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连州最美8大中国传统村落,粤北要地文风浓郁

古村记实录 2024-02-17 05:17:11

广东,清远,连州。

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西北部,小北江的上游,地处南岭山脉南麓,西、北、东三面山地,中部稍低,均为丘陵地带。西汉初年立县称桂阳县,民国元年废州置县,连州改称连县。抗战时期被称为粤北“小广州”,自古人文鼎盛。

一起来看连州名列前4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最美8大古村落,你最喜欢哪几个?

1 连州市西岸镇冲口村

位于“进士之乡”西岸镇,自古文风浓郁,人才辈出,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冲口村始建年份早于北宋,据村民们传,其祖宗陈佰先从金陵入广来连定居,村子在北宋年间就已扬名。在古时候也曾称为“五方寨”。

村中较多古色古香的岭南传统民居,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的灰塑、富有岭南特色的窗棂,显示这里曾经过往的美好。

冲口村中,陈姓人氏占了绝大多数,说起祖宗先人,北宋时代的陈铨、陈铸兄弟和清代的陈廷佐成了他们最津津乐道的荣耀。

北宋皇祐五年冲口村一对亲兄弟叫陈铨、陈铸,二人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同时登上“进士榜”,一时名震四方,传为佳话。村里将陈氏家族居住的地方称为“双桂坊”。双桂坊的进士亭至今保留,一座木瓦结构的建筑,重檐歇山顶,16柱穿斗式梁架结构,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八年。

这里还有一位崇德济世的名医,崇德坊里走出来的陈廷佐,在旧《连州志》中称誉他为:‘方脉精通,能断生死’。” 清光绪戊戌年秋的当地大疫中,陈廷佐以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得到了人们的赞誉和口碑。如今古村落的崇德坊门楼也值得一看。

古村落里的陈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元年。祠堂坐南向北,三进二井带两廊,通面阔三间。建筑为硬山脊,正脊为灰塑博古架,人字形灰塑博古架封火山墙。青色菊花图案滴水瓦当剪边。宗祠总体布局完整,有鲜明的岭南艺术风格。

2 连州市西岸镇马带村

一个有着久远人文历史的古朴村落,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古村落至今已上千年时光。宋太宗初年,马带始祖(唐甫)从湖南蓝山县迁来连州,定居此地。

马带处在“茶亭古道”之上,自古商贸繁华,人文浓郁。在马带村,“金马世第”门楼和“儒林世第”门楼是引以为豪的文化名片。“金马世第”彰显着唐氏家族“崇文重教”的家风。

如今的古村落,形制完整,街巷机理全在。基本保留为三个门楼,儒林世第、金马世第和敦厚师古门楼。外围有墙,村庄具有防御性。氏族分区而居。

唐氏宗祠值得一访。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坐东北向西南,三进二井带两廊四合院式布局,地面后进比前进略高。建筑为青砖砌筑,硬山顶,四角飞檐,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

马带村里人爱看戏,也爱唱戏。如今村落里还保留着一座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古戏台。别有一番古韵。

3 连州市连州镇沙坊村

连州市连州镇沙坊村,一个孕育独特人文风情的千年古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沙坊村立寨于五代后唐年间 (931——936年) ,村里住的均为石姓家族,族人把石文德尊为始祖。

走入沙坊村,一座座、一排排的青砖灰瓦建筑便带着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整个村落保留的传统民居有110栋,多为明清时期砖瓦建筑,面阔三间,硬山顶,中间为堂屋,两侧为二进卧房。

村中有4座古门楼别具特色,分别是儒林锡里、儒林毓秀、儒林坊(上和里)、儒林盛里。另外古村落里代表性建筑除古门楼外,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石挺静故居、石万谦故居,元至治二年(1322)石德叟修筑的水利工程官陂。

沙坊村洗佛节和沙坊切粉制作技艺分别于2013年和2018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 连州市龙坪镇元壁村

连州市龙坪镇元壁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始建于宋代,距今约1000多年。现存的古建筑大多数是明清时期重建的,雕梁画栋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

元壁古村三面环山,一条从村后岩洞中流出的小溪穿村而过,自古就倚溪水而生。该村村民主要有李、张二姓,李姓族人均为北宋重臣李廷珙后裔。

村内拥有明、清时期重建的古民居18幢,均保存完好。拥有丁字巷老宅、李氏宗祠、李氏祖屋、白氏庙、横渠书室、雷公祠、观音庙、李氏三公祠、张氏祖厅、南门楼、炮楼、彩虹桥等岭南传统特色浓厚的历史建筑物。

5 连州市西岸镇石兰寨

清远市连州市西岸镇石兰寨,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石兰古寨是客家人从中原往南迁的其中一个居住点,始建于宋末,至今已经约有八百年的历史。这里依山傍水,水陆通衢,自古是个风水宝地。

进入古村落,漫步巷道,低头是青石幽径,抬头是灰砖黛瓦,高垛飞檐的古老民居,门户整齐,规模庞大,有着浓郁的古风古韵。

这里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门楼都充满着历史的痕迹。古村寨有四座门楼,积元首著门楼建于清朝咸丰九年(1860),是纪念开山祖黄积元而立,兰桂里门楼建于清朝嘉庆二十年(1817),是为村寨首个进士而建。

此外村后岳荣岭闻名遐迩,当年岳家军就是凭借这里险要的地势,修筑堡垒,一举剿灭了为害多年的盗匪曹成。岳荣岭上岳家军修筑的故垒,和那岳飞的英名,至今仍在这里亘古流传。

6 连州市保安镇卿罡村

连州卿罡村,一个按北斗七星布局的美好古村落,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据说村落建于宋末元初,古村三面环山,严格按照北斗星来布局。村西绵长的三座山岗,连起来就像是北斗七星的“长柄”,卿罡的先人将原来的村名“青冈”改为相近音“卿罡”,并将建筑按照北斗星来布局,村子的东南西北四座门楼,分别对应“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个星座的位置,而村西的三座山岗,则是“天罡”。

如今走进这个古村落,可以看到这里有古色古香中透着清新的青石板巷道,养活全村的八角龙泉井和那棵矗立千年的神奇古榕树。在这里,每一个景观都透露着古朴的质感。

如今村子的四座门楼依然保持完好,其中东门的“紫气”、南门的“南熏”和北门的“天枢”石匾仍然镶在门楼上。“紫气”二字是清代广东直隶州知州周振璘所题,字字清晰、气势不凡。

另外村内还保留着古朴大气的唐氏宗祠。唐氏宗祠内挂有“岁进士”和“金马世家”的牌匾,“金马世家”是宋仁宗所赐,用来表彰唐氏“一门三进士”的辉煌。

7 连州市东陂镇白家城村

连州市东陂镇白家城村,一个据传是李白后裔居住的素雅村落,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白家城始建于明朝成化三年,当时因为战乱其祖当时一船近百人从四川迁到福建、江西,最后从阳山县水井乡大成江村迁来此地安居。白家城全村姓李,据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后代,因此以李白之名为村名。

村里古屋俨然,多为明清建筑,砖木结构,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门窗做工考究,图案精美。街巷多是青石板铺设,井然有序。村落古建筑的风格融合了客家、岭南、湖南、江西民居的风格,混搭结合多地特点,取其所长,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建筑。

白家城村现有门楼两座,“福荫陇西门楼”和“太学第门楼”。代表性的门楼为“福荫陇西门楼”,始建于明朝年间,重建于清道光丁酉年(1837)年。

另外村中李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 年),重修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 年),占地面积384平方米,现今仍然在使用。“太学第”古宅,始建于清光绪二年 (1876 年),占地面积 200 平方米,现保存完好。白家城炮楼,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砖木结构,高三层,内设木楼梯供上下楼,每层设垛口、瞭望口。

4 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

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丰阳镇中部,是丰阳镇政府驻地。

五代十国时,吴姓先祖吴敬元受南唐后主李煜的派遣向南进发,意图在岭南开拓一方疆土作为政权危急时的退路,但不到两年南唐即被宋灭,北宋建立后吴敬元就地隐居,始立凤阳村。至明代因避讳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凤阳的“凤”字,将村名改写作“丰阳”。世居村民有吴、文两姓。

直至今日,这座千年古村还遗留着一间古庙,二条古街、三间祠堂,四座门楼和古驿道这些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在这里,可以感受明清湘桂古商道韵犹在,斑驳的鹅卵石泛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逝去的那些辉煌岁月。

丰溪古庙,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均有重修。为二进四合院式布局,是典型的宋代建筑,古庙前的千年古榕和古戏台更是古韵盎然。古庙庙门由2条方形麻石柱支撑起飞檐。柱的底座是一对相互顾盼的小狻猊。方柱上雕有一对“蟠龙”,大门门框由3块巨大的青石叠砌而成,顶块雕有图案和“丰溪古庙”字样,造型别致,为当地文物保护单位。

丰阳古村的4座门楼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南门楼是全村的大门,重檐飞翘、气势恢宏,门楣石匾上“南极生辉”四个大字流畅潇洒。门楼前是用青石砖条砌成、高约1.5米的半圆形台阶,阶前地坪用光滑的鹅卵石铺成精致的花纹图案,中央嵌“钱”字符图案。北门楼建筑结构与南门楼相仿,南门楼供奉南海观音,北门楼供奉北帝圣君。

村内还可以看到两条鹅卵石铺砌的古街长1公里有余,两旁店铺林立,见证了明清时期丰阳古村的繁荣。另有吴氏宗祠、学忠公祠、胜求公祠值得一看,三间祠堂尽显丰阳久远文化底蕴。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