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历史战争片把镜头聚焦在女性身上,这部《呼伦贝尔城》做到了。影片讲述了在清朝年间,鄂温克族的一群女性为了延续本族的血脉,远赴边疆与家人相聚,等到怀孕了之后再回家的故事。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在古代,这等同于一次远征。当年交通就是靠走,即使有马匹,但千里之外的边关战事频发,一路上还有未知的匪患,即使去到了边关,谁能保证可以平安归来?这是用生命书写的女性史诗。
《呼伦贝尔城》的导演是涂门,他本人就是鄂温克族,所以他要把这段不为人知的民族历史搬上大银幕。
在涂门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了广袤草原的辽阔,鄂温克族人世代在草原上繁衍生息,在电影中的年代里,鄂温克族青壮男丁被征调戍边,三年来未曾有人归来。或者说,回来的都是死讯。开场不久,鄂温克族老爷的夫人那丹就接到了丈夫的死讯,她本人获得朝廷册封为诰命夫人,这在清朝是极高的荣耀,但这却是丈夫的战死换来的,她心里当然是极大的悲痛。
眼见族里的男丁日渐稀少,只剩下老人、女人,小孩也越来越少,如此下去,族人可能难逃消亡的命运。那丹夫人决定带领女人们远赴千里之外的边关,和族里的男人们团聚,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延续鄂温克族的血脉。男人可以继续在外驻守边关,但女人们必须要孕育新的生命。
涂门导演的风格是非常写实,影片中直面战场的惨烈,生死只在一念之间,鄂温克族的女性们抵达了边关,甚至要眼睁睁地看着心爱之人战死,这是何等的痛苦?但边关战事就是如此激烈,战争带给女人的伤痛并不比男人们少。
《呼伦比尔城》刻画的是一组女性的群像,核心人物当然是那丹夫人,族里的其他女人,比如坚强的伊兰别,她在来边关的路上感染风寒,为了不传染给他人,主动脱离大队,经历千辛万险才来到军营;乌丽阿走了千里才来到军营,但眼睁睁地看着丈夫死去。
就是这样一群坚毅勇敢的女性,为鄂温克族的血脉延续做出了贡献。如果不是涂门的这部《呼伦贝尔城》,她们的事迹就不会被那么多人所知晓,她们应该被历史所记住。
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城》这个故事是涂门筹划很久的题材,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女性的史诗。战争是残酷的,男人们保家卫国血染沙场,女人们做坚强后盾抚育下一代。人类的历史就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书写的,在战争中,必须坚定生的希望,《呼伦比尔城》就是一部充满爱和希望的作品。
叮铃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