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宋时轮同志历史上的几个主要问题

马革话英雄 2024-04-29 08:46:10

曦戈 大维 收集整理

(这是在旧书市场收集到的一份历史材料,没有作者署名亦没有标明时间。从所述事实看,该材料形成时间应在1955年至1958年上半年,所涉及历史事件比较复杂,不宜评论,仅供有兴趣的历史研究者参考)

一、冀东问题

1938年6月,宋时轮同志所部奉命与邓华同志所部合并组成第 四纵队(宋为司令员,邓为政治委员兼党委书记),挺进冀东,配合当地人民武装起义,创造冀东抗日根据地。在进军过程中,宋、邓不断有分歧意见:第一次,宋主张主力留白河以西建设根据地,邓则坚持主力到平谷以西,配合冀东人民武 装起义。以后按邓意见执行。第二次,宋主张分散在密(云)平(谷)蓟(县)以北建设根据地,进行小的游击战争;邓则主张乘敌之隙继续向东挺进,并以集中主力,实施若干运动战以扩大影响。分歧意见争执不下,宋曾提出“分开行动”的意见,后接中央电告冀东廿一县人民已经举义,促宋、邓东进,始解决了僵局。第三次,宋因事外出,由邓华同志主持在铁厂召开党委扩大会,决成立冀东热辽军区及下属五个分区,宋为司令员、邓为副司令员,部队分头开辟根据地,并决定成立统一的政权机构。但宋会后赶到后,过分强调困难的一面,认为冀东根据地不能坚持,要到都山建立根据地,推翻原决识改向都山进军。后因都山已为敌人占,无法站脚,复又折回,部队遭受严重损失。此时日寇加紧对冀东的摧残,形势恶化,遂在迁安会议后,决定退回平西。邓主张请示中央、集总,宋则不待上级指示,亦未与地方党协商,带领大部主力向平西退却。邓与李运昌同志负责在后收集各地游击队约三、四万人,并电告宋要求其在密云一线掩护。但宋夸大敌情,并未停留,单独返回了平西,致邓所带三、四万地方游击队,遭受敌袭击,阻击、尾击,大部溃散,到达平西时仅剩千余人。轰轰烈烈的冀东人民武装起义遂遭受严重的失败。

部队回平西后,开会检查,宋拒不接受别人批评。同时在干部间,吹嘘自己,散布对邓的流言蜚语。组成挺进军时,宋经常表示看不起领导,又说领导对邓支队偏爱,造成部队对上不满。当宋要求住学被批准后,部队情绪不可收拾,新调干部无法到职。最后挺进军组织板城会议,宋开始以动手枪威胁,说:“谁要缴我的枪,我就要打谁”。同时,部分部队因受宋平时影响,开会时,在路口架机枪示威,造成紧张气氛。是谓“板城事件”。后经耐心说服,宋未参加会议愤而离开板城,领导在会议上进行了许多工作,部队情绪始趋稳定。

冀东抗日起义和游击部队所以遭受严重损失,主要原因是宋时轮同志“没有了解和执行总部给予的任务和巩固发展的方针”;“不执行命令,擅自率队西退”;“对干部采取了不可允许的错误的打击政策,对党对上级采取不拿重的态度”因而造成党内不团结,失去领导的核心。由于以上,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在1940年8月17日曾决定给予宋以严重的最后警告处分,并且党内公布(总干材料,华北战史提纲)。

宋时轮与前妻郑继斯及女儿在延安

二、北渡黄河问题:

1947年泰安战役以后,陈(士渠)唐(亮)指挥华野三、八、十纵队,在鲁西南行动,一方面军队较机动,另一方面,有抓住敌人,减轻敌人对刘、邓南下的压力的任务。当刘、邓越过陇海路时,一部分敌人转而对付陈、唐集团。在此情况下,宋时轮同志率十纵向北转移。陈士渠同志按照中央及陈、粟指示精神,曾面吿宋不得过黄河以北,只能诱敌至一定地点即须南下。但宋在敌尾追下,却率十纵渡过河北;在渡河时,又因惊惶失措处置失当,除部队损失外,尙有几千民工为敌掳去,造成政治上严重的损失。陈粟1947年8月17日电中曾指出:“十纵自动移至黄河边,致敌尾击,损失………较大,内部问题颇多”,中央军委19日19时电也指出:“宋纵自动北渡,致受损失,是一极大错误”。以后,宋曾说北渡黄河系经陈、唐批准,又说是经陈、粟批准,企图推卸或减轻责任。据粟裕总长谈,陈、粟相距较远,直至宋已北渡,才知道,当时会让他视情况再南渡。并说宋过黄河,在当时情况下是非常错误的,直接影响陈、唐兵团的行动。据陈士渠同志谈:并未同意宋过黄河北,宋过河北,是违背中央军委战略方针的。显系宋不愿与主力一道行动,以达保存实力。

另据王秉璋同志谈,为掩护刘、邓南下,宋纵与十一纵均以郓城为中心,分别负担阻击东西进攻之敌。当时虽无直接协同配合关系,但均采取互相依靠的部署。但当宋发现敌情后,将部队悄悄撤走,致王张纵(十一纵)后方被敌骑兵旅袭击受损,王对此很有意见(以上粟总、陈士渠、王秉璋司令员,雷英夫副部长谈话记录 )。

三、假报敌情,摆脱刘、邓。

据陈士渠同志谈:刘伯承元帅会对他 讲过:刘、邓大军从大别山返中原以后,因部队疲劳,对敌五军及十一军有顾虑。宋纵同他一道行动时,则虚报五军,十一军已到某地,迫使刘、邓不得不转移。以后据查,无此情况,而是宋不愿担负配合掩护的责任,设法摆脱刘、邓。刘元帅对此事很为不满,认为宋很不老实,战时假报敌情,情节恶劣。(与陈士渠同志谈话记录 )

四、衮州附近作战准备会议问题:

打济南之前,华野在衮州附近召集兵团(纵队)首长开作战准备会议,讨论作战部署问题。当时陈(毅)总不在,由粟(裕)主持。宋时轮同志对分配任务不满,中途退出会议,以后亦再未参加开会。中央知道以后,认为这是公开不服从命令,严重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曾三次发报要撤宋的职。为教育及挽救朱,粟再三向中央请求,始取消原电令。事后,粟将电报给宋看,宋也流了泪,开会时也承认了错,但不深刻。据粟总长谈,宋自由主义、本位主义非常严重,过去宋对任何一个政委均未团结好过,但当时为照顾战争,只好由他兼政委,有些问题均未彻底算过,这在当时是需要的。但宋本人对自己问题却没有深刻认识,这是事实。(粟总长谈话记录 )

五、对抗美援朝战争及对彭总的一些非议。

宋在总高党委会上曾公开讲过:“在朝鲜只消灭了敌人一个整团,其他都不是整个建制。因此后来是个对峙局面,如下棋是个和棋。”1951年3月,九兵团在金化以北召开九兵团及十三兵团两个军的军级干部会议,宋在会上说:彭总主覌,不民主,是非马列主义(未指名)。1952年对作战部经验研究处副处长说过:“朝鲜虽(原文如此)消灭过五个营的美军?”在军事科学院多次讲:我对抗美援朝总结就是有意见,我自己有个本本,打破我的脑袋,就是不往外拿(大意)。

宋对自己的指挥则不准允别人批评。第二次战役后,79师师长肖金海同志在总结会提出指挥上是否口张得太大,兵力分散的意见,宋在总结时曾斥为教条主义,并讽为“想当兵团司令”。又一次宋派检查团去58师,58师师长黄朝天同志提出兵团部有主观主义,宋听了汇报后,当时未讲什么。后在一次宴会上,向他敬酒,宋破口大骂:“你妈那个屁,别人敬酒我喝,你黄朝天敬酒我就是不喝”。骂得大家莫明其妙,许多人酒也不喝赶快走了。该师政委朱其群同志请宋指出他们的错误好回去检讨,宋又骂朱是“包庇”。(总高党委记录摘要,科学院大字报,总干材料、杨绍良在总高发言)

六、金城交防问题:

1951年9月初,67军在朝鲜中线金城地区接27军防务,当时正值雨季,道路桥梁多被冲毁,加上敌机不断轰炸,粮弹补给十分困难,而67军又是初次入朝作战,敌人还试图进攻,27军在各方面会予很大帮助,两军可以说团结无间。但27军军师仓库弹药车,宋时轮同志指示不准交67军,而令绕道横运交给原九兵团建制的26军。67军再三要求移交未果。67军接防后,为抢运弹药,曾停止运粮,使部队吃了一星期的菜和稀饭(一线每天半斤,二线每天四两)。十月中旬,67军在粉碎敌人秋季攻势时,因弹药供应不足,对战斗也受了影响。据旷优兆、刘苏同志信,他们私下说过,宋这样做法是否想看杨成武同志的笑话。并认为宋不顾大局,对战争不负责任。(旷优兆、刘苏给主席团信)

七、敌占区政策和城市政策问题:

宋时轮纵队在冀鲁予行动时,会指示每团组织一个小型支队,准备去民权、开封敌占区打土豪、拉牲口,以后被冀鲁予区党委发觉报告中央,始被中央所制止。另宋向当地要鞋要东西也过多给地方影响极坏,区党委也向中央作了反映。

在总高时,宋主张把射击埸设在风景区灵谷寺的洼子里,南京市领导同志不同意,宋说“没有国防,你游览过毬”,仍坚持要搞。后南京市提到人民代表大会讨论,仍不同意,才作罢。(作战部 雷副部长、总高齐子宣)

注:总高指南京解放军总高级步校。

附件1:电报

1950年12 月 17 日,毛致电彭德怀并告高岗及宋时轮、陶勇:“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四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为了恢复元气,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提议该兵团在当前作战完全结束后整个开回东北,补充新兵,休整两个月至三个月,然后再开朝鲜作战。在此期间内,即由西线六个军,配合朝鲜人民军,在南朝鲜作战。每一战役,以歼灭美李军一万人左右至多两万人为目标,兵力似已够用。因为在南朝鲜作战,补给线甚长,好打的战役机会,须经过精心选择和充分准备才能获得,太多的兵力也用不着。只有在进行最后决战的时机,才需要增加大的兵力。如果在两三个月内有使用更多兵力的机会,亦可照高岗同志提议,考虑将杨得志兵团使用上去。”

附件2:

第9兵团对东线作战的检讨

宋 时 轮

(一九五〇年十二月十一日)

这次作战打得很不好,不仅未能全歼美陆一师及第七师,反遭巨大减员,严重缩小战力、主要原因是:

(1)对朝境作战情况调查研究不够。小白山系朝境最高最寒冷的地方温度现已降至零下二十几度,遍地积雪数尺,山高路滑,咫尺天涯。人烟稀少,一切粮草均须负担,国内运输线延长数百里遥,经常供不应求。部队入朝后,即日夜生活于野外,战时即使有米亦无法煮熟(白天防空,晚上作战),偶面煮熟运上火线均成冰冻,无法破碎,更无法吃,便造成严重的、普遍的饥饿现象。体力日益削弱,战力随之降低,加上冬装未补齐(部队入朝后,发的东西都无法前运),仅靠棉衣服应付零下二十几度的寒冷,特别此地最近每夜下雪,衣服普遍湿透,无法烤干,形成大批冻病冻僵,直至不少数量已经冻死的严重现象。例:(某师×团第×连,除一个掉队与—个通讯员外,全连攻击新兴里敌时,受敌火力压制即卧倒冰地上,但最后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成战斗队形,死于该处,细查尸体大半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2)由于仓促进入战斗,准备不充分,对地形、道路侦察不清楚,特别是敌情不明,以致盲目性的吃亏太大。

(3)第26军南调时间过迟,对第二梯队军使用得不及时。

(4)部队较注意改治动员教育,是完全正确的,因此才能熬过这极端困难情况尚不十分馁气,但缺乏必要的经验与应用军事教育,致造成几次攻击未能奏效的恶果。

(5)对后勤工作组织不良,虽然现有后勤力量特别运输工具,是不能适应目前作战情况之需要,但如能组织好一点(原有×百余辆车,已损坏三分之二以上),是可以减少许多困难的。

(6)此次未能彻底完成上级给予任务,应由职负主要责任,拟在战斗结束后,召集各军以上总结经验教训。

76 阅读:1898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