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刘思齐儿子,女儿纪念主席诞辰127周年,表情严肃凝重

历史海大富 2024-11-08 04:23:34

毛岸英的朝鲜战场牺牲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传遍全国。战事紧急,志愿军在前线顶着巨大的压力奋勇作战,毛岸英在第一时间主动请缨,申请前往朝鲜战场支援。当时,他并没有将自己参战的真实意图告诉家人,尤其是妻子刘思齐。对外,他只是简单地说自己有任务要执行,便匆匆地离开了家。他不想让刘思齐过多担心,所以并没有具体说明任务的地点和性质。

然而,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奋战不到一个月便牺牲了。某天,敌军的轰炸突然袭来,他所在的指挥部不幸遭到猛烈轰炸,毛岸英当场牺牲。

刘思齐对这一切完全不知情。她以为毛岸英只是出差执行某项秘密任务,想着他很快就会回来。那段时间,她一直默默等待,时常写信,盼望着能够收到毛岸英的回信。然而,信件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讯。刘思齐虽然疑惑,但依然抱有希望,坚信他只是忙于工作。

日复一日,三年时间悄然流逝。直到三年后的一天,刘思齐才终于得知真相——毛岸英当时执行的任务其实是前往朝鲜战场,他已经在那场战争中壮烈牺牲了。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彻底击碎了她多年来的等待和希冀。

在1955年的秋天,刘思齐开始了她的苏联留学之旅。从北京启程,她抵达莫斯科,在这座充满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中,莫斯科大学成了她新的求学地。

在校园生活中,刘思齐同样经历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她学习了俄语,努力用新语言与同学们交流,体验了苏联的文化和生活方式。1957年9月,她带着丰富的学术知识和深刻的国际视野,结束了在莫斯科大学的学习,准备返回中国。

毛主席对刘思齐再婚的支持

为了帮助刘思齐从失去丈夫的悲伤中走出来,毛主席同意她前往苏联留学。1955年9月,刘思齐带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去往莫斯科的旅程。在莫斯科大学数学系,她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学习生活。

莫斯科的生活虽然寒冷,但大学的校园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刘思齐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来自各国的同学,逐渐适应了异国的生活和学习节奏。课堂上,她认真听讲,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老师讲授的数学理论和公式。无论是代数还是几何,她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两年时间转瞬即逝,1957年9月,刘思齐完成了在莫斯科大学的学业,带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历回到中国。回国后,她在军科院工作,生活逐渐回归正轨。

1961年6月13日,毛主席在百忙之中写了一封信给刘思齐,这封信里,他关切地称刘思齐为“女儿”,用真挚的言辞鼓励她重新开始生活,劝她再婚。他写道:“你为何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类女孩子的通病。不是呢?”毛主席言辞恳切,字里行间流露出长辈的关爱和对她未来幸福的关心。这位身居高位的公公在国家事务繁忙之余,仍抽出时间关注儿媳的个人生活。

刘思齐的新生活

1962年初,刘思齐与杨茂之的婚事敲定后,这一喜讯传到了毛主席那里。得知刘思齐即将与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的教员杨茂之结婚,毛主席表现出极大的欣慰。他在百忙之中为刘思齐亲笔书写了新作《卜算子·咏梅》作为新婚贺礼,表达了他对这个“女儿”的关怀和祝福。

婚礼当天,毛主席特意安排秘书叶子龙送去300元礼金作为陪嫁。毛主席的细致和周到也让家人和朋友们感到温暖和感动。刘思齐与杨茂之婚后,逐渐组成了一个四口之家。夫妻俩育有两子两女,生活幸福美满。长子出生时,刘思齐决定将他命名为杨小英,以纪念早逝的毛岸英。夫妻俩一起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彼此扶持,共同教育孩子,日子在忙碌中平淡却充实。

2009年,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第四届全国毛主席纪念馆联谊会在武汉隆重召开。会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纪念馆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领袖。作为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也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当她出现在会场时,不少人向她投去敬仰的目光,因为刘思齐不仅是毛主席家庭的一员,更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在开幕式上,刘思齐满怀感慨地说:“能够在主席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缅怀他,是我们莫大的幸福。”她提到,毛主席生前对武汉有着特别的感情,这里是他访问最多的城市之一。无论是白天的江水翻滚,还是夜晚的星光点点,武汉的独特景致始终留在毛主席的记忆中。她说:“在我们的心目中,武汉是无可替代的。”

2013年,刘思齐应邀做客人民网,与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分享她眼中的毛主席形象。她以“我眼中的毛主席”为题,讲述了自己与毛主席的生活点滴,也回忆了毛主席在家庭中的形象。刘思齐提到,毛主席对孩子们有严格的教育要求,希望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他常常告诫家人,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深入探究事情的根本原因。毛主席的这些教诲深深影响了刘思齐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在与网友们的交流中,刘思齐还谈到,毛主席十分注重识别和辨析不同思潮的重要性。她提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和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增加,有的思潮积极健康,有的则可能对国家和民族造成不利影响。刘思齐强调,面对各种思潮时,不能盲目追随,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判断,避免被错误的观点误导。

在毛主席诞辰127周年纪念活动中的庄重身影

刘思齐一生中曾五次踏上朝鲜的土地,每一次都是为了祭奠在异国他乡牺牲的丈夫毛岸英。第一次是1959年,那一年,她在妹妹邵华的陪同下前往朝鲜,来到了桧仓郡,站在毛岸英的烈士墓前,凝视着墓碑上那熟悉的名字,久久伫立。自毛岸英牺牲以来,刘思齐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敬畏和悲痛,朝鲜成了她心中一片无法磨灭的伤痕。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刘思齐多次来到朝鲜,沿着丈夫的足迹,追寻他的战斗岁月。每一次到访,她都怀着崇敬之情,整理毛岸英的墓地,献上鲜花,和当地的战友们交流,了解毛岸英和他的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故事。

然而,真正让刘思齐完成心愿的,是她在2006年的最后一次朝鲜之行。这一年,她终于来到了丈夫牺牲的地方——平安北道东昌郡大榆洞。站在毛岸英曾经奋战并最终牺牲的地方,刘思齐默默地望着四周,这里曾经是炮火连天的战场,是丈夫用生命守护的地方。

2020年是毛主席诞辰127周年。那天清晨,毛主席纪念堂外人群渐渐聚集,气氛肃穆。刘思齐在儿子、女儿的搀扶下,坐着轮椅缓缓进入纪念堂。作为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被视为毛主席家庭的一员,数十年来一直默默坚守对家族的敬意和对毛主席的缅怀。当天,她穿着素净的衣服,显得格外沉静,轮椅在纪念堂的大厅内缓慢地向前推进,来到毛主席遗容前。

纪念堂大厅的中心立着毛主席的塑像,神态安详而威严。刘思齐在家人陪伴下停在塑像前,随后,在儿子、女儿的帮助下,她艰难地抬起手臂,向毛主席的塑像行了三鞠躬礼。鞠躬完毕后,她又久久伫立,凝视着毛主席的遗容。她的孩子们站在她的身旁,陪伴着母亲,共同完成这份庄重的敬意。他们的表情十分凝重,带着对家族的敬畏与尊重。

刘思齐一家人的举动吸引了在场的众多媒体记者,闪光灯亮起,摄影机镜头纷纷对准他们,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许多在场的观众也静静注视着这一家人,他们的神情沉稳,让整个纪念堂更加肃穆。

两年后的2022年,刘思齐因病去世,毛主席的家人李敏和李讷也深表哀痛。由于年事已高,李敏和李讷行动不便,未能亲自到场参加刘思齐的告别仪式,但她们特意委托了自己的子女代为出席,以此表达对刘思齐的尊重和告别之情。即便毛岸英早已离世多年,刘思齐依然是她们心目中的家人,始终被视为毛岸英的妻子、毛家的一员。

参考资料: [1]刘思齐:我去朝鲜悼岸英[J].党的生活(黑龙江),2007(3):16-19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