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GPS,中国也有自己的北斗,这是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位置和时间信息。两种卫星都有不同的特点,但作用几乎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提供导航,定位等服务。
那么中国和美国对卫星技术的掌握谁更强呢?或许从一则案例可以看出端倪,曾经中国让一颗北斗卫星突然消失,让美国害怕了。有外媒对此表示:中国动真格了。
全球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中国的北斗,欧洲的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这些卫星导航系统都具有全球覆盖能力和较高的导航定位准确度,在航空、航海、地面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更多人关注的是GPS和北斗的实力,毕竟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是全球瞩目的。先看GPS的大致情况,该系统始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是全球最著名、最广泛使用的导航系统之一。
GPS系统由一组27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围绕地球轨道运行,通过与地面上的接收机通信,向用户提供定位信息。
而中国北斗在2020年实现全球独立组网,北斗卫星系统的定位精度、覆盖范围等性能与GPS系统相当。不同之处在于,北斗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定位精度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仅从两大系统的概况来看还不足以分析二者的实力,那就再看一则案例。2022年1月份,美国商业太空监测公司发现一颗北斗卫星突然消失,起因是中国的一颗“实践21号”将失效的北斗导航卫星从轨道中拖离,将其放置在“墓地轨道”。
这颗消失的北斗卫星其实已经面临退役,无法继续发挥稳定的性能,为了避免轨道过于拥挤,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就需要用其它的卫星将失效的北斗卫星拖着,“实践21号”卫星便承担了这样的任务。
有人将“实践21号”卫星比作是“太空清洁工”,看似是很简单的工作,其实和美国相比起来,差距已经拉开了。
美国也有类似的工作内容,曾使用MEV卫星将退役的Intelsat 901通信卫星拖着,而美国采用的方式是两种卫星相互配合,在Intelsat 901通信卫星没有完全失效的情况下,与另一颗卫星转移到“墓地轨道”。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中国和美国处理退役卫星的方式,中国可以实现对不可控失效卫星的控制,美国是需要相互配合作业,难度上中国的更为突出。
因此对于中国消失的北斗卫星,美国感到害怕了。在美国看来,如果中国有其它想法的话,或许也可以把美国的卫星给拖走。到时候美国辛辛苦苦发射升空的卫星就成了摆设,无法在轨道中发挥作用。
有外媒表示,中国动真格了。当然,这只是美国的臆想,中国有这个能力,不代表就会这么去做。中国从来都不是事端的挑起者,一直保持和平共处的态度。
哪怕美国SpaceX公司这些年不断发射星链卫星,我国也没有对其做些什么。不过了解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一向喜欢无中生有,哪怕没有发生事件,也会被美国拿来大做文章。甚至只要美国想达到什么目的,凭空捏造所谓的“事实”也不是不可能。
美国想要阻止中国科技崛起的意愿非常强烈,这些年中国已经在芯片、5G、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逐梦星辰的航空航天事业上,中国有了自主研发的C919,航天项目又有北斗卫星,中国空间站,在月球,火星等太空探索中也留下中国的身影。所以美国感到着急了,一旦中国有怎样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美国的注意。
本来中国将失效的北斗卫星拖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结果在美国看来,成了一种威胁。这体现出美国对竞争的不自信,其实站在客观的角度,竞争促进卫星导航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和美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种竞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卫星导航市场,衍生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为普通人提供便利,同时也构建了卫星导航系统产业链。
美国应该回归到正常的竞争思维上来,而不是用无端猜忌的方式,给自己和别人增加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