半毛钱关系,但为啥蜀汉那边偏要把关羽的死算到刘封头上呢?

【私人恩怨,不肯及时救援】

刘封和孟达这会儿正待在上庸呢。关羽虽说从大战场上捡了条命逃出来,但后面的敌人可没那么好心,还是死咬着他不放,穷追不舍。

关羽在逃跑去麦城的路上,让廖化赶紧去上庸找刘封和孟达帮忙。廖化到了刘封那儿,刘封倒是挺客气,给他好吃好喝招待着。但刘封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廖化为啥来,就是看他挺着急的,也装作没事人一样,就是拖着不出兵。

他不出兵的原因,其实就是心里一直憋着对关羽的那股怨气。

刘封是刘备收养的干儿子,虽然不是亲生,但刘备特别看重他。这么多年来,刘备打仗都带着他,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没啥两样。

但关羽对刘封一直没啥好感,刘备打算封他的时候,关羽就直说了:“大哥,你都有了亲生的儿子,何必再立刘封呢,省得以后闹出啥乱子来。”

这话让刘封知道了,他心里肯定不痛快。他一直都很尊重关羽,但没想到自己在关羽眼里竟然那么差劲。

由于他处境微妙,要是再跑到刘备面前表示忠诚,只怕会让刘备误以为他有背叛之心。关羽是刘备的铁哥们,就算刘封心里头再不痛快,也只能憋着,不敢发作。

关羽打算往北边攻打魏国时,刘封特意安排手下送信,说自己想跟他一起出兵。结果关羽却批评他太心急,想要急功近利,不顾实际地往前冲。

刘封心里头确实巴望着赶紧立下大功,但他战场上拼死拼活也是事实。关羽这么一顿数落,他心里头肯定是憋着一股火呢。

廖化来了以后,他听了孟达的主意,就一直拖着,不愿意赶紧出兵帮忙。他说手下士兵刚打完仗,累得不行,没法出兵去救。

刘封原本没打算真的害关羽,他就是心里憋着股气,想找个机会撒撒。关羽就算再神通广大,现在也得向他低头求帮忙,刘封就想图个心里舒坦。

但他压根没料到,关羽那时候真的是命悬一线,左等右等等不来援军,而且关羽硬气得很,就是不肯向敌军低头,结果就被吕蒙给害了。

蜀汉那边传来消息,全国人都伤心得不行。最后,是诸葛亮一句话,让刘封没了前途。他到底跟刘备说了啥?

【不知悔改,自然非死不可】

关羽去世的消息传回蜀汉,立马在蜀汉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么好的一位将领,就这样没了,谁都觉得太可惜了。在蜀汉的朝堂上,大家都觉得,是刘封和孟达的失误,害得关羽丢了性命。

刘封一听说关羽没了,心里头立马乱成一锅粥。他心明镜似的,知道关羽在蜀汉那地位,杠杠的重要。再加上自己又不是刘备的亲骨肉,万一真要秋后算账,自己这条小命,怕是保不住了。

孟达觉得不该出兵帮忙,所以当听说关羽没了,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干脆就向曹军投降了。孟达还劝刘封跟他一起投,说如果不这样,等回到汉中,刘备肯定会因为关羽的事惩罚刘封。

刘封的情况跟孟达可不一样,虽说两人没血缘,但刘封是刘备认下的干儿子,这些年一起闯过不少难关。要是自己真对蜀汉反水,那以后在历史上肯定得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刘封琢磨了好久,最后决定不跟孟达一起干坏事,而是回了汉中找刘备认错。关羽没了,这对刘备来说真是晴天霹雳,他肯定得找出害关羽的人来好好收拾一顿。

刘封嘛,说到底还是刘备的干儿子,早些时候给蜀汉打江山出了不少力。那时候,他听了孟达的话,没去救关羽。可谁想到,孟达这家伙后来反水了,投了曹魏。考虑到这些情况,再加上刘封真心悔悟,刘备心软了,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将功补过,去收拾害了关羽的孟达。

刘封一听这事,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要是能成功打下孟达,自己之前的过错就都能抹去了。他二话不说,立马就带着兵出发了。但没想到,他这回可是犯了个大错误,这是做将军绝对不能有的——他太心急了,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关羽离世后,蜀汉那边军心大乱,可孟达呢,他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投了曹魏后,他手下兵马更强大了,而且个个精神抖擞,战后休整得挺好,正想找仗打呢,这不,刘封就自己撞上来了。

经过几轮比拼,刘封最终没能赢,只好撤退回到了汉中。

这本来是他翻身的唯一指望,但他愣是没抓住。刘备对自己这个儿子也是挺心寒的,不过说到要怎么处置他,刘备还是去找了诸葛亮商量。

经过这么多风风雨雨,诸葛亮算是把刘封这个人给看明白了,“刘封这人太刚烈勇猛,将来要是换个时代,可就不好管了啊!”

刘备一下子从梦中惊醒,他记得自己是有亲骨肉的,等自己哪天不在了,蜀汉这一大片家业,都得交到儿子刘禅手里。要是自己一走,谁又能管住刘封呢?那家伙到时候肯定会给刘禅惹出一大堆乱子,说不定还会把整个蜀汉给搅和黄了。

想清楚之后,刘备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把刘封给杀了。刘封知道这事后,心里满是懊悔。他后悔的是,之前孟达让他投降魏国,他却没有答应。刘备的这个决定,真的是让刘封伤透了心。

从刘备的角度看,刘封这家伙,因为自个儿的私人恩怨,让蜀汉丢了个超级重要的将领。本来是想给他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可他愣是没抓住。而且吧,他还老想着抢功劳,做事冒冒失失,心气儿比天高。

要是这时候还心慈手软,饶他一命,那以后肯定会给蜀汉带来大麻烦,动摇根基。

诸葛亮讲出那句话,是因为他看清了刘封将来会对蜀汉构成危险。因此,不管刘封是否真的害死了关羽,他的结局都注定是死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