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之子罗新安:两岁丧父,对父亲牺牲耿耿于怀,75岁放下怨恨

百年机动站 2023-09-29 07:38:01

前言

1946年,罗炳辉解放枣庄没多久后就因脑溢血而离开了人世,当时他的儿子罗新安仅仅两岁。

在父亲的葬礼上,罗新安哭得最厉害,使劲地摇晃着父亲的胳膊,希望可以用这种方法让父亲醒来。

但在罗新安长大一些后,他开始对自己父亲的牺牲耿耿于怀,直到75岁时,罗新安才彻底放下心中的怨恨。

那么罗新安为何对自己父亲的牺牲如此地耿耿于怀呢?他又为何在75岁时才彻底放下对父亲的怨恨呢?

从奴隶到将军

罗炳辉,1897年出生,生于云南彝良的一个贫困家庭中,从小家中的生活就非常地艰辛,家中的温饱全靠父亲在地主家做佃农和买卖来维持。

罗炳辉稍微长大一些后,就跟自己的父亲一同来到了地主家中干活,为了家中温饱罗炳辉干活是相当的卖力。

但地主却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减少他们的收入。面对这样的情况,父亲选择了忍气吞声。

回到家后的罗炳辉越想越气,于是不顾父亲的阻拦来到了地主家与其对峙,期间地主那贪婪的嘴脸,让罗炳辉彻底记下了这个仇。

次年,地主诬陷罗家偷粮食,并让他们在年底时要多交一部分粮食。

事后罗炳辉也是完全没惯着他,直接到县里告状,没过多久地主就被县里抓走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引起了全乡的震动,都表示罗炳辉不好惹,自此罗炳辉也下定决心要打倒地主。

1913年,罗炳辉看到军队整治地主时,地主是敢怒不敢言,这瞬间让罗炳辉有了参军的念头,当到达昆明征兵点时,却遭到了对方了拒绝。

被拒绝后的罗炳辉并未心生放弃,而是在昆明打工寻找机会,终于在一次偶然机会下,罗炳辉加入到了唐继尧的部队中。并凭借自己优异的表现在1920年成为了唐继尧的随行军士。

次年,唐继尧遭到了滇军指挥官的反对,同时,滇军也逼近省城,无奈只好撤到香港,作为亲信的罗炳辉也跟随其前往了香港。

到香港后,罗炳辉发现了唐继尧奢侈豪华的生活,这时他才意识到,唐继尧现在的生活完全是靠着吸兵民的血才得到的,于是罗炳辉二话不说直接选择了离开。

离开后罗炳辉便投靠了孙中山,并加入到了其领导的北伐战争中,没过多久陈炯明叛变,趁湘军换防时进行了反扑,这也导致了北伐军的军败。

罗炳辉怕滇军不知情而被歼灭,于是便徒步走了190里地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朱培德,也正是罗炳辉情报的及时送达才避免了滇军全军覆灭。

之后,罗炳辉还率领部队以最惨烈的代价攻下了牛行车站,这场战斗的胜利为主力部队进入南昌起到了重要的贡献。

1927年,罗炳辉听到了共产党人朱德的讲话后,他才在这一刻看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那条光明大道。

随后,罗炳辉凭借着自己优秀表现在同年7月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并指挥了赣西数县的武装起义。

在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独立团第五团团长后,指挥了数百次的战斗,为赣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长征时期,罗炳辉带领部队抢渡湘江进入到了西南地区,之后罗炳辉又渡过金沙江来到了彝区,在此期间罗炳辉在彝族有了不小的名气,还交到了不少的朋友。

离开时不少彝族人自发地加入了罗炳辉的队伍中,最后在彝族人的带领下走过凉山与大部队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罗炳辉奔赴到了抗日的第一线,与陈毅并肩作战打击日寇。

后来,罗炳辉更是凭借着自己多年的游击经验研究了梅花桩战术,不少日军部队都败在了他的这一战术前。

1946年。罗炳辉带领着新四军向着枣庄地区发起了进攻,歼灭了枣庄驻扎的敌军部队,解放了枣庄。

然而没过多久,罗炳辉就因脑溢血而离开了人世,只留下妻子和孩子相依为命。

母子三人相依为命

在罗炳辉的追悼会上,罗炳辉的妻子和他的两个孩子,趴在罗炳辉的遗体旁失声痛哭,两岁的罗新安看到自己母亲哭后便,站起身抓着罗炳辉的胳膊不停地摇晃,希望父亲可以醒来这样自己的母亲也就不会哭了,但一切却都只是徒劳。

葬礼过后,组织上曾希望罗炳辉的妻子之后能够改嫁,毕竟自己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很不容易。

面对组织的好意罗炳辉的妻子选择拒绝。就这样母亲负担起了独自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

罗新安看着每天为照顾自己和妹妹辛苦工作的母亲,他开始不理解父亲为何要抛弃这个家选择离开,让母亲去独自承担着一切。

渐渐地他开始憎恨自己的父亲,并将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在了自己父亲的头上。

但母亲每次听到罗新安将错误都归结到罗炳辉的头上时,母亲就会很严肃地告诉他,他的父亲是一位战斗英雄。

然而,罗新安却一点都听不进去母亲的话,认为母亲完全不理解自己的内心,于是在之后的时间里罗新安开始越来越叛逆。

在学校里欺负同学、顶撞老师、扰乱课堂秩序,导致罗新安多次被叫家长,尽管如此他依旧还是我行我素,最后成为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

直到陈毅来到罗新安家中做客时的一次谈话后,才知道罗新安这样只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以及重视,所以才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童年时期所缺少的那份爱。

同时,在陈毅的讲述下罗新安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父亲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自此之后,罗新安不再调皮捣蛋开始好好学习,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无线电专业。

1968年他进入到了无锡无线电厂工作,4年后又去到江苏电视机厂搞研发。

之后,他被调去上海体育科技研究所,在技术研发方面曾获得三次国家级和上海级的科技成果奖。

2018年,记者在采访罗新安的时候曾问道,当年的那个心结是否解开。

对此罗新安只是抓紧自己手中的拐杖说道:“小时候,有过抱怨的,但是当我真的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后,抱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和其他人一样的尊敬!”

结语

在《跨时空的回信》节目接近尾声时,罗新安读出了自己亲手写给父亲的信:

“爸爸,我的一生中从未听到过您的任何一句教诲,但您的言行却又时刻围绕在我的耳边,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今天在这里我只想告诉您,我没有让您丢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