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最新证据显示,英国国防部于2025年2月11日正式发布指令,要求高级军事官员不得在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内讨论敏感细节信息。这一禁令的出台源于对车辆内置语音命令麦克风可能记录对话并向中国传输数据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国防部此前曾与中国企业合作,租赁了数百辆MG品牌的电动汽车用于公务,而MG品牌目前隶属于中国上汽集团。这种政策与实际行动的矛盾被媒体称为“讽刺性”操作。
从背景来看,英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安全焦虑”由来已久:
技术指控方面:2024年9月一份智库报告声称中国电动汽车可能被“武器化”,指控其内置的蜂窝物联网模块(CIMs)可传输位置、充电指令等数据至中国,甚至存在远程控制风险。该报告直接呼吁禁止政府采购中国电动车。
舆论铺垫方面:早在2023年8月,英国《每日电讯报》就炒作“中国利用电动汽车监视英国公民”,担忧2030年禁售燃油车后中国电动车主导市场带来的数据风险。同年12月,英国国家电网以类似理由移除中国关联供应商组件。
矛盾焦点:英国政府一方面推动电动汽车普及以实现碳中和目标,另一方面又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品牌。据《环球时报》报道,这类指控普遍缺乏实质证据,部分专家认为这是英国汽车业面临本土竞争力不足时转移矛盾的策略。
当前禁令的特殊性在于,其首次将限制范围明确限定于军事敏感场景,而非全面禁止使用。但英国舆论场对此仍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应对“潜在间谍行为”的必要措施;反对者则批评这是“间谍妄想症”的延续,不仅损害商业公平性,还可能阻碍绿色转型进程。
更多二手车出口资讯或合作出口需求欢迎关注广东好车官V(名称:广东好车,id:chnbest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