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为啥古代少有人精神出问题?皆因老子一句话,却被误解千年

三自国学 2024-09-29 15:03:45

我是董三自,身为市井小民,咱就是要做草根国学。治国平天下是精英们的事,我只分享普罗大众关心的幸福自在、修身立命的古人经验与智慧。欢迎关注。

很多人可能不晓得上海有哪些景点,但却晓得宛平南路600号;

很多人可能不晓得成都有几个主城区,但却晓得成都有个四医院。

这么说没有嘲讽之意,因为作者本人也曾深受困扰。

试问快节奏、高压力情境下的现代人,又有几人没有过此类遭遇呢?

精神问题,对现代人来说,跟感冒发烧差不多,司空见惯。

没经历过抑郁、烦躁之类,反而显得有些异类。

不过想想看过的古代书籍,却很少有这方面的记载。

有印象的相关人士,除了范进,就是祥林嫂,好像还都是虚构人物。

为何古代的平民们,明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很少出现精神问题呢?

其实这还要归功于道家创始人,老子。

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一个观点: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解,认为这是老子的愚民主张。

实际上,老子主要的意思,还是想建议统治者,给予民众正确的引导。

让他们温饱的同时,不让纷繁的物质扰乱他们的身心,减少他们的欲望,让民众保持纯净的心灵。

这里的“弱其志”、“无知无欲”,其实都是主张“清净无为”。

简单说就是让民众心思简单一些,不要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换个角度来说,国家是皇帝的私有财产,连民众的命都属于皇帝,你想那么多干嘛?!

想透了这一点,你就应该了解老子用心良苦。

现代人为啥精神问题普遍呢?

就是忽略了“无为”二字。

该想的不该想的,都妄想个不停;

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在胡作非为。

忽视自己的本心,追随自己的欲望,放纵自己的贪心,咋不出问题呢。

这不是要你啥也不想,麻木度日,而是“为所该为”。

自从学习国学以后,想通了不少问题,精神好多啦。你也来吧!

我是董三自,喜欢此文欢迎关注、点赞、分享、收藏。谢谢。

更多精彩:

国学: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有3个层次

国学:“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是在指责天地吗?

国学:知与行,既是一回事,为何古人要分开来讲?王阳明4词总结​

一切为了提升认知,开启智慧。欢迎加入!诚恳邀请您探讨、交流。

0 阅读:0